【“青”听·使者】刘施岑:中柬文化互鉴见证者,搭建沟通之桥

来源:金羊网 作者: 发表时间:2023-09-19 10:52
金羊网  作者:  2023-09-19

文/王诗语 宋欣桐 曾友连 黄钜元

图/受访者提供

海报设计/刘乐 卢天爱

视频/董嘉迪

指导老师/吕楠芳 肖伟

中国与柬埔寨是友好邻邦,更有着悠久的传统友谊。自1958年两国正式建交起,中柬文化便开启了沟通交流的历程。大到官方文化交流活动,小到两国人民在社交媒体的互动,如此种种都让两国的交流越来越深。

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不论是国家间的差异还是语言上的不通,都不能成为文化交融的障碍。相反,差异性所突出了文化多样性,这也恰恰吸引青年一代萌生出对不同文化的探索之心。祖籍湖南长沙的华侨学生刘施岑,便扮演着文化传播的角色。因为父母的工作,她从小便在柬埔寨生活。在成长的期间,她也时时怀揣着对中华文化的眷恋,并期盼在长大后为中柬文化搭建沟通的桥梁。

以下是刘施岑的讲述:

作为一名华侨学生,一直以来我都觉得自己有一个特殊的身份——“文化中间人”,可以通过语言优势无障碍地帮助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交流。

从出生到长大的每一个成长阶段,我都是在柬埔寨度过的,我的成长经历造就了我的语言能力。作为一名在柬埔寨长大的湖南人,我会讲柬埔寨语、长沙话和普通话。这也是我最大的特点和优势,它让我可以轻松自如地与不同语言环境的人沟通,了解他们的文化和传统。这也是我想助力文化沟通的原因之一。

刘施岑(左三)回到柬埔寨和朋友们聚会

我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学习中文,但在柬埔寨,我缺少一个良好的沉浸式学习中文的环境,这使得我无法深入地了解中国的习俗以及传统文化。于是在挑选大学时,我选择回到中国广州读书。对此,我家里人也十分认可和支持,他们也希望我能回国系统地学习中文、了解中华文化。在这里,我再次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并且有机会更加深入地了解它,这让我感到非常开心和满足。

广州的生活和柬埔寨也存在着许多差异,不论是生活习惯、学习环境还是生活的节奏感都给我带来了全新的体验。

我非常喜欢广州,特别是它的气候。这里的天气不同于柬埔寨多雨暴晒的天气,总是让我感到很舒适惬意。在这样温热的环境里,我之前比较重口的饮食习惯也有所改变。曾经不论是回长沙探亲,还是在柬埔寨生活时,我的口味都偏向于油辣的食物。但是来到广州后,受到当地饮食以及周围人的熏染,我更喜欢上了吃青菜,饮食习惯也变得更清淡。

刘施岑在广州动物园游玩

在大学的学习生活方面,两地也有所不同。在柬埔寨的学校里,我们没有住宿的环境,学生们都是走读的方式就学。来到广州读书之后,我才接触到了住读的读书方式,当我和我的柬埔寨朋友们谈及此事时,他们也感到十分新奇、有趣。与此同时,广州的城市生活节奏,也和柬埔寨慢悠悠的生活节奏有所差别,便捷的地铁和公交车都让我在广州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更有效率。对我而言,新体验也带来了新挑战,例如繁多的课程,以及学习语言和习惯的不同。但我对此适应得很快,这让我改变了曾经两点一线的习惯,丰富了我的生活。

刘施岑(右一)和大学同学参加学院活动

在我的大学生活中,我有机会结识到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朋友。他们也对我成长的地方非常感兴趣,时常向我询问有关于柬埔寨文化、语言的事情,我也很乐意与他们分享。例如,我会和他们讲解柬埔寨文化对礼仪辈分的讲究,这是当地日常生活中最具代表性的部分。当人们将手掌相合放到胸部、下巴、鼻子等位置的时候,就代表着面对不同辈分的礼节。我的中国同学对这些柬埔寨文化的了解并不深,但他们对此感到很有趣、很好奇。我也会用柬埔寨语言书写他们的名字,或者教他们说一些日常用语,他们都乐在其中。我很开心可以给他们带来独特的文化体验,也对可以传播柬埔寨文化感到满足。

交流不是单向的,我在传播柬埔寨文化的同时,我也希望将中华文化带回我所在的地方。

我在柬埔寨的朋友大多数都是本地人,其中也包括了一部分和我一样的华侨。很多本地朋友因为语言不通,以及缺少了解中国文化的人给他们解释,所以只能通过书籍、网络上的信息去了解中国。另外一些和我相同年龄段的华侨朋友们,他们家里虽然会保留一些中国的传统习俗和仪式等,但很少有人会讲中文,因此也不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含义。

不论是本地人还是华侨朋友,他们都时常询问我的近况,也很有兴趣地向我请教一些中国的文化,了解中柬之间的差异。在我大学期间,我会和他们分享我的日常生活、学习环境,也会教他们说中文。我的朋友们时常表达出想来中国游玩的强烈意愿。我很感激他们对我的关心和支持,也很高兴能够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指导。我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彼此的文化和传统,助力不同国家之间的友好交流。

我的大学经历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文化交流的重要性,这让我更倾向于留在中国。我想在语言的基础上,从事一份适合自己的有关于文化传播的工作。无论是作为翻译,还是国际新闻工作者,我都希望自己能够为两国之间的交流作出贡献,让更多人了解中柬文化的特色。最后,我想说:បើសិនជាអ្នកចង់មករៀននៅប្រទេសចិន ទីនេះស្វាគមន៍អ្នកទាំអស់គ្នាចា៎។(高棉语:欢迎大家来中国读书)。

编辑:郭文瑜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