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是一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一街一巷都有悠远的故事,一砖一瓦都有隽永的记忆。《粤韵周刊》,与您一起领略这座城市厚重的记忆,领略两千多年包容开放的精神传统,领略绵延不绝的文脉书香;与您一起在历史的光照下,读懂今天,读懂广州,由此坚定文化自信。
(@视觉中国)
2023年中秋国庆假期即将来临,穗港澳三地居民往来如梭,广式月饼、柚子……与中秋节有关的商品跨境交易络绎不绝,思人思乡、人月两团圆的氛围渐浓。
广州市文化馆今年推出了富有传统中秋韵味的古风剧本游。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庄小龙摄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一块块广式月饼,一个个圆润柚子,慰藉着一代代穗港澳三地民众的乡愁,寄托着人们对家国团圆、幸福生活的美好期盼。让我们在声声祝福里,共度千年前源自中原、又有岭南特色的中秋佳节。
湾区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文化同源
粤港澳中秋节俗 均可追溯至盛唐
9月16日至29日,“穿粤记之寻味中秋”游园会在广州市文化馆举行。该活动根据中秋传说和历史故事创作,通过真人角色扮演,游人可与“穿越”而来的“唐太宗”“李白”“张九龄”“苏轼”“欧阳修”等大咖不期而遇,一起品读中秋故事,穗港澳居民“同看一片月”的活动就此拉开序幕。
每当佳节至,香港东岸公园总是热闹非凡。
中国古人有重月传统,“中秋”二字最早见于先秦,《周礼》有“中秋夜迎寒”之句。穗港澳文化同源,三地的中秋节均源自千年前的盛唐。盛唐时期,政治开明,经济繁荣,社会安定,上至天子百官,下至黎民百姓,赏月之风盛行,游子“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渴望团圆,渐渐孕育出中秋节俗。
据史料记载,唐玄宗曾计划在太液池畔新建百尺高台,携杨贵妃于八月十五夜“望月”。767年中秋之际,杜甫连续3天赏月,写下《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十六夜玩月》《十七夜对月》等诗篇。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殷文圭的“万里无云镜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等唐诗名句更蕴含着古人祈盼在中秋“人月两团圆”的愿望。
唐代,张九龄凿通大庾岭后,中原与岭南之间有了“高速公路”,中秋节俗从中原传至岭南。晚唐李群玉的诗歌显示,彼时广州人已在过中秋节:如《中秋越台看月》就描写了诗人中秋节到越台(即越王台,今越秀公园中山纪念碑所在山岗一带)凭栏赏月之心境。《中秋广江驿示韦益》中的“同看一片月,俱在广州城”之句,表达了古人在广州过中秋节,内心最热烈的渴求——团圆。
宋代,中秋节成为国家法定节日。穗港澳三地历史上长期同属广州府管辖,民众同度中秋佳节,赓续广府习俗,自然是题中要义。即便到了当代,以诗词歌赋赞颂中秋的古风依然在三地延续着,且融入小说等文学载体中。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当代大诗人余光中来到东方之珠,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在香港沙田住了约十年。他挥笔写下《中秋夜》《中秋月》《秋兴》等,收入诗集《与永恒拔河》,诗中皆是祈盼家国团圆的赤子心。
在金庸、古龙、梁羽生、温瑞安等人的武侠小说中,中秋节总有故事发生。古龙笔下,西门吹雪与叶孤城在“月圆之夜,紫禁之巅。一剑西来,天外飞仙”。当年来自香江的文学古风一面唤醒了国人的侠客梦,一面又让人们憧憬着未来的大团圆之日。
时至今日,居于濠江之畔、澳门教业中学的新口岸小学部教室里常传来学生们集体朗诵古诗的琅琅书声,“团圆”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主题。皮日休的《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李商隐的《嫦娥》、李峤的《中秋月二首·其二》等名诗均是学生们经常朗诵的诗歌,孩子们在诗句里品味“同看一片月,万户盼团圆”的千古情怀。
民俗相近
三地欢喜过中秋 凡事注重好意头
中秋节传到岭南后,穗港澳三地孕育出大抵相近的民俗。唐宋时,中秋节的重心是“赏月”“玩月”;到了明清时,中秋节的重心转为“祭月”“拜月”,岭南居民更注重“团圆”。清代《羊城竹枝词》云:“中秋佳节近如何,饼饵家家馈送多,拜罢嫦娥斟月下,香芋啖遍更炒螺。” 可见彼时过中秋,岭南家家户户互送月饼,晚上合家赏月,吃节令美食已成惯例。三地居民过中秋,都是连过三天,十四“迎月”,十五“赏月”,十六“追月”,与杜甫时代如出一辙。
广州市民在珠江上赏月。
八月十四“迎月”。三地居民普遍提前一两周准备采购过节食品,节前送亲友,叫作“送节”或“拜节”。
八月十五“赏月”。清末民初,无论工作地离家多远,广府人均会回家过节,已分家的也会重聚在父母身边。月亮初升,全家合坐,共吃团圆饭,晚饭后“拜月光”。仪式结束后,一家老少边赏月边话家常。
八月十六则是“追月”。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一家人再吃一顿,顺便赏一赏十六的月亮。
除了月饼,柚子、菱角、田螺、柿子、香蕉、芋头等是最常采购的应节食品。在三地居民眼中,柚子圆圆寓意团圆,“柚”与“佑”谐音,寓意月亮护佑;石榴,因果实多籽,象征人丁兴旺;“菱”与“伶”谐音,菱角煲粥食让小孩子聪明伶俐;莲藕,以糯米填充藕孔,寓意家庭团聚;田螺,啜食能明目。
在香港居民眼中,中秋时令的水果当属沙田柚,略带酸味的柚肉能解月饼的油腻。吃完团圆饭,柚子皮还可做灯笼,在皮上挖出不同的图案,底部放上蜡烛,用竹竿及绳子固定便提着出去玩。
柚子灯在广州同样十分流行,孩子喜欢在中秋夜提灯玩耍。在越秀区光孝路,数家店铺坚持手工做灯笼的传统,每逢节前,必有年轻妈妈带着小孩子前来采购。灯笼的形状除了圆形、兔子、鱼类外,还有花灯、哥斯拉等新式造型。待到中秋夜,小朋友成群结队沿街踏歌而行,边耍边唱童谣“月光光,照地堂……”
广州光孝路街头,店铺内外挂满传统灯笼。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廖雪明摄
舞火龙也是大湾区传统味十足的中秋习俗。如今,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均禾街、白云湖街等地在节日期间依然有火龙出巡。舞龙者边舞火龙边齐声高唱,孩子们则提着各色灯笼尾随,附声唱和。各家各户争相拜龙,把香火蜡烛插上龙身。
在香港,以前都是男性舞龙,现在部分社区的舞火龙开始有女性参与。以前大坑舞火龙仪式完毕后,火龙会被抛下铜锣湾避风塘,象征“龙归沧海”。近年因应环保倡议已转为焚龙,变作“飞龙在天”,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相互成就
广式月饼百年来风靡全国畅销世界
月饼最早出现于唐代,宋代苏轼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之句,酥指酥油,饴指糖,当时月饼已有馅。穗港澳三地居民过中秋节,必吃广式月饼。
广式月饼诞生于清末,虽然出现比较晚,但很快风靡全国,如今畅销全球,这背后折射出三地居民百年来携手并进,一起让广式月饼声誉鹊起的光辉历程。
1889年,莲香楼的前身“连香糕酥馆”诞生于广州。有一次,创始人陈维清煲莲子糖水时打瞌睡,把糖水给煲干了,他意外发现久煮后的莲子软糯香甜。于是,他把糊状的莲子当馅料放进饼里,做成了最早的莲蓉糕点。陈维清的创新引发了连锁效应,很快,广州出现了“莲香楼”“陶陶居”“广州酒家”“趣香”“大三元”等月饼名牌,广式月饼逐渐闻名。不久,香港商人来到广州,请求开设分店。1918年,莲香楼开拓到香港,红极一时,如今港岛的莲香楼依然是街坊最喜欢的百年老店之一。
当年,香港率先推出“月饼券”这一新的营销方式。原来,当时香港还不似今日繁华,街坊抢购月饼往往无法买齐,月饼券就是香港创新的预售月饼方式,会员使用分期付款的方式供月饼,供月饼可一份份计,也可只供半份,一般一份为十盒,半份是五盒。后来,广州也有了“月饼券”,街坊可凭券兑换月饼。
“小时候,中秋节前三个星期市面上就开始售卖月饼了,月饼用浅黄色的油纸包裹着,再包上一张红纸,用麻绳捆好。当时的广式月饼口味以豆沙、豆蓉、五仁为主。”老广州马修记得,后来,月饼还有了铁盒包装,一下子变得高大上了。
这个铁盒的创意也源自香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广式月饼多用油纸、纸袋、卡纸盒包装。20世纪六十年代后,香港经济起飞,率先采用马口铁罐包装月饼。改革开放后,广州酒家率先用马口铁罐包装替代卡纸盒,内地月饼商家也陆续改用马口铁罐包装月饼。铁盒保存能力佳,迅速成为月饼包装的主流模式,深刻影响了全国市场。
香港中外文化交融,月饼不断推陈出新。1986年,香港半岛酒店的烘焙师傅从西点中找到灵感,在传统广式蛋黄莲蓉月饼基础上,首创迷你奶黄月饼。1989年,冰皮月饼在香港诞生,时至今日,冰皮产品已由第一代的白莲蓉、第二代的绿豆蓉发展至榴莲芒果、凤梨、柚子、抹茶等各种口味;2014年,香港坊间出现了流心奶黄月饼;2019年又有了黑松露流心奶黄月饼,还衍生出芝士流心、抹茶流心、咖啡流心、巧克力流心等口味。
广州月饼的创新也日新月异。去年广州酒家与华南理工大学合作推出新品种,填补低升糖月饼的空白。今年,在利口福第五届月饼传承创新技能竞赛暨广式月饼制作技艺展示活动中,一系列创新月饼飘香全场。
澳门以前人口不多,月饼销售量不大,基本由家庭作坊手工制作,以广式口味为主。这些手工作坊大多隐藏在旧区下环街和义字街横街窄巷内。20世纪70年代,翠莲饼屋在澳门“诞生”,饼屋师傅开始选购产自香港和台湾的原材料制作月饼。后来,澳门陆续涌现出兰香阁、英记、咀香园、远来饼家等品牌。1999年后,澳门陆续推出新派月饼,如冰皮月饼、榴莲月饼等,有些月饼还在大湾区其他城市的厂房批量生产。
每逢中秋佳节,澳门街头都会张灯结彩。
艾媒咨询2023年的调研数据显示,广式月饼最受国人欢迎,占比53.8%。港式月饼作为广式月饼的分支流派,近年来诞生的流心奶黄月饼、冰皮月饼等新派广式月饼,受到消费者喜爱。
“往前回溯几代,大部分香港人都是从内地来的。” 香港历史博物馆的名誉顾问、收藏家郑宝鸿认为,“港式月饼”的源头是“广式月饼”,追根溯源,祖国始终是它的根。
各具特色
过节风俗各谱新韵 思乡情结始终如一
开放包容、兼收并蓄是穗港澳共同的文化底色。中秋节俗传至岭南后,穗港澳三地居民渐渐地又把中秋节过得各有特色、各有韵味,中秋习俗更丰富多元。
唐宋相交之际,南汉在岭南立国,当时已有独特的中秋节俗。每当上元、中秋,南汉先民燃灯祈祷五谷丰登,号曰“赛月灯”。广州各里巷累瓦为塔,柴火被堆积在一起燃烧,火光映照全城,十分壮观。如今,广东部分地方依然保留此俗。
诞生于清中期的“竖中秋”(或作“树中秋”)是广州颇具特色的中秋习俗。所谓“竖”,是把中秋灯笼高高挂起。一般节前十多天,广州城里家家户户就用竹条扎制各式灯笼,或圆或方,也有扎成鸟兽鱼虫形状的,如鱼龙灯、鸟兽灯、花果灯、鸡公灯、铜鼓灯等,灯上写上“庆贺中秋”字样,裱以彩纸或丝绢等,绘上各种图案。当下,广州不少社区依然保留着“竖中秋”的传统,居民节前在小区的树上挂起灯笼,烘托节日气氛。
提灯出游,是孩子们中秋节最喜欢的节日活动。
后来,到公园观灯成为广州人的集体记忆。1956年,中秋灯会在广州文化公园首次亮相。2009年起,云台花园每年均举办中秋灯展。当下,广州人欢度中秋的地点越来越多,或往白云山登高赏月,或到广州塔摩天轮赏月,或到海心桥、琶洲大桥、猎德大桥、广州大桥、江湾桥、海珠桥、人民桥赏月……也有居民坐船赏月,更有发烧友中秋夜到白云机场乘飞机上天赏月……
在香港,一些“大龄儿童”中秋节晚上会玩“煲蜡”。在他们眼中,与中秋节玩灯笼一样,小孩子们一齐玩“煲蜡”,可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香港“80后”青年陈升中秋日总会忆起维多利亚港微凉的风。每逢赏月时,三五伙伴带上月饼、香茶、水果,在公园里席地而坐,前面摆着一个空月饼盒,里边点上蜡烛,在蜡烛烧到最旺时,大家向火团洒水,当即爆发大团火焰,在夜幕下光芒四射,大家开心不已。这份欢乐的中秋回忆是陈升心底的珍宝,如今这种专属于香港中秋的游戏,还是有人玩得乐此不疲,虽禁未绝。
澳门开埠后,中国人的中秋习俗慢慢为外籍人士接纳,大家同赏月、食月饼。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每逢中秋节,澳门有关方面会在新马路和喷水池一带搭起高大牌楼。新马路、内港、河边新街一带的酒楼和饼铺把门面装饰得七彩缤纷,还悬挂起各式灯笼,竖起立体贺节广告牌或走马灯,画上各类人物故事,如嫦娥奔月、吴刚砍桂、八仙过海等,到了夜晚一片光芒闪烁,吸引众人围观,整条马路常被挤得水泄不通。
澳门还持之以恒举办国际烟花汇演;科学馆在室外设置了天文望远镜,附有导赏员讲解,让公众“近距离”赏月,普及科学知识。如今,澳门坊间还把“闹中秋”与敬老活动融合在一起举办,在塔石广场、祐汉公园、议事亭前地、大三巴牌坊、婆仔屋、郑家大屋等世遗景点,文娱中心和大型酒楼都会结合敬老助学善举,举办各种游园会,派发敬老金、福袋和灯笼等。
多元文化在大湾区交融,中秋节的庆祝方式越发多样化,但无论怎么变,大湾区居民中秋追求团圆的情怀经久不变。
团圆情怀
三地居民往来频繁 剥芋食螺共度佳节
“丹桂飘香,花好月圆”,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的推进,越来越多三地居民跨境团圆过节,寻找那令人终生难忘的“广式味道”。
近年来,中秋节期间,澳门会在各主要街道、各大公园及大型商场悬挂各种节日造型灯饰。团圆饭后,居民扶老携幼,提着缤纷灯笼出门游玩,向亲朋好友表达节日的祝福。居民普遍漫步于公园、草坪、海边、堤岸等休憩区,观灯饰、猜灯谜、观看歌舞表演,参与各种公共贺节活动。
“今年,我决定从澳门回广州过中秋。”关同学家住澳门,两年前曾在广州高校读书。今年中秋节即将到来,她固然留恋在澳门与家人团圆的温馨场面,但更想回广州与同学共度佳节。事出有因,两年前的中秋节,她在广州读书,受疫情影响无法回澳门,同学们从家中取来月饼与水果,与她一起在学校草坪上度过了一个难忘的良宵。同根同源、同气连枝的血脉文化,令她深感亲情的可贵。今年,她决定中秋回广州,邀约大学同学日间逛市区,晚上同赏月。
香港特区政府近年来会举办大型赏月派对,在公共园区和海滨地区举行,通常包括音乐表演、烹饪比赛等。如果天公作美,一轮明月高悬中天,大家正好可以拍照,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这一刻的美景和美食。
香港80后居民刘星祖籍梅州,妻子祖籍广州,今年中秋,香港假期不多,但他们一家依然计划回内地过节。人未到,礼先至,两人提前挑选了港式月饼,送给内地亲友。“虽然广州也有流心月饼和冰皮月饼,但太太花了不少精力选购榴莲口味、松茸口味等较少见的月饼,送给白云区江高镇的岳母。”刘星说,“梅州沙田柚是最应节的食品,最合适给香港的亲友送去浓浓的家乡味道。对我来说,广式月饼和柚子不仅是节日食品,更是感情交流与心意传送的载体,是深刻的文化符号。”
在50后“老广”、广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曾应枫记忆中,中秋不仅意味着团圆,还是“欢乐”的代名词。小时候,中秋夜团圆晚饭过后,大人们在天台上摆开大桌,上面满满当当摆着柚子等时令生果,一起吃紫苏炒石螺和月饼,孩子们则在宽敞处挂上自制的竹灯笼和纸灯笼。这一天,孩子们追逐、嬉戏,到邻家“赏月场”串门,一直玩到深夜。
来自香港的陈升回忆说,成年后的中秋夜少了“闹腾”,多了安安静静赏月的时光,而赏月的终极选项在于“吃”。“千禧年前,最好吃的月饼应该是白莲蓉馅的,那时在香港,能吃到白莲蓉月饼就很开心。”
在曾应枫印象中,双黄白莲蓉在内地大受欢迎的时间还要再往前推。小时候,她曾随父母到海南岛,过中秋不能回广州,最怀念的就是广式月饼。长大后,最亲的兄弟姐妹中,有人远赴海外。每到中秋,他们总会坐飞机回广州,与家人一起吃团圆饭。改革开放之初,香港亲戚回穗探亲时带来几盒铁盒装的双黄白莲蓉月饼,亲友争相品尝。20世纪九十年代末21世纪初,广州产的双黄白莲蓉月饼反而成为兄弟姐妹的乡愁,他们总也吃不腻,周边亲友送过来的广式月饼多被回国的兄弟姐妹吃光了。
如今,曾应枫家中秋夜赏月桌上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月饼。她说,“这里面除了亲情,还有友情,很多相熟的人即使平时交往少,但到中秋,总会寄来月饼。礼轻情义重,天涯海角有人惦记着我,这令人十分感动。”待到中秋夜,广州人往往摆出三款月饼:伍仁月、双黄白莲蓉月、豆沙月,讲究的广州人还一边赏月尝饼,一边品茗解腻,单丛、生普、陈皮六堡茶,三种茶轮着品鉴;吃腻了再吃点柚子、鸡心柿、番石榴等节令水果,又可以继续品尝芋头、紫苏炒石螺等,这都是广府人过中秋最难忘的美味。
万里牵念
海外游子同赏月 寻味中秋寄相思
中秋节的魅力还辐射到北美多个城市。
在美国旧金山,海外华人从1991年起举办中秋街会,持续三十余年从未间断。十多年来,中秋街会的影响日益扩大,源自越南、老挝、缅甸、泰国等东南亚族裔的节目、拉美裔文化节也加入到中秋节,成为多元文化的一部分。
图为去年旧金山列治文区中秋街会现场。
在美国纽约、佛罗里达、波士顿,一幕幕中秋活动陆续上演。波士顿华埠昆士小学校长司徒玉英(Cynthia Soo Hoo)回忆称:“当我还是个小孩子时,和家人一起欢度中秋节,我们的脸上总是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如今,这仍然是家庭传统。”
儿时的中秋节最让人怀念。祖籍台山的伍伟平在广州生活了十余年,前些年举家移民洛杉矶。他还记得,小时候,他和一群好朋友在后院用砖红色的瓦片搭了一座小塔,明火烧红瓦片,中秋夜里,燃烧的瓦片五颜六色,十分好看。孩子们将番薯扔进去瓦片里“焖”,待熟了让大人帮忙掏出来,一口下去,那滋味是绝好的。
2020年后,受疫情影响,本该热热闹闹的中秋变得十分平淡。令伍伟平感到慰藉的是,熟悉的广式月饼在洛杉矶的超市里可轻松获得:广州酒家、陶陶居、美心……口味也丰富多样,甚至连他最喜欢吃的台山冬瓜茸月饼也有。
这几天,当走过街巷拐角那家中餐厅时,飘浮在空气中的紫苏炒田螺气息马上唤醒了伍伟平的记忆:中秋将至。广州人中秋赏月不但吃月饼,也少不了炒田螺。伍伟平打算约上亲朋好友,在自家后花园办一个中秋派对,有烧烤、月饼、中秋水果、红酒与中国茶……月饼他早在几天前就买好了,一盒广州酒家的七星伴月,一盒冬瓜茸月饼。尽管生活在海外,中秋并非当地的公共假期,但孩子们对中秋传统佳节的期待从未减少一分,他们老早就开始讨论邀请哪些朋友来感受中国传统节日氛围。
粤港澳大湾区地域相近、民俗相近、人缘相亲、语言相通、文化同源。千百年来,一轮明月照三地,中国人在此赓续中秋望月最重要的节庆主题——团圆。文化认同凝聚人心,从穗港澳出发,广府人的足迹遍布五大洋,又有了“全球同度团圆节”的盛况。
从油纸、纸袋,到马口铁盒,再到环保的降解纸盒;从传统广式蛋黄莲蓉月饼,再到奶黄月饼、冰皮产品、榴莲月饼……中秋节必备的广式月饼扎根于人们的味觉记忆,展示着三地同根同源、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如今,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的蓝图已经绘就。将来,越来越多人也许会像曾应枫、关同学、刘星、伍伟平一样,在皓月当空时,给身边人讲述大湾区的中秋故事、全球华人的故事。
月。
光辉,皎洁。
耀乾坤,静空阔。
圆满中秋,玩争诗哲。
玉兔镝难穿,桂枝人共折。
唐·李绅
广州日报、香港星岛日报、澳门焦点报联合出品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刘幸、曾繁莹 星岛日报徐维东 澳门焦点报范益民、陈溥森(除署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