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药学的医、教、研水平,更好地发扬中医药师承传统,10月19日,深圳市宝安中医院(集团)举行了刘中秋教授团队师承拜师仪式。今年4月,深圳市宝安中医院(集团)通过深圳市“三名工程”项目引进了广州中医药大学刘中秋教授中药制剂开发及转化药学研究团队,此次拜师仪式,进一步深化了院校双方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合作。
据了解,刘中秋教授团队长期围绕肿瘤及心血管疾病,开展转化药学研究及中药制剂开发,形成一支学科交叉学术思想融通的转化药学研究团队。该团队创新性发现12种“扶正类”及“祛邪类”中药的独特作用机制,构建3种独有的药物研发关键技术;率先揭示中药多酚类药效成分被代谢酶与转运体调控的“旋转门”理论和“肝肠三循环”新理论。
中药是中医的重要支撑,师承是中医药人才特有的培养方式,也是传承中医药学术思想、经验和技术专长的有效途径。
在拜师仪式上,曹丽萍、陈佳美、刘翠玲、李涵、李方园、季欣岑六名弟子向各自的导师行拜师礼、呈拜师帖、敬奉香茗。各位导师回赠师训,冀望弟子戒骄戒躁,勤耕善思,深耕古籍,致力科研。
深圳市宝安中医院(集团)副院长梁奇在致辞时表示,“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刘中秋教授正是这样能够给予学生引领与帮助的专业人生导师,其务实、求真、严谨的科研态度值得每一位中药人学习。师承弟子代表陈佳美博士表示,作为年轻的药师和基础研究者,要虚心向导师学习,继承和发扬导师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导师的引领和帮助下,严格要求自己,主动钻研医药学知识、技能,广泛汲取前沿行业知识,构建多学科的知识体系,努力成为创新型中医药拔尖人才。
10月18日下午,深圳市宝安中医院(集团)药学部召开了“抗肿瘤中成药临床合理应用研讨会”。抗肿瘤中成药的研究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领域。专家们指出把握相关政策和用药适应症并紧密联系临床是中医院药学部立足之本。会上,医师和药师们共同深入探讨抗肿瘤中成药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和新药研究进展,分享来自临床实践中的经验与心得。
文 | 李薇 陈云强 李凤
图 | 深圳市宝安中医院(集团)
来源 | 羊城晚报
责编 | 文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