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顺德区均安镇:“均安草鲩”游出致富路

来源:金羊网 作者:黄松炜、杨苑莹 发表时间:2023-11-10 07:16
金羊网  作者:黄松炜、杨苑莹  2023-11-10
均安草鲩游出了一条增收路,连起一条产业链,闯出一片广阔天地。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黄松炜 杨苑莹

清晨,7时刚过,在位于佛山市顺德区均安镇的优质草鲩产业园内,养殖户何教新迅速换上水鞋,径直走向自己承租的鱼塘。一辆辆货车早已停在塘边,在满载数千斤的草鲩后,将驶往全国最大的鲜活水产市场之一——位于南海区大沥镇的环球水产交易市场。

草鲩养殖在均安镇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这是本地养殖户每日工作的缩影。近日,羊城晚报记者在这里蹲点采访了解到,佛山市正在深入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深耕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均安镇大力推动顺德优质草鲩产业园不断提档升级,辐射带动全镇范围内近1.5万亩连片养殖鱼塘。均安草鲩游出了一条增收路,连起一条产业链,闯出一片广阔天地。

从“小打小闹”到连片发包830亩

清晨是“出鱼”的最佳时间,何教新和他的拍档下塘“刮”鱼(成鱼收成)、上岸装桶。他向记者介绍,不同客户对鱼的重量有不同的要求,经验丰富的养殖户将鱼抓起时,便可以判断出鱼的重量,偏差一般不超过半斤。同时,他们还会留心察看每一条鱼的状况,例如鱼身有无伤口。

最多的一天,何教新的鱼塘“出鱼”接近2万斤,从清晨5时忙到中午11时,方才装车完毕。

在产业园内,像何教新这样的养殖户还有许多。均安镇三面环水,镇内大小河流纵横交错,具有发展水产养殖业的良好地理条件。

过去,均安镇各村鱼塘投包以满足村内耕户养殖需求为主,鱼塘大多以底价成交,难以提高集体租赁收益,也难以适应农业养殖集群化、产业化的发展趋势。

为此,均安镇因地制宜,草鲩产业园内的均健、东民、勤鹭、大河开明、澄丰、生生等农业企业试行养殖鱼塘连片发包,连片发包最大面积达830亩。

均安镇农业农村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连片发包不仅实现了集体收入稳步增长,企业还依托数据交互应用平台发展智慧渔业,一改传统的粗放养殖与建设运营模式,降低人工成本,提升养殖效率。园区道路修整、电力接入、尾水处理、周边绿化得到了及时保障,在这样的基础上,农户再进行分包,真正促成产业聚集效应。

在推进“百千万工程”中,产业园的各种配套建设也在不断提速。围绕草鲩良种繁育、生态健康养殖核心产业,产品加工、科技研发、品牌塑造等多种配套业务正加快发展。

“以前,我的父亲也曾养过一两口塘,现在我在产业园内承租的池塘总面积近50亩,和现在比,那时算是‘小打小闹’了。”何教新说,“在整体规划和产业园的各项支持下,我只要把鱼养好就行了,收入也比原来高了许多。”

农户搭档企业,促进产业跃上新台阶

今年以来,均安镇大力推进“百千万工程”,统筹各种资源,通过“公有资产+民营企业+科研机构+农户”模式,进一步深挖优质草鲩的潜在价值。

记者了解到,目前园中投入建设的项目共26个,总投资1.5亿元。其中,20个企业类重点项目包括生态养殖尾水智能化循环处理监测调控系统、当当鱼水产数据交互应用平台、顺德区优质草鲩休闲渔业体验连廊等具有技术创新先进性、产业融合引领性的优质项目。

“以前按自己的经验去养,缺乏科学依据,养出的鱼品质参差不齐,市场售价波动的风险难以预测,现在通过‘企业+农户’模式,产业园不仅提供技术支持,而且帮助对接饲料供应商和客户,‘出鱼’包收,解决了后顾之忧。”何教新说。

另外,养殖户投入的塘租、人力、电力、饲料等成本较高,如果遇到资金方面的困难,产业园内有相应的申请办法,企业可以“出手相助”。

随着草鲩产业园的发展壮大,园内企业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景象,不少企业被评为或授予“佛山市农业龙头企业”“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农业部省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等。

抢抓机遇做大产业,齐齐走上富裕路

今年,均安镇的草鲩迎来了新机遇——在各方面的共同推动下,“均安草鲩”正式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6月,“均安草鲩”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授权使用正式启动。

顺德均健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坚旺介绍,这将大大提高“均安草鲩”的影响力,“‘均安草鲩’地理标志可以提升品牌形象,为产品带来曝光度和附加值,增强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

“均安的草鲩养殖户都参与了。”何教新自豪地说,从区里、镇里、产业园里,再到每一位农户,大家都在紧抓机遇,一起想办法把产业做大。如今,在产业园内,养殖户们还在不断学习新的技能,比如电商直播,争取把握风口带来的机会。

随着“百千万工程”的深入实施,均安正着力探索一二三产业融合,打造集优质水产研发、特色美食、旅游接待于一体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全面提升全产业资源净值及附加值,将传统养殖渔业推上现代农业的新业态、新模式,带动养殖户增收致富。

身边故事

养殖户何教新:专心养鱼,没有后顾之忧

何教新是均安镇南沙社区人,过去经营着一家小工厂。约6年前,他租下顺德区优质草鲩产业园中20亩池塘,转型成为一名养殖户。如今,他所承租的池塘总面积将近50亩,收入不断增加,一家人的生活越来越红火。

每天清晨,何教新骑着电瓶车来到草鲩产业园,首先巡一下鱼塘,看看有无出现鱼塘断电、鱼群“游边”等异常情况,然后便开始“刮鱼”“出鱼”。

“本地人几乎人人都养鱼,祖祖辈辈都养鱼。”何教新说,他的父亲也养鱼,养殖主要靠经验,属于 “散养”,规模不大。所以那时常常收成一般,有时还要赔本。

如今,走进草鲩产业园的养殖户,在现代化与规模化的支持下,养鱼变得更便利了。“现在有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有专业人士进行监测,还有优质的鱼粮。政府设立保底收购价,让我们专心养鱼,没有后顾之忧。”

其中,让何教新受益颇多的是园区提供的“每日巡检”服务。在“每日巡检”中,技术人员通过机器设备能够发现问题并快速反应,不止一次帮他挽回损失。

就在不久前,技术人员发现他其中一口鱼塘里鱼群出现“游边”,但该塘此前没有加过让鱼群出现该现象的“活水”。初步判断情况异常后,技术人员立即取样检测,发现水中存在可致草鲩快速成批死亡的小瓜虫。于是技术人员为鱼塘开出了“药方”,成功避免了鱼群的死亡。

随着“百千万工程”的深入实施,“均安草鲩”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大,何教新的信心也越来越足。“生活一定会越过越好!”他说。

编辑:邬嘉宏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