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强调:“要把实的要求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实实在在抓好理论学习和调查研究,实实在在检视整改突出问题,实实在在办好惠民利民实事,用实干推动发展、取信于民。”
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各地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实实在在办好惠民利民实事,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办好办实“关键小事”。第二批主题教育在群众身边开展,各地坚持突出一个“实”字,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着力办好群众关心的“关键小事”。坚持把“四下基层”作为重要方法和关键举措,敢于接“烫手山芋”、钻“矛盾窝”,多到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去,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通过深入调研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真正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真查实改“突出问题”。问题之所在,就是整改之所向。对查摆出的突出问题,真查实改,才能以新气象新作为回应群众的期待和要求。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增强“检身若不及”的自觉、发扬动真碰硬的精神,以上率下、身体力行把问题整改落到实处。聚焦典型案例,查摆分析、建章立制,以钉钉子精神一件一件抓落实,一项一项求成效,从“解剖一个问题”到“解决一类问题”,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松劲、解决不彻底不放手。
用心办妥“民生实事”。民生项目关系衣食住行,民众最为关心。主题教育中,各地着力补齐民生短板,破解民生难题,兜牢民生底线,办好就业、教育、社保、医疗、养老、托幼、住房等民生实事,提高公共服务可及性和均等化水平。坚持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牢记初心使命、践行根本宗旨,深入群众、贴近群众、服务群众,推动解决一批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的问题。坚持问需于民、问政于民,倾听百姓呼声、顺应群众期待,努力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广大党员、干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提高服务群众本领,增强真抓实干的能力,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让人民群众切实看到主题教育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