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议馆校协同新机制 共话学科融合“大美育”

来源:金羊网 作者:崔文灿、王沫依、蔡旭佳、关倩慧、李晓蝶 发表时间:2023-11-21 09:58
金羊网  作者:崔文灿、王沫依、蔡旭佳、关倩慧、李晓蝶  2023-11-21
交流分享馆校合作经验,共同探讨馆校合作机制,助力广州市美育工作高质量发展。

博物馆与学校间的“馆校协作”正成为广州教育的“进行时”。馆校合作如何更好地协同育人?这个问题在本月15日举行的活动中找到了答案——当天,“馆校共育,善美树人”2023年广州市中小学“馆校融合”美育实践活动于广州市越秀区东山培正小学举行。

本次活动由广州市教育局主办,广州市越秀区教育局、广州市越秀区东山培正小学承办,羊城晚报教育发展研究院协办。活动现场展示了广州市各区馆校合作育人的成果。广州国家版本馆馆长张伟涛、广东省博物馆馆长肖海明、广州雕塑院院长许鸿飞等博物馆代表,方楚乔、陈天硕等一众书画名家,榄雕、广彩非遗传承人,广州市教育局和各区教育局代表等齐聚一堂共品美育盛宴,交流分享馆校合作经验,共同探讨馆校合作机制,助力广州市美育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区一策”,广州创新馆校合作模式

2020年,教育部、国家文物局发布《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就促进博物馆资源融入教育体系、提升中小学生利用博物馆纪念馆学习效果作出全面部署。尽管广州市内博物馆众多,但学校如何与博物馆协作,发挥两者的教育资源特长,将博物馆变为学生的第二课堂,更好地做到“走出去”“请进来”,是当今美育工作的重要议题。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博物馆具有独特的‘基于实物的体验式学习’和‘基于实践的探究式学习’优势,馆校合作为我们构建了一个更加开放、多元、良好的教育生态,这是我们馆校双方追求的方向。”广东省博物馆副馆长凌丽莉说。

广州市白云区握山小学音乐教师朱安妮老师感慨:“馆校合作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合力育人的大门,让我们能充分利用现有优质社会资源助力学校教育的持续发展。”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馆校合作在广州生根发芽、不断壮大,广州各区“一区一策”,走出了一条既实现统一框架、馆校一体化规范管理,又符合各区需求和特色的“馆校合作”广州模式创新道路。

活动现场,各区或学校、博物馆代表如数家珍,分享了各自在馆校合作上的优势特点:越秀区教育局与场馆签署了合作协议,双方有明晰的合作方案、实施方案、课程内容,合作机制严谨规范;荔湾区以粤剧文化为抓手与粤剧艺术博物馆合作,为粤剧的发展传承输送后备力量;花都区围绕乡村美育中的育人问题,将三馆(美术馆、文化馆和博物馆)的美术资源送进校园;白云区多校通过与广东省文化馆的馆校合作,以佛山传统木版年画进校园活动,推进了非遗文化在校园的普及和传承……

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副馆长曾思平介绍,其所在的博物馆从2018年开始,每两年向全社会聘请大、中、小学的老师及社会人士作为教育顾问,指导馆校合作工作。此外,还在全市设立了60个广彩广绣试点学校,和区教育局合作共建了三批,共128所广彩、广绣、剪纸基地。值得一提的是,博物馆还将教师培训作为馆校合作重点,通过提升教师理论水平和实操能力、与学校合作开发课程等方式,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出力。

推动学科融合“大美育”

馆校合作、协同发展为学生创造了更优质的美育成长环境。当前,新教育改革关注学科综合,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强化课程协同育人功能,跨越艺术、历史、文学、科技等多学科融合,强调深度融通。

如何贯通融合,实现多学科交叉运用?又如何活化馆藏资源,增强融合贯通,多元创新联动?广州国家版本馆馆长张伟涛认为,美育应从娃娃抓起,因此,从小学阶段做馆校协作,十分有必要。他同时提到,美育是潜移默化的,因此需要建立长效机制,长久推动馆校协同育人。

而在广州市教育研究院音乐教研员陈锦莹看来,融合、贯通、多元、创新是馆校协同的关键词。“美育要在大教育理念里面创设。我们要打通学科之间、馆校之间以美育人的壁垒,探索馆校合作规范化、体系化和品牌化的建设。我们期待看到更多的学校创新馆校合作的内容及形式,为美育注入更多的活力和可能性。”

花絮

“善美课堂”进校园

大师现场艺术教学

活动当天,“善美课堂”也在如火如荼地展开。榄雕、广彩、书法等领域的大师走进校园,为孩子们带来一场艺术的现场教学,令参观的师生流连忘返。

荔湾区詹天佑小学以粤剧文化为抓手与粤剧艺术博物馆合作,为粤剧的发展传承输送后备力量;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实验中学的木版年画项目已经开展了多年,作为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学校不仅开设常规版画课程,还开发了校本课程,并围绕版画开展了丰富的活动实践。

其中,非遗“广州榄雕”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曾昭鸿带来了一堂生动的榄雕课程,实际上,曾氏榄雕已经与广州市十余所中小学展开了馆校合作,在传承与创新理念的指导下,力求把非遗文化传播到校园各处。

在现场,正在体验榄雕的林同学表示自己从中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后会继续学习有关非遗的知识。广州榄雕传承人欧志平表示,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审美有了显著的提高,优秀传统文化也一步步走进了学生的心里。以广州市越秀区东山培正小学为例,该校不断探索馆校合作的多种打开方式,他们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采用双师授课的模式,进一步打造学生社会实践大课堂品牌,鼓励学生在沉浸式体验的同时,前往各级美育场馆深入学习,增强文化自信。

南沙区启慧学校作为本次参展的唯一特殊学校,现场学生用黏土做成的乐谱、流体画、绘画等作品,将静态的美术与动态的音乐结合起来。启慧学校校长王莉表示:“艺术不仅有陶冶情操的功能,对于这些特殊孩子来说,也有着疗愈的功效。”

文/崔文灿 王沫依 蔡旭佳 关倩慧 李晓蝶 

图/主办方提供

编辑:聂粤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