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丨广东“年菜经济”,在文化与科技创新中重燃“年味”

来源:金羊网 作者: 发表时间:2023-12-05 19:13
金羊网  作者:  2023-12-05

过年总是又忙又累,既想要“一桌菜20分钟上齐”,还要保证好品质和口味,吃遍全国的特色美食,预制菜成了春节市场的新宠。

淘宝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第三方食品认证机构恒生发布共同推出《2022年淘宝年夜饭报告》中显示,盒马预制年菜销售同比增长了345%,淘宝上预制菜销量同比增长超100%,特别是豉油鸡、猪肚包鸡、佛跳墙等特色粤菜在春节期间的销量领先。

“年菜”如何重燃春节的“年味”?广东“年菜经济”如何解决预制菜产业的结构性矛盾?

元一智库农研中心主任、农参总编辑铁丁老师指出,站在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强国的高度来看待预制菜产业,本质是用“工业锅”炒“农业饭”,让一二三产在消费端有机融合。特别是在春节这一特殊的场景下,人们对品尝珍稀美味、体验美食文化的需求达到高峰。广东省作为预制菜产业的领军实践者,“年菜经济”的概念既传统又创新,解决了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助力预制菜产业走向健康、高端,是一次传统农食向工业化、产业化和品牌化转变的自我革新。

“年菜”需求升级

年货经济自古便有,每逢春节前夕,各家各户都涌上集市商超购买年货,亲自在家里操持一桌年夜饭。但随着人们生活质量提高和家庭权力重心逐渐迭代,对方便的需求逐渐浮现,于是“年货”随之变成“年菜”,直接购买半成品年菜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今年的“预制菜”关键词并不是特别令人愉快的字眼,但市场上对预制菜产品的需求却有增无减,究竟是哪些消费者有需求?需要什么样的产品?

“预制菜”不完全是新事物,早在上世纪90年代,广东省就已经有很多酒店在过年期间推出“半成品菜”“盆菜”,满足人们把饭店的厨艺带回家团聚的需求。如今随着大家生活水平的提升和饮食理念的变化,年轻人工作繁忙,厨艺又往往“拿不出手”,又想尝试各种美食,小酥肉、牛肉饭等方便美味的预制菜就成了首选。

并且我国老龄化程度逐渐加深,以前负责掌勺年夜饭的长辈精力有限,有调查数据显示,预制菜超过50%的受众是50岁以上的人,中老年人也逐渐允许自己从厨房里解放出来。另外,海外华侨是中餐预制菜——特别是年菜的重要客户,在国外想要过一个充满中国“年味”的春节,离不开原汁原味的家乡味道,“预制菜×年菜”焕发出强大的“乘数”效应,“年菜”出海具有广阔的市场。

不仅要关注“谁需求”,还要看到是“什么样的需求”。

消费者对年菜的需求是高端的,要满足人们对节庆的高期待。以前过年能吃猪肉就是幸福,现在不仅有机会吃全国各地的特色美食,还得吃得健康营养,高品质、多样化的需求成为主流。

需求在哪里,产品就在哪里。

广东省基于“12221”体系,坚持用市场引导生产,用生产保障市场。

“12221”市场体系1.0版本,一手抓生产、一手抓市场,取得扎实成效:让徐闻菠萝成为“明星果”,让梅州柚成为名副其实的“金柚”,让广东荔枝畅销全球,让“翁源兰花”“遂溪火龙果”“澄海狮头鹅”“惠来鲍鱼”等广东特色农产品成功出圈。

“12221”市场体系2.0版本,聚焦产业升级,致力于解决生产与市场之间效率和价值最大化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就是建设农产品食品化高地,以食品化实现农产品真正从田头到餐桌。

在日前召开的预制菜领军企业座谈会上,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中秋有月饼,端午有粽子,春节有“年菜”就是顺理成章的事。研发推出“年菜”预制菜,做大做强“年菜经济”,这是一项开创性的事业。

去年提出了“年鱼”经济,创新打造“年菜”发展的第一动力。今年紧紧围绕消费者对“年菜”的新要求,广东“年菜”的研发突出四项原则:一是以食品安全为先;二是以营养健康为基;三是以香美为要;四是以喜庆为标。农业与工业接轨,但工业不削弱美食的文化性,让健康丰富的“年菜”走进千家万户。

“年菜”是指从传统菜式中开发创新而来的即烹即食预制菜式,具有美好寓意,代表地域特色,既是礼品,也为居家宴客所备。有专家指出,年菜与预制菜之间有一些区别,更注重保鲜包装和即食的风味保持,属于更加高端的预制菜品。

元一智库农研中心主任、农参总编辑铁丁老师指出,农食的核心内涵是历史人文世界、绿色生态世界、品质美味世界三个方面,从“年货”到“年菜”展现了人们对“三个世界”的更高追求,从注重保质期转变为注重风味的多样和保持。广东发展“年菜经济”是站在了品质的角度,回应了市场的这一期待,用“年菜”树立优质优价的高端预制菜样板,对全产业链的企业和品牌都具有极高的影响引导作用。

“年菜”重燃“年味”

一转眼又年关将至,春节是中国人最宝贵的团聚时刻,而这些美好的记忆大多都与美食相关,年菜又将如何追回“年味”呢?

文化为内核,科技为动力。年文化是中国最广泛、最深厚的节庆文化,饮食又是节庆文化的重要的表现形式。“年菜”是文化产生的需求和载体,要立足本土特色的年俗来开发“年菜”,还原最真实的味道记忆。

另一方面,人们的饮食偏好在变化,要用创新的形式呈现“年菜”,运用科技手段加强对口味和营养价值的改良,不断打磨“年菜”的概念。从2022年“年鱼经济”概念提出,作为广东省龙头企业的恒兴敢为人“鲜”,今年又推出了2024恒兴“年鱼”产品。广东人过年讲究吃鱼,吃金鲳鱼,有“金有余”之意;吃白蕉海鲈鱼,有“福禄有余”之意;吃鲶鱼,有“年年有余”之意……悠久的年俗文化为基础,恒兴的金鲳鱼年菜创新地将螺蛳粉、冬阴功汤与烤鱼结合在一起,酸辣开胃,特别受到年轻消费者的欢迎,“年菜”吃出了新味道。

大众对预制菜的担忧,本质上是对食品安全的焦虑。广东依托“年菜经济”探索推出年菜产业标准体系,建设“年菜”质量安全自律机制,并召开年菜全产业链合作大会,推动搭建合作平台。推动原材料、生产加工、冷链物流、研发机构等各方对接和合作,构建产业生态,不断增强预制菜产业链的韧性。在口感风味方面,举办首届年菜评选大赛,邀请消费者、食品专家、食品检测机构等为产品的口味把关,“八大菜系百款年菜”研发推进会聚集行业内领军人才研发高端的“年菜”产品。科技引领技术做到品质和风味的双重保障,“年菜”逐渐受到更多消费者的认可,同时赋能了上游和下游的产业发展空间,带动大众的生活向更便捷、更精致、更安全转变。

文化的表现形式与科技水平紧密联系。我们对“年味”的追求,是中国年俗的长远的影响,随着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演变,年俗也悄然发生着变化。从看春晚到拍抖音,从在家做饭到去酒店吃年夜饭,年俗越发个性化和精细化,“年菜”作为一种与时代同频的新事物也应运而生,“餐饮新供给”与“节庆新需求”相互碰撞,“年味”更加浓郁。

“年菜经济”是富民经济

除了年俗文化上的翻新,“年菜经济”对产业融合也具有强大的带动力,不仅能够拓展上游农业生产的销售渠道,通过规模化的加工业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还能让消费端节约一部分在酒店用餐的差价,是名副其实的富民经济。

“年菜”的原材料都是当地的特色农产品,也是联农带农的最好抓手。

广东省罗定市豆豉鸡产业园相关负责人表示,一只活鸡能卖到120元左右,但如果做成预制的豆豉鸡能卖到300元左右。于是越来越多农户加入了为豆豉鸡预制菜提供原料的队伍,原有的生产线还要再扩产才能满足需求。受前些年疫情的影响,罗定的鸡养殖户普遍经历了农产品囤积、运输成本过高的困境,现在发展了预制菜产业线,有效避免了农产品的损耗,全面提升了生产效率。以“罗定豆豉鸡”为核心产品,走出一条科、农、工、贸、旅产业一体化之路。通过开展规模种养及加工,再结合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直接带动超过5000户农户年人均增收8000元左右,辐射带动市内外超5万户发展种养加工业。

随着锁鲜冷链的成熟,智能化监控等核心技术进步,广东预制菜产业园开发的产品逐渐多样化,风味与口感也日趋接近现做,真正实现了“一园一桌菜”的强大产业链。广州南沙、佛山南海、佛山顺德、江门蓬江、惠州博罗、茂名化州、韶关曲江、潮州饶平等地的11个省级预制菜产业园,推出特色招牌菜,打造舌尖上的“菜园”。好原料造就好味道,广东丰富齐全的农产品品类和品种,以及原材料基地,成为发展预制菜产业的坚实基础。

以“年菜”为核心的预制菜产业园带动了广东的农业经济,众多粤菜美食名片走向全国市场,又促进了当地农产品生产的高效率、标准化、科学化。广东“年菜经济”率先实现了地标美食预制菜卖向全国、卖遍全球的产业目标,拉动了一二三产业的共同升级,发现新需求,创造新市场。

结语

预制菜是食品的“工业革命”,而“年菜”的提出,将预制菜赛道作了更加精准的细分,引导其向高端、特色的方向发展。“年菜经济”体现了广东预制菜产业界的担当、作为、智慧,必将为预制菜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元一智库农研中心主任、农参总编辑铁丁老师多次指出,预制菜是利用农业科学、食品科学规范和提升餐饮水平的有效途径,是传统烹饪产业走向科学化、工业化、标准化、营养健康化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农产品完成向“食品”和“商品”转变的重大机遇,围绕三产融合和品牌出海,地标农产品和特色美食才是预制食品将来的主赛道。

发展预制菜产业的最终目的是使农民更富、农村更美、农业更强。广东的“年菜”产业以及“年菜经济”就是这一理念的先进实践,“年菜”立足于传统文化,精进于高端科技,服务于人民大众,蕴含着中国预制菜生生不息的成长动力。

来源:农参

编辑:代先林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