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一公司春节放假3个月!古人春节假期有多长?怎么放?|第2眼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郑宗敏 发表时间:2023-12-07 09:52
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郑宗敏  2023-12-07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春节放假”依然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期盼

近日,广东佛山一家玻璃制造公司的放假通知火了,引发网友关注和热议。该放假通知称,公司从2023年12月11日开始放假,2024年3月11日当天全厂员工照常上班,共3个月时间。

对此,该公司工作人员回应称,因厂里部分设备老化,使用时经常出故障,需要进行维修,所以才放三个月,以往每年春节假期基本都是1个半月左右。

此外,当地另一家灯具制造公司春节放假通知显示,放假时间为2024年2月1日到2月27日,共计27天。该公司工作人员表示,公司往年都是20天左右的假期,他们灯具这个行业基本都是元宵节后上班,具体放假时间长短要看老板,但最少都是10多天。

当然,工厂的春节长假期有其行业的特殊性,其他行业一般只能按国家规定的节假日放假。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2024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2024年春节假期共8天,2月10日至17日放假调休,鼓励各单位结合带薪年休假等制度落实,安排职工在除夕(2月9日)休息。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官方微博发布的解读,2024年春节至少放假8天,如果配合带薪休假可以放假9天,相比之前有所延长,能够满足广大群众有更多时间与亲人团聚的心愿,还可以实现一个假期先团聚后旅游的小目标。

在忙碌的现代社会中,春节假期能够回家团圆、休闲娱乐,对大家来说非常重要。时光倒流几千年,古人的春节假期有多久?又是如何放假的?一起来看看吧!

唐朝
春节期间放七日,元正前后各三日

古代官员过的新年,其实是指农历年,即正月初一。唐玄宗颁布的红头文件《假宁令》写道:“元正、冬至,各给假七日。”“元正”指的就是新年,意思是说,春节放假7天,冬至放假7天,一年里有这么两个“黄金周”。

唐朝春节虽然只放七天假,但是按“元正前后各三日”放的。也就是说,以大年初一为中心,初一之前放假三天,初一之后放假三天,加上初一,刚好七天假。

也不是所有的唐朝人都按照法定的春节假期休假。有的人可以提前休假,例如私塾先生和学生,一般腊月二十就能放假,正月二十才开课,放假整整一个月。有的人永远没有固定的休假,像农民,必要的时候,大年初一也要到庄稼地里挥汗。孟浩然有一首诗叫《田家元日》,田家就是农民,元日就是初一,这首诗里有两句:“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说的就是大年初一那天,还能见到农民劳动。

某些唐朝官员也不一定能享受到像样的春节假期,因为唐朝有两个规矩。第一,大年初一那天文武百官和高级地方官必须早早地上朝给皇帝拜年。这个规矩使得京官和高级地方官不能在初一当天跟家人团聚,而是要跟皇帝团聚,至少是先跟皇帝团聚,退了朝之后才能跟家人团聚。

第二个规矩就是,地方行政长官在春节期间严禁离开衙门回老家。这个规矩断绝了地方官在老家过年的可能性,他们要想跟家人团聚的话,地点只能定在单位。

宋朝
地方官员腊月二十收工,假期长达一个月

宋代的春节叫元旦,专指正月初一。春节包括忙年、过年、闹年(春)三个时段,元宵也是“年”的一部分。

在宋朝,春节放假7天(一般是大年初一前后各3天),元宵放假7天,加一块接近半个月。宋太祖其父腊月初七去世,由此形成惯例,前后共放假3天。宋仁宗其母腊月初十生日,放假3天。旋即,冬至来临,放假7天。随即,天庆节,放假7天。一个多月的春节长假诞生了。

如果你是地方官员,还有项特殊福利,每年腊月二十“封印”,停止公务,回家过年省亲,与老婆娃儿老爸老妈联欢,只要在第二年正月二十那天赶回衙门“开印”办公就行。

如果你是京官,初一则不得休假,不能请假。先守岁,再打个小盹儿,凌晨就得穿戴整齐,顶风冒雪,披星戴月,往皇宫赶,开“正旦大朝会”:百官给皇帝拜年(朝贺),俗谓“排正仗”。

到了南宋,春节放假时间又有变化。根据《庆元条法事类》记载,南宋《假宁格》规定的节假日为:元日、寒食、冬至各休假五天,假期明显缩短。

明清
冬至、元旦、元宵节,一休就休一个月

到了明清时期,朝廷在逐渐削减甚至取消“旬休”制后,全年只规定了三个主要的节庆,即春节、冬至和皇帝诞辰。加上元旦、元宵、中元等,每年休假只有五十多天。清朝前期的休假制度基本上沿袭明朝。

朝廷消减假期的措施遭到了大多数官员的反对。皇帝考虑到在臣民面前的声望,也只好修改假期时间。后来在三个假日的基础上增添了寒假,并将春节和寒假的假期均延长至一个月。因此,新增的寒假可以看做是对丧失常规性假日和节庆假日的一个补偿。

不过到了清朝,官员的“黄金月”又回来了。冬至、元旦、元宵三个节假又以封印休长假的方式贯通,前后也有约一个月的时间。因此,每至封印之日,官员们都会邀请同僚欢聚畅饮,“以酬一岁之劳”。

古代历代王朝只规定了官员的休假制度,对于其他阶层的群体没有什么规定。

民国
春节不放假,发现不在岗,就可能下岗

追溯到民国初年,不论是除夕还是大年初一,政府各个机构都要正常上班。除夕时,若是发现有官员不在岗,这个人可能就要下岗了。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要求自1929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使用国历,废除农历。为了雷厉风行贯彻这一命令,政府还规定机关、学校、商店不得在春节期间擅自放假,否则就要对相关负责人实行严厉的制裁和处罚。

尽管政府企图用行政手段来制止民间过年,但是老百姓并不买账。于是,民间便出现了“禁令自禁令,过年自过年”的情景。

政府虽大力提倡国历,可公历新年,只有政府机关相互拜年,民间则冷冷清清。反观春节时民间却热闹异常,许多商人在春节时也关门谢客并贴上传统的春联。国历在民间也处于非常尴尬的地位,社会日常生活还是沿用农历。各军政机关和学校对国历是“表面上尚能遵用”,而商业结算、发付工资等一般社会生活均沿用农历。

1930年1月2日国民党的《上海党声元旦特刊》发表《推行国历废除旧历的工作》,也承认国历推行艰难,“习俗相沿,积重难返”。鉴于此,1934年初,南京国民政府停止了强制废除农历,不得不承认“对于旧历年关,除公务机关,民间习俗不宜过于干涉”。从此,民间又可名正言顺地过农历春节了。

春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人们忙碌了一年,就盼望着这几天痛痛快快休假,辞旧迎新、亲人团聚。所以,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春节放假”依然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期盼,因为它代表着团圆、平安、吉祥、幸福。

(参考资料:《古代也有“黄金周”》、《节假日制度始于西汉》、《古代春节如何休假》、《国家人文历史》、新华网、中国政府网、封面新闻、南昌晚报等)

话题主持 | 记者 郑宗敏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杨楚滢
校对 | 彭继业

编辑:郑宗敏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