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石梦卓
传承百年的高埗矮仔肠将推出“跨界融合”莞香口味、90后姑娘回乡创业开起了龙舟醒狮文创店、00后小伙自学雕刻龙头8年只因热爱……在莞邑大地上,传统文化融入人们现代生活中,谱写了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莞邑文化在传承和创新中焕发出时代气息,展现出旺盛活力。
当前,东莞正全力推进文化强市建设,着力打造岭南文脉传承焕新高地。作为岭南文化重要发源地之一,东莞有着丰富多彩的岭南特色非遗。近年来,东莞着力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促进非遗与产业、文创、文旅、潮玩、科技等深度融合,将丰富的非遗资源有机地融入到现代经济、文化生活,“非遗+N”融合结出硕果累累,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发展交相辉映,强势助力东莞文化强市建设。
“非遗+产业” 传统技艺融入现代生活
北风起,食腊味。12月9日,东莞第七届腊味节开幕,30多家腊味企业纷纷亮相本次活动,腊味节品牌效应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在东莞,腊味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已然成为非遗技艺产业化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祖祖辈辈的东莞人将腊味的制作技艺一代代传承下来,在坚守和创新中焕新莞式腊味的时代活力。
广式腊肠身形多“长而细”,而东莞高埗矮仔肠较为独特,物如其名,其外形“短而粗”。相传东莞高埗人吕佳卖腊肠时因身材矮小,担挑上的腊肠容易拖到地上,便一改东莞传统腊肠“长而细”的特点,首次把腊肠做成“短而粗”,也因此得名矮仔肠,不仅方便售卖,腊肠的口感也大大改善。近百年来,高埗矮仔肠被广泛推广,一度成了东莞腊肠的代名词,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
如今,东莞高埗矮仔肠在吕氏家族中已传承四代。第四代传承人、高埗矮仔肠制作技艺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吕衬婵告诉记者,即使面临不断上涨的人工成本、材料成本,高埗矮仔肠仍然坚持采用传统手工技艺制作。对比一般机器烘烤腊肠仅需两至三天,高埗矮仔肠“生晒”工序需耗时一周,并由有经验的师傅时刻根据天气状况把关调整,只为保持矮仔肠的品质和风味。
“我们是被大家认可的非遗项目,家里的祖辈也一直教我,要踏踏实实做、凭良心做。”吕衬婵说道。在坚持传统的基础上,吕衬婵不断创新出陈皮腊肠、牦牛肉腊肠、鹅肝腊肠等各种品种和风味,满足市场需求。
吕衬婵透露,近期还正在开发一款沉香风味的腊肠,莞香为其中一个口味,计划将于12月底正式推向市场,这也将是市场上莞香与莞式腊肠的首次“跨界融合”,东莞两大代表性特色非遗项目将在传承和创新中迸发出新的活力。
从曾经的家庭作坊生产模式走上产业化发展之路,目前,高埗矮仔肠制作技艺非遗工坊发展为拥有1万多平方米现代化标准厂房的综合性企业。近年来,工坊积极联动社会各界共同探索腊味制作技艺传承与创新,定期开展非遗传承活动,在校园、社会团体授课累计达600多节,受益群众20万人。吕衬婵及其父共培养徒弟40多位,其中6位通过学习技艺成功创业。
通过“非遗+产业”融合发展,高埗矮仔肠将传统技艺融入现代经济社会。“东莞这些具有生产性的非遗项目与经济社会的发展非常‘合拍’。”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陈忠烈表示,高埗矮仔肠作为非遗产业化发展的典型代表之一,捍卫非遗的核心不变,在守正的基础上创新,走向了现代化发展的道路。
“非遗+文创” 青春力量焕新龙舟文化
在东莞,龙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东莞与龙舟文化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有10项,其中国家级2项,分别为龙舟制作技艺和赛龙舟。今年龙舟月期间,东莞相关镇街共推出近100项与龙舟相关的活动,在东莞各地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浓厚的龙舟文化氛围,影响了一代代的东莞人,如今,更多90后、00后年轻人加入到龙舟行业中,以各自的方式,诠释着新一代传承与创新的故事,为传统龙舟文化注入新动能。
回忆起今年夏天东莞的“龙舟热”,“00后”龙头雕刻匠人黄智冬用“超乎想象”来形容。“今年过完年就开始陆续接到订单,龙舟月那时更是忙到‘飞起’。”黄智冬表示,今年已经手工雕刻了25个大龙舟头,每个至少都要花一到两周的时间。
黄智冬酷爱龙舟文化的种子,是在儿时每年跟着父亲看扒龙舟时种下的。如今他雕琢的龙头作品日臻成熟,不仅收到不少大龙舟头订单,许多龙舟爱好者也会找黄智冬定制小龙头摆件,最小的龙舟仅有两手指宽。“每个手工制作的龙头都是独一无二的,怎样让龙头看起来更灵动、更活灵活现,雕刻过程中要不断思考和创作。”黄智冬说道。
手工雕刻的龙头满足了个性化定制需求,而批量生产的龙舟小模型文创、潮玩产品,也因为亲民的价格、新颖的设计受到市民热捧。
在东莞万江,“90后”龙舟文创青年钟佩文经营着一家文创店,摆放着各类龙舟、醒狮文创产品,店里的小龙舟模型采用传统手工艺和现代生产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既做到了保留传统手艺的细节做工,又在很大程度上压缩了产品的制作成本。“小龙头摆件价格亲民,特别受欢迎,今年已经卖了500多个了。”钟佩文分享道,自己还设计了包含小龙头摆件的伴手礼包、醒狮DIY手工套装等产品。
随着龙舟氛围的风靡兴盛,龙舟文化也迎来“非遗+”的N种打开方式。市镇村三级共建的“正丫湾龙舟民俗文化村”,走出“非遗+文旅+乡村振兴”新路径;龙舟赛现场,结合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打造的“龙游大湾区·元宇宙VR互动体验区”,让市民体验“非遗+科技”的魅力;原创歌曲《新昌鼓》《啸龙吟》,掀起“非遗+文艺”的新热潮……在“非遗+”的赋能下,东莞龙舟文化正焕发着勃勃生机,这是莞邑大地上,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生动诠释的一个缩影。
“非遗+N” 非遗与现代文化更“合拍”
作为岭南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东莞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明清两代东莞属于广州府,历史上东莞一直是引领着岭南广府文化前进的‘领头羊’。东莞地理位置突出,五湖四海的各族群文化聚合在这里,使东莞的非遗项目异彩纷呈。”陈忠烈表示。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东莞市国家级非遗项目有10项,省级以上非遗项目54项,市级以上非遗项目167项。“在非遗保护、非遗项目培育上,东莞发力很足。”陈忠烈说,东莞在非遗总量上位居全省前列,非遗十大类型覆盖齐全,类型多样且质量高。
2021年,东莞市出台了《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对全市非遗的内涵、调查、保存、认定、保护、传承和利用等各环节进行规范,推动非遗保护与管理工作步入法治化轨道。
今年以来,东莞加快推进《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条例》立法工作,进一步提升非遗保护传承的法治化水平。今年11月在东莞举办的2023粤港澳大湾区公共文化和旅游产品(东莞)采购会上,900家参会主体携手共赢,展出产品超16000多个,复合式公共文化“非遗大餐”全民乐享,“文化+”“非遗+”融合结出硕果累累,各类“非遗+N”的创新不胜枚举,也吸引了更多年轻力量加入其中。
“东莞对非遗高度重视,鼓励非遗创新发展,让年轻人看到了非遗产业化的前景,他们觉得这个事情大有可为,也用现代管理的思维思考着如何将非遗资源发展成文创产品。”陈忠烈表示,让非遗项目与现代文化“合拍”,让非遗价值与现代人的生活相适应,这两方面东莞都做得很出色。
“创新的因子正是从复合型文化当中孕育。与传统文化不同,现代文化是复合型文化,各种要素混合交融是文化的常态。”东莞市委党校文化与社会教研部教授、东莞理工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特聘教授袁敦卫表示,东莞非遗与产业、潮流、科技融合,反映了青年一代对文化的多元需求,也反映了现代文化全面吸收、自由奔放的特点。东莞作为一个高度多元的青春之城,需要并且造就了复合型文化,这与东莞推动千万人口与城市深度融合的战略目标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