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书院今又兴 岭南文脉再赓续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神州风物 作者:王攀 邓瑞璇 发表时间:2023-12-15 09:30
新华每日电讯 神州风物  作者:王攀 邓瑞璇  2023-12-15
如今,从历史尘埃中重新走出的岭南书院,不断更新着人们对书院的固有认知。

本报记者王攀 邓瑞璇

“很多人一说起广州,想到的就是做生意,就是‘讲饮讲食’。”广东作家叶曙明说,事实上,岭南大地的书院称得上遍地开花,异彩纷呈。

南宋名臣崔与之创建岭南学术史上第一个重要流派“菊坡学派”;“白沙先生”陈献章公车巡城,引得广州万人空巷;明代大儒湛若水终身讲学授课直到95岁高龄,桃李遍布大江南北;张之洞创办新式学堂——广雅书院,“以砺士品,而储人才”,为洋务运动培养了新型人才;在万木草堂和越秀山上,康有为、梁启超与同道者变法图强……历代文人学者在岭南大地开馆授徒,培育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才子大家,思想文化在这里传承、创新,让岭南文脉绵延不绝。

如今,从历史尘埃中重新走出的岭南书院,不断更新着人们对书院的固有认知。今日的岭南书院,不只是古朴的楼阁与浩瀚的藏书,更有着广东传承岭南文脉、创新传统文化的决心,为岭南文化传承发展守住底色、注入亮色、增加特色而不懈努力。

从书院到书院 岭南文脉绵延不绝

始于北宋、兴于明朝、盛于清朝的广东书院,在厚重的中国书院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凸显着独特的岭南底蕴。

叶曙明介绍,南宋以后,中国文化的重心开始向长江以南转移。到元末明初时,南移的脚步已及珠江流域。当时,广东不仅诞生了一批像陈献章、湛若水这样的学问大家,民间书院也呈井喷之势。

明代正德、嘉靖年间,仅在越秀山南麓城墙以内,就聚集了迂岗、泰泉、清泉、镇海、慎德、白山、明道、崇正等多间书院。正德到万历四朝,广州的官立书院、私人书院不计其数,星罗密布,广州俨然成为全国的学术中心。

资料显示,清乾隆年间,珠江流域的书院已居全国之首,群贤毕至,人才辈出。

清代,作为“一口通商”的口岸,独享外贸特权的广州商贾云集。随着时代的变化,商贾子弟修学科考的意愿也很强烈。此时的广州,官方和社会力量在书院兴办中十分活跃,特别是资财雄厚的商人群体。1721年,朝廷特准地方官学开广东商籍学额,专为盐商子弟入试科举。1755年,盐运司范时纪和广东盐商集资购宅,开办了专为盐商子弟读书的越华书院。越华书院规模越来越大,后与粤秀、端溪并称广东三大书院。

随着科举制的终止,为科举考试而设立的传统书院也在历史舞台谢幕,新式学堂、新式教育逐渐成为社会主流。

今天,这些曾引领学术风气之先的书院,又重新回到岭南民众的视野之中。一座座岭南书院旧貌换新颜,带给人们更丰富的学习交流体验。

如何续写先贤文化之辉煌、赓续岭南之文脉、谱写时代之新华章?建设新时代岭南书院是广东给出的一个回答。

将岭南书院建设为文明实践的重要阵地、文脉传承的重要高地、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新人培育的重要载体,充分发挥岭南书院在弘扬历史文化、赓续城市文脉、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中的重要作用,推进岭南书院建设高质量发展,使书院成为文化客厅、文化高地、文化传播平台,更好地服务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2021年启动首批10个岭南书院建设以来,经过两年的探索,广东明确了岭南书院的定位。

“建设岭南书院是在时代大背景下公共教育平台必然的转型。”广州岭南文化研究会会长江冰说,当下的岭南书院,背负着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人心保持乡愁的新的重要使命,能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时代精神的发展提供资源融合新平台、实践发展新路径。

现代岭南书院的千年风范与时代风采

脉脉北江水,穿过广东北部的清远市,一路向南汇入珠江奔向大海。在清远城区中心的江段上,江心岛犹如一叶扁舟点缀其中。岛上绿树繁茂,微风拂人,是市民休闲的好去处。而广东首家岭南书院——江心岛书院就坐落于此。

葱茏的绿树掩映下,蓝顶白墙的岛上书院显得静谧而内敛。走入书院大门,“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大道之行 天下为公”两排字呈现在市民读者的眼前。

这是清远市民陈卫红最爱的城市角落。今年56岁的她,已经坚持在这里“打卡”6年。退休后的一天,在江心岛散步时,她偶然走进了这个书院,也由此打开新生活的大门。此后,她几乎每天都来这里看七八个小时的书,笑称自己好像在这里“上班”。

“这就像我自己的一个岛,安静又充满诗意。”陈卫红说。一壶白茶,一本古书,她从《清远县志》中探寻家乡本源,在古籍文献中研究地方历史,在文化公开课中与学者和同好交流,“书院包容着每个读书者的个性,也为他们提供了一片知识交流的净土”。

书香与传统文化在这里结合。在这个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的书院内,设有中华善本馆、北江讲堂、教授工作室等8个功能场室,藏有《中华善本百部经典再造》丛书、《广东通史》等覆盖岭南历史、文化、习俗等多个领域的书籍近3万册,供市民游客免费借阅。

“如何将传统与现代结合起来,是岭南书院建设中面对的重要思考路径和方向。”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蒋述卓表示。

如今,岭南书院正在通过公共的阅读空间、多样的文化活动,推动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充盈市民读者的思想与生活。

“我们开展了岛上自然学堂、24节气茶席等活动,还有晨读暮课、走读城市高端国学公益班等人文学堂。希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走进人们的生活,得以传承和弘扬。”江心岛书院副秘书长林嘉丽说,江心岛书院链接了中山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资源,邀请高校教授定期上岛开展国学公益课,如今已有80名高校教授组成“岛师团”成员,已开设近百场国学课堂。

“我们希望不同的人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依靠,因为我们相信每一个上岛的人都是这个小岛的一道风景。”江心岛书院负责人秦鸿雁介绍。

今年6月,广东省推进岭南书院建设现场交流会在江心岛书院召开。多所书院从历史的尘埃中被重新发掘,许多具有数百年、千年历史的书院正在悄然“重生”。

重修的金山书院位于潮州北阁佛灯景区,背依金山、面临韩江,是潮州文化高地;惠州重建的丰湖书院,位于惠州西湖五湖六桥十八景之一的丰湖半岛上;肇庆星岩书院原址为宋代包拯所创,是肇庆市最早的书院;梅州东山书院创建于清乾隆年间,是叶剑英元帅的母校……这些书院,多数坐落于风景秀丽之处,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绵长的历史文脉。

首批10个岭南书院,既是书院,又不只是书院。

“现代岭南书院更开放,面向大众,不拘束于只面向某个阶层。岭南书院开设的讲座和活动,上至老人,下至小孩,都能参加,而且活动内容具有针对性,所以它的公共性更加凸显。”江冰说。

除了优质的阅读讲学环境、丰富的藏书资源、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各个岭南书院还拓展公共文化服务功能,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培育新人、深化文化交流和岭南文化学术研究、阐释和传承优秀的岭南文化,成为各地具有特色的文化品牌。

有着540多年历史的鳌台书院,已成为东莞厚街历史文化的传承基地和集展览、创作和交流于一体的文化活动中心。通过丰湖书院,惠州策划“鹅城社科讲堂”主题理论宣讲等活动,邀请院士在“西湖科学讲堂”开展专题报告,开展“东坡文化”“阳光心理驿站”“国学与礼仪”“小小说大课堂”等系列讲座,组织非遗传承、民俗体验、情景演绎等系列活动,提高全民文化与科学素养,传播传统文化魅力。

立足传统文化,岭南书院正在撬动岭南文化新时代的新活力,并由之焕发强大的生命力。

创新公共文化空间 让文化触手可及

以岭南书院为坐标,广东的公共文化建设正在由点及面,新型公共文化空间遍布城市的角落,打造市民家门口的“诗和远方”。同时,不断延伸服务领域、拓展服务内涵,织就一张文化的网络,为城市注入文化内涵,为文化开辟新阵地。

越秀山麓,一个新的岭南文学殿堂花城文学院,2023年初正式成立。在这个曾经书院星罗棋布之地,以文学赓续广州两千多年历史文脉。立足广州和粤港澳大湾区,花城文学院向全国的文学名家与新锐抛出橄榄枝——麦家、陈晓明、魏微、葛亮、李娟、陈楸帆、蔡崇达、笛安等作家、评论家从四方汇聚于此,共同探索文艺精品创作生产新机制。

而文学院所在的“陌上花开”文化空间,也以浓郁的书香、闲适的空间、丰富的活动,吸引着更多人来到这里,让老公园、老城区焕发新活力。

近年来,广东在全省范围推动以“粤书吧”“粤文坊”为代表的公共文化新空间建设,以“高颜值+新服务”为群众创造小而美的公共阅读和艺术空间,同时注重促进所在地文化传承保护,打造了一批具有鲜明特色和人文品质的公共文化新空间,探索实践一条创新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模式、普及实施文化惠民的有效路径。

在广州东山,一座座有着百年历史的小洋楼间,藏有广州最美粤书吧之一的柏园粤书吧。它位于历史文物建筑“史语所”创办旧址,风格典雅,独具特色。“为了向公众更好地讲述‘史语所’承载的学脉源流,同时满足周边居民以及游客的文化需求,我们把‘粤书吧’引入柏园,打造了一个历史文献特色主题书吧。”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相关负责人介绍。

以岭南书院建设为引领,清远正在构建“书院+书房+书屋”建设体系,创新“政府+社会资源+公众参与”运营模式,链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政府机构等资源。从江心岛书院到设立在景区、社区等特定场所的粤书吧,清远将阅读场所开在居民家门口、学校、旅游景区、酒店等各个角落。

位于深圳市盐田区的智慧书房,外观造型别具一格,拥有“灯塔”“听海”“邂逅”等富有诗意的名字、“文化+科技”的创新性功能,成为深受群众喜欢的文旅栖居地。仅“灯塔书房”日均服务读者就超过2000人次,入选“全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广东将以“一刻钟文化圈”为目标,结合城乡发展实际,通过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空间再利用、新建楼盘配套空间、与商业体(包括实体书店)合作共建等多种方式,推动公共文化空间跨界融合发展。

目前,广东各类公共文化空间超过3500家,以舒适环境、智能服务、多元活动不断延伸阅读、艺术服务触角,推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焕发生机与活力,让岭南文脉触手可及。

编辑:聂粤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