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广州国际纪录片节越来越年轻

来源:金羊网 作者:梁善茵 发表时间:2023-12-17 07:28
金羊网  作者:梁善茵  2023-12-17
日前,第20届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成为羊城盛事,共吸引了156个国家和地区7280部的纪录片参展。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梁善茵 

图/主办方提供

日前,第20届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以下简称“广州国际纪录片节”)成为羊城盛事,共吸引了156个国家和地区7280部的纪录片参展、超过4000名专业人士参与。

从最初只有5个国家和地区147部影片参加的学术研讨会,到如今集展映、交流、探讨、评优、交易等功能于一体的国家级节展,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走过了二十年。自2012年以来一直担任组委会秘书长的刘军见证着纪录片节的成长,今年尤其让他感到惊喜的不仅是“人多”,而且是“年轻人多”:“这出乎我的意料,他们大多不需要同声传译,是拥有海外留学背景的青年导演和制作人。”在刘军眼里,纪录片节迈出的步子越来越大,也越来越有青春的韵律与活力。

“烟火气”助年轻人打破“信息茧房”

纵观近年来的“爆款”纪录片,宏大叙事热度不减,而衣食住行、生活细碎的微观记录题材也呈增多趋势。哔哩哔哩纪录片内容总监张昊认为,充满烟火气息的纪实影像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信息茧房”,打开了年轻人观察社会的“多棱镜”。

年轻人爱看的纪录片都具备哪些要素?作为《人生第二次》的总制片人,张昊回答:“我们的叙事方式是年轻的,用更生动有趣的形式拆解看似复杂的人生难题。”继讲述平凡人不同的“第一次”经历后,纪录片《人生第二次》再次记录了人们与命运抗争、和解的真实故事。影片在叙事手法上进行了大胆创新,比如第一集《圆》中依次拼接父母、孩子和警方的人物片段,采用多维透视走近了寻亲真相。而在语态表达方面,影片用“文艺范”十足的独白代替传统解说词,并加入一些二次元“热梗”。《人生第二次》获得本届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优秀系列纪录片”奖项,全网总播放量超6亿。

即便是家国历史,也往往会选用更接地气的视角和解读方式。一经播出即引发关注的《如果国宝会说话》让原不是文博类纪录片主流群体的年轻人,也陆续加入讨论国宝的文化狂欢。乾隆“农家乐”审美、王羲之“嫌弃三连”、三维立体环绕“DISS”……独辟蹊径的切入角度和呈现方式,让文物走出荧屏,成为年轻人手机里、饭桌边的热议对象。

年轻态带来了新的创作空间和新的呈现内容,让年轻人用自己的话来讲述身边故事,成为纪录片一种新的美学。在新近执导的纪录片《现代相亲故事》中,青年导演徐玮超在长片逻辑跟短片思维之间寻找一种新的可能性,从时下热门的相亲话题剖析年轻人的亲密关系,思考“我们该用什么方式与世界互动”。但他也认为,纪录片人不能一味迎合年轻人的审美,应时刻警惕商业介入和泛娱乐化对现实的扭曲。

新技术对纪录片产生巨大影响

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与创新融合,对纪录片生产方式、叙事表达产生了巨大影响。

在今年纪录片节的“中国故事”国际提案环节上,一部名为《AI时代自救指南》的提案赢得了国内外制作人的关注。“我们前期读了3000多篇关于AI的文献,从精读、分析、筛选和创作上尽可能贴近AI的思考模式”,制片人张海辰透露,影片的后期制作也将运用AI工具。

即将推出的历史纪录片《中国史》运用AIGC技术还原历史场景美术设定,应用数字人技术建立历史名人模型,最终由超写实人物动画进行呈现。“我们将严格考据史实和服化道细节,在整体意象上参考汉代帛画与宋代山水画美学,最大程度还原历史名人和历史名场面。”优酷纪录片频道总监韩芸在内容创享会上表示。

随着AI的应用和发展,高清画质需求迎刃而解,实时高清时代也随之来临。早在2019年,纪录片节已开设4K超高清纪实内容与产业板块等相关论坛,当年共收到402部4K纪实作品参展参评,包括《他乡的童年》《风味人间》等。

而在今年的“金红棉”入围影片中,《深中通道》以4K三维影像、微缩模型展现沿江高速下挖掘通道的全过程。总导演宋璋介绍,摄制组将晦涩难懂的专业知识转化为动画影像,让国外观众真实感受我国建设者在修建超级跨海通道过程中的设计理念和匠人精神。

“技术创新需要以内容为支撑,脱离了‘皮’去看‘毛’其实是个伪命题。不管技术如何革新,故事的叙述方式发生何种改变,唯有真实最能打动人心。”作为本届广州国际纪录片节提案大会的评委之一,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导演韩蕾关注到AI已从技术工具延伸至内容本身,用以探讨人类的爱在虚拟世界中面临的变化。纪录片《我的AI恋人》获评“中国故事优秀纪录短片”,讲述了三位女性与AI聊天机器人的“人机之恋”,“这些女孩变成老太太后,她们还能和AI做恋人吗?”韩蕾在观看影片时不禁发出疑问。

为了让更多新生代纪录片人关注并参与到实际的节展评选中,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的奖项设置以及活动设计也呈现出年轻化态势:2012年,纪录片节首次设立“金红棉奖”;2014年,首次创办中国国际大学生纪录片大赛;2018年,开设4K超高清纪实内容以及5G、AI等相关论坛;2020年,首次设立“优秀首作纪录片”奖项,鼓励业内新人展示首部作品,等等。

融媒平台让更多纪录片人被看见

从影院、电视大屏到平板、手机的移动小屏,进入“网生”时代的纪录片在近年频频“出圈”。

在本届纪录片节上,优酷、爱奇艺和哔哩哔哩三家视频平台相继发布了2024年度纪录片战略,在公布片单的同时分享了各自纪录片赛道上的内容布局与未来规划。从爱奇艺的5大赛道、20个重点项目到优酷的沉浸式科幻纪录片,再到哔哩哔哩的探照灯计划与恒星计划,纪录片领域已成为视频平台的“必争之地”。生产创作上的网络化和表达语态上的网感化催生微纪录片、vlog等新媒介载体的出现,普通大众拍摄的纪实影像如雨后春笋勃勃生长。

青年导演徐玮超的作品《告别十二岁》入围首届“优秀首作纪录片”奖项,他说“终结了一个未完成的梦想”。“我身边也有越来越多的同龄人尝试拍摄纪录片,融媒体让更多有创作才华的纪录片人被看见。但如何挖掘并传播优质影片,树立和阐释它们背后的价值,并让中国故事走向世界,希望这是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会坚持做下去的事情。”徐玮超说。

编辑:聂粤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