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城,我们来了!但见此地:山川秀媚,土地肥沃,民风淳厚,人物磊落……我们行走,我们看见,我们阅读,我们感受,我们沉默,我们呼唤,我们耕作,我们收获。行走美丽中国,助力乡村振兴。即日起,本院特推出“翁城日记”,用志其事,以壮我行。
2024年1月16日 星期二 翁城
一早,从广州出发,奔赴翁城。
今天佛冈县委副书记刘政带队来翁城调研乡村文化振兴工作。翁源县委副书记、宣传部长诸人也来了。
大部队集中后,先看四个公共文化空间,再看程升的“翁城国风长卷”,接着看1号粮仓。1号粮仓面积大概800方,是特别棒的展览空间,唯一的遗憾是春天一来,会比较潮湿。提醒陈德道,要赶紧安排除湿设备。地方经费太紧张了。有没有社会人士愿意捐赠的?正在展出的是翁城美术馆馆藏作品特展。
在群众服务中心看到了一块木头,竟恰如一石,且完全符合米芾对奇石的审美标准:瘦、漏、透。马上给郑木匠发了图片过去。因为感觉摆在这里,太浪费了。它应该在一个空旷的空间里,可以从四面八方来观赏、审视、互动。能够理解这种审美的人,在翁城究竟有多少?此木,被囿困于一个极狭隘的空间里,如人被缚了手脚,动弹不得。
再想想,天下有多少这样的石头,困在墙边,埋在地底,缩于角落?应该有个行动,“解放石头运动”,让它们摆在最恰当的位置,让它们还原其真正艺术品的身份。这是对石头的尊重,也是对人类文化自觉的提醒。
遂问佛冈来的朋友:佛冈可有奇石?如能充分挖掘,一来可弘扬文化,二来可增加农民收入。
接着去六渡精舍。登上二楼,走到阳台,前面就是广袤的田野,脚下有一大片油菜花,很快就会金灿灿一片,远处是石头围,隐约看到了全志鑫的镀鉻漆石头。
接着去农耕文明艺术馆。钓鱼场的空位几乎满员,生意不错。见到了余琼先,他正在厨房里做午餐,听到一众人来,赶紧把手在门口处的抹布上擦了擦,出来跟大家见面。他的文人笔筒、文人烟灰缸,感觉又少了一些,估计卖了。有人建议在上面刻些字或兰花。
今天跟陈德道进行了长时间的交流。谈起乡振宝宝,陈德道感慨很多。我说,请程升赶紧给陈德道你设计一个卡通形象,跟小王老师一样。非常有必要,这代表着基层干部跟群众打交道的一种应该有的姿态,这种姿态,是亲切的,是密切的,是放松的,甚至是亲如玩伴儿的。我们的基层干部需要这样的“形象观念”。还可以用这样的形象去宣传、传达党和政府的声音,效果会比那种正儿八经、板着脸孔的要好。
在翁城农耕文明艺术馆,发现“翁城诗诞”更新了,放了新的写有诗歌的鸡蛋,十几个。农耕文明艺术馆井井有条,确实比以前干净整洁多了。建设这个馆的真正意义,是探索解决乡村振兴如何实现和村民共谋、共建、共享的难题。
昨天傍晚,老梁来访。老梁是搞企业的,其中做过指甲钳买卖,从小就喜欢画画,但因为做生意,其兴趣爱好停下来了,最近退休,突然想把兴趣爱好恢复起来。老梁觉得,停了几十年,要重新恢复,谈何容易。我可不这么看。我说:要“立地成佛”,要“顿悟”,要“一超直入如来地”。
我们探讨了应该怎么样来恢复他的兴趣爱好。我说,国画是综合因素的比拼,除了笔墨技巧,还包括阅历、读书、修养、心气,等等。这可不是通过一两年的强化训练就可以解决的。我的意思,是给他一个正面提醒:你只要作充分的自我表达和自然流露,你的境界就不会低。
后来我一拍大腿,说,你压根就不应该跟在别人屁股后面拼命追,人家已经跑了几十年了,你才刚刚恢复起步,跟在别人屁股跑,你看到的永远是别人的屁股。应该马上、立刻、瞬间,打住,停下来,站在原地,用脚狠狠地踏死大地,把眼睛缓缓投射到天空,那无边无际的浩瀚宇宙,此时此刻,就和你产生一切皆有可能的关联了。
老梁笑个不停,一旁的阿波也笑。
我对老梁说,你充分彰显你自己,并通过“艺术的形式”加以表达,你就可以厕身艺术之林,所以,只有搞当代艺术。搞传统的书画,可能性太小。当代艺术,讲究的就是怎么样来将你个人“放”大“放”好,你丰富的人生阅历,你独特的商品形态,实际上是你艺术创作的最独一无二的根本题材,你搞了那么多年指甲钳,完全可以利用指甲钳来大做文章。比如,你直接把100万个指甲钳堆在展厅,必成令人难以置信的视觉奇观;再比如,你把指甲钳做得非常大;三比如,你开发阿凡达专用指甲钳、绿巨人专用指甲钳、火星人专用指甲钳……可以玩的东西太多了。
老梁听着,特别高兴,他不断地说,“我要花时间认认真真消化”。通过指甲钳艺术,他的整个人生一下子就被串联起来了,它如此独到。实际上,每个人都跟指甲钳存在着非常多的关联,它的使用频率实在太高了,每一个人一辈子都要反反复复使用它,所以指甲钳是特别厉害、特别方便的创作手段。
我说:我不断给你鼓劲,你听我的,就一定可以干得非常好。
阿波也是傍晚来的。他正在研究书法,特别崇拜徐渭,在读徐渭的传记。我对徐渭太熟悉了。我领他看了墙上那张徐渭的代表作“此是王维画”——自然是高仿品。徐渭是传统艺术家,也是当代艺术家,他将自己的人生极度壮烈地毫无保留的融入到了艺术里。
徐渭的艺术就是徐渭的人生。老梁的指甲钳艺术,也是他的人生。
撰文/张演钦
编辑/王绮彤
审校/赵旭虹
核发/张演钦
责编|王绮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