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悠悠真情在

来源:金羊文化 作者:瑞云 发表时间:2024-01-17 18:25
金羊文化  作者:瑞云  2024-01-17

出差期间,收到杨军老师的微信,知道他伉俪二人已安全回到苏州家中,悬着的心终于可放下了。

杨老师是我大学恩师,年已八旬,此次辗转多地特意看望学生。说来汗颜,毕业近40年,我专程返校看望他还是10年前出差扬州的途中,而他老人家先后4次来穗,两次因我出国出差错过会面。论念旧重情,我真不如吾师。

现在的人,很难体会80年代大学师生间那种真挚的情感。1981年16岁的我,从湘江支流的支流沔水河畔原始丛林中的小村,历经翻山越岭,到达苏州上大学。那时是小班教学,老师多住在校园或附近,每个学生的年龄籍贯家庭情况甚至来自那所中学,老师都了解,而学生到老师家登门请教也属常态。每逢到杨老师家,师母都很热情地用水果饼干花生等招待着我与同学。久之,上老师家既是因请教,而多半更是为了解馋,现在想来还真觉得有些不好意思。

随和幽默只是杨老师的一面,他的正直严谨求真,在学术界、在历届学生心中都是深刻且令人肃然起敬的。记得初入大学时,他研究生刚毕业任中文系秘书,当时系里由中国训诂学会秘书长唐先生负责,唐老师德高望重、学术地位崇高,深得王力等学术泰斗青睐,为中文系建设呕心沥血,可却并没有重用为系主任,令人失望费解。多年后才听说是隐藏在大学的“三种人”拉帮结派所致。杨老师“横眉冷对”,随即辞去了系秘书一职, 傲骨铮铮。

杨老师师承霍松林教授,饱经国学浸润,举止儒雅,玉树临风,讲授历代文学作品深受学生欢迎。他的考试方法也每出奇招,特有意思。记得考唐代文学时,他强调诵读童子功,每位学生需先从几百首名篇中抽10首,能流畅背诵方得及格分。我记忆犹新,抽到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与白居易《琵琶行》等,诵完10首诗已微汗了;如今还能腹有唐诗,应功归严师。我的学年论文与毕业论文都是由杨老师指导的。他指导论文的方式,也非常特别,面对面不苟言笑,先让你列举看过的书与文章,类似文献检索,当我说到《佩文韵府》中如何如何时他脸上才掠过一丝微笑。

杨老师博学多才,除了古典文学研究著作等身,在书法篆刻等方面颇有研究,主张“ 意在神在”“心正则书正“,影响每届学生倾情书法艺术者众;更勉励学生,书法最好写自己作的格律诗,能让诗与书契合。此次我与多位校友为恩师伉俪设的接风宴,成了书法分享会,在场的校友个个都获赠作品。每每周末双休日不时展阅恩师所临《圣教序》长卷,墨香怡倦眼,也深知恩师弘扬书法艺术之良苦用心。

入学30周年时,杨军教授等课任老师都盼望全班同学能返校团聚,时值公务缠身无法赴约,便应正春同学嘱托精心设计了感恩卡,并印上自拟小诗以表感恩之情:《致老师》:是流火/点燃我们幸福的向往/是清泉/浇灌我们贫瘠的心壤/是桥梁/连结我们宽广的远方/从离骚桔颂/ 挺起笔直的脊梁/从诗风词韵/开怀潇洒的吟唱/从红楼梦幻/解读悲欢的无常/我们萦绕的心香/我们不倦的华章/我们共同的仰望

活动结束当天,张驰、毓民同学都给我电话,讲述活动现场以杨军教授为代表的老师们,对《致老师》小诗所寄寓的深情无不动容。能为学生铭记一生的老师就是好老师,诚如孔子在《论语·公冶长》里所言:“老者安之, 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我想杨军老师是当之无愧的。

这次重情的澄明师弟护送恩师携夫人经韶关抵穗,下榻广州白云宾馆,翌日数位学弟学妹从师游陈家祠。阔别10年,恩师儒风依然,致仕后仍与多位国学教授共同膺任北大领衔的国家儒家文化巨述工程《儒藏》编纂。从教几十载,如今功成名就,却坚拒“ 杨老”“大师” 名号,知止守静,初心如往。恩师坚持以正能量激励后昆,于从政者,告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于从商者,晓之以“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一如大学课堂激扬张载“横渠四句”,心境高迈,令人血热。对待名利、权责,吾师之境界与其学术地位一样崇高。

今天,老师又在催问我格律诗作业,看来严师的考试还在继续,不揣冒昧拟就《奉赠恩师》:其一,白云逸彩殿兰悠,角簕迎风树影柔;醁酒青樽人半醉,缃绸翰墨意深幽。抽签诵典诗浮梦,论史存真句入愁;岁月无端添素鬓,华年已过六旬羞。其二,日月清晖茂苑收,沧亭五百立千秋;乾嘉考据开宗派,庆历图新去患忧。古驿横塘柳雾散,寒钟落月岸风柔;平门岁月风华梦,默默无声北寺楼。

“岁月消磨人自老,江山壮丽我重来”。学生都陆续到了退休的年纪了,这是自然规律,但为师为生,人的精神却可以常春常新。总有春天接踵而至,年复一年,无论在江南还是岭南,吾师不老,吾辈不老,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时代不老!

编辑:李轩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