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就业是民生改善的温度计、社会稳定的压舱石,也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当前,广东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百千万工程”工作部署,坚持“制造业当家”,聚焦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等重点任务,不断完善实施“百千万工程”的思路办法。
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广东人社部门坚持把高质量就业作为当前首要任务,切实做好新时代新征程上的就业工作。2023年,广东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城镇新增就业139.31万人,完成年度任务的126.6%。
正值广东两会召开,稳就业的举措和成绩,引发代表委员们的热议。在新的一年中,广东如何通过高质量就业助推“百千万工程”?面对就业的新变化、新趋势、新挑战,代表、委员们有何良策?即日起,羊城晚报推出系列报道,通过会场内外的走访连线,探索广东如何以“民生之本”助推“百千万工程”,为“再造一个新广东”贡献力量。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周聪 通讯员 粤仁宣
就业,一头连着经济运行,一头连着民生保障。2023年以来,广东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千方百计稳就业保民生促发展。
不搞“花架子”,坚持形式多样、机动灵活。广东打出政策“组合拳”——先后出台“稳就业十六条”,延续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等政策,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
“就业工作是系统工程,需要整合资源,最大程度撬动各方力量。”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杜敏琪表示,广东人社部门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形成部门合力;同时强化基层基础工作,建设一批零工市场、就业驿站,建立完善“发现、服务、跟踪”机制,实现就业服务全覆盖。
就业驿站、零工市场已成为就业服务延伸至社区一线的创新工作模式。据统计,广东已建成就业驿站513个,零工市场200余个。
“一站式”服务
编织民生“服务网”
构建便民“幸福圈”
高质量充分就业是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途径。就业工作是系统工程,需要整合资源,最大程度撬动各方力量。
2023年,广东各地人社部门施展“十八般武艺”,整合多方资源,不断创新招聘活动和招聘形式。探索建立更为便利的基层就业服务体系,努力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构建“15分钟就业服务圈”,为求职者提供更好的公共就业服务。
一场场别开生面的招聘活动,在南粤大地遍地开花。招聘会进园区、进社区、进市场……为方便辖区内未就业毕业生求职应聘,各地纷纷出招:广州将招聘会开在了“家门口”;佛山、茂名通过“专车”“职通车”,邀请求职者到工厂实地了解岗位工作情况;东莞借助夜市烟火气吸引人才“聚人气”;中山以“粤菜师傅”为引领,通过美食创业集市,带动就业;阳江打造就业信息平台“就业易”,打通线上线下渠道,实现供需双方“全天候”对接。
“时时有岗位,周周有招聘。我很有信心能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在招聘会上,求职者们对就业充满信心。
广东通过建立就业驿站,将就业服务延伸至社区基层一线。钟落潭综合保障中心工作人员苏诗韵表示,通过就业驿站建立未就业人员台账,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个人基本情况、就业意愿、培训需求信息,整合就业资源,更好地为企业和广大求职者提供“一站式”服务。
513个就业驿站和200余个零工市场,编织起一张民生“服务网”。串联起家门口的就业服务,构建便民“幸福圈”。
一线走访
找工作告别“马路蹲”
线上线下都“来活儿”
在花都区狮岭镇南航大道南与合成市场五街路口,这里是日结工聚集处,不少皮具厂老板都会驱车到这里招聘临时工。
经常打零工的李先生第一次走进“就业驿站”,就发现这里与原来不太一样。相比以前在路边揽活或者由熟人介绍工作,“就业驿站”为他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舒适的找零工环境。
在零工市场服务大厅,不仅可实地登记求职信息,为求职者提供相应就业分析、指导、匹配服务,还提供劳动权益咨询、政策咨询等综合服务。
“以前我们在路边揽活,整天风吹日晒,既不靠谱,也不安全。有了‘就业驿站’,政府免费提供就业服务,及时发布用工信息,大家找活儿既省心又放心。”李先生说。
一直以来,花都区皮革皮具行业“马路蹲活”“街边揽活”打零工的特征明显。面对新业态蓬勃发展势头,花都区进一步整合零散务工资源,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与此同时,零工市场还配备技能培训室,针对当地产业、岗位特点,开展技能提升培训。
“目前与零工市场开展合作的企业已达到200多家。” 狮岭镇零工市场相关负责人曾晖介绍,求职者可通过手机在线查询企业情况、岗位要求、薪酬待遇等相关信息。
不同于“大海捞针”式求职,“送人到岗”将人力资源对接服务关口再前移。零工市场的建设不仅方便了求职者,更为企业用工带来了便利。广州麦都都皮具有限公司经理张正良表示:“以往招工都是企业拿着样板,在路边招人。现在有了零工市场,只需提出需求,市场就会把求职者送上门。”
“零工市场,填补了区内零散用工就业服务的空白。”花都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花都区内花城街、狮岭镇和花东镇3个零工市场已投入使用。据统计,零工市场建成以来共举办招聘活动38场,发布就业岗位信息3004个,促成就业21307人次。
省人大代表朱意琴:要实现家门口就业 需在服务上下功夫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广东省人大代表朱意琴表示,“提升基层公共就业服务是稳定扩大就业的重要手段。”
在朱意琴看来,要实现家门口就业,需要在服务上下功夫。她表示:“这种服务模式需扎根基层一线,将就业服务工作关口前移。只有摸清就业需求,才能实现精准的公共就业服务。”
“同时要规范、优化招聘服务,畅通招聘信息获取渠道,让劳动者能够广泛获取招聘信息,择优应聘。”朱意琴表示。
除了对接供需双方外,朱意琴表示:“要实现高质量就业,还需将就业创业技能培训体系延伸至村居一线。”提高培训的灵活性,制订“订单式”培训方案。切实提高技能培训服务的实效性和精准性,实现劳动者高质量就业。
(黎秋玲 周聪)
省政协委员林至颖:鼓励企业发展 多元就业形态
说起就业热话题,广东省政协委员林至颖感触良多:“近年来,广东就业创业环境越来越优越,劳动者技能素质有了显著的提升。每个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
“高质量充分就业是稳住经济局势的关键。”在他看来,作为就业大省,广东需要未雨绸缪,推动内循环,为持续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做好准备。
如何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林至颖认为可从社区服务、职业培训以及灵活就业等方面入手。通过校企合作,降低企业招聘成本。鼓励企业发展多元就业形态,拓展更多就业岗位;通过发展社区服务、职业培训及灵活就业,实现劳动者充分就业;通过零工平台建设,规范零工市场,强化对灵活就业的支持力度。
(郭思琦 周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