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杭莹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周巍
1月24日上午,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二场“代表通道”开启,来自不同领域的6位省人大代表集中亮相,分享履职故事,回应社会关切。
广东省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提出一体化强省战略,东莞市也坚持高举“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大旗,在省人大代表、东莞先知大数据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科学家、教授、国家级高层次人才余旸看来,这彰显了省、市与国家战略层面上的同步。“教育、人才和科技创新这三个要素互为犄角,都是为了真正实现自立自强和更高效可持续发展而服务。”
余旸表示,科技创新必须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怎么“融”?他的答案是,用产业实际需求的确定性来对抗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广东省产业基础强,优势明显,在选择创新方向以及创新布局时,我们应该有自己独立的判断,需要符合自身的发展逻辑。”
2017年至2018年间,余旸带领团队在祖国的西南铁路线上行走数千公里,实验、数据分析,最终利用人工智能和数据科学形成智能化产品,解决了我国铁路轨道自动化伤损检测和钢轨健康状态评估问题。而目前,这套技术方案又和水务深度结合,尤其是在城市地下管网的日常运维中,能耗节约和漏水检测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表示,这就是一个很好的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融合的例证。
在当前世界经济大环境下,如何利用科技力量,为广大制造业企业保持和寻找高性价比的出海通道,是余旸正在关注的课题。“科学家、科技工作者真正应该投身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中,那是发挥自己才华、贡献自己才智的主战场、主阵地。”这也是他今年带来的建议之一。
“我们应该站位更高、措施更实,真正把实体经济和产业、科技创新融合在一起,确立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充分把创新活力激发出来,这样才能真正可持续为产业和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余旸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