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问与答到答与问
——写在广东省书法评论家协会书法展之前
倪宽
评论家写评论,本质上是既要问又要答;
书法评论家办书法展,实际上是既要答更要问。
故在下以自问自答的形式写此拙文。
问:为什么说写评论,是既要问又要答?
答:问是评论家面对被观察的艺术家和作品时,必须要从其技法、思想、艺涉等方面,提出有意思的问题,然后再对之进行相应的阐述,做到观兴衰、识藏否。
问:为什么说评论家办的书法展其实质是既答且问呢?
答:评论家的艺评多是在诘问,或赞美艺术家。当书法评论家自己办书法展时,相当于他们要把自己的作品作为答案亮出来,使人一窥其笔头功夫和艺术造诣,将其理论实践、审美追求和思考深度进行外化。故,这种回答是叩问自己,也是反问他人和等待诘问。
问:书法评论家办书法展有何意义?
答:以艺术家身份办艺术展,可能不会有什么思想负担,但以评论家身份操持书法展,则需要勇气。勇气当然还不够,更需要功力、学识、远见,是对其哲思与实践的全面检验。
评论属理论范畴,是理性的思维活动;创作是实践范畴,属直觉感性的行为。评论家如果没有丰富深入的艺术实践,要真正读懂艺术家的作品,就会有偏差。我们眼睛看到的是虚相,必须将感知觉知相结合,才能看到实相。即必须将眼观、感知、觉知,技法、气韵、格调融通后,才能浮现出书法的实相,才能全面理解一件作品的精髓所在。
评论家的书法展,目的是希望通过他们的实践获得感知觉知,从而可以追寻实相,并提出精准的诘问与深度的思考。另一方面,从感知觉知出发的书法创造,又表达了他们的思辩和追求,也是增强交流的一条途径。.
这个展览,我们看到了集评判者与创作者于一身的他们,是怎样理解人文这样一个宽泛的概念,是怎样将文史哲贯通融会,是怎么塑造书法的灵魂,是怎么表达金石气、书卷气的……总之,从中既看到他们逻辑严谨、思维缜密的思考,又看到他们创作的激情与感性实践的碰撞与交融,更看到他们追求“出己意””贵有我”的创作个性。
问:可否举一些具体的例子?
答:比如从技的层面来说,辞典载有的执笔法,就有单钩、双钩、两指法、三指法、四指法、五指法、拨灯法、提管法、握管法、搦管法、龙眼法、凤眼法、握拳法、提斗法等等,不计其数。哪个比较实用,在什么情况下可用什么执笔法,不同的执笔法书写出来又有什么不同的书法形态,同一执笔法执笔高低的不同,又会有什么样的书写效果,笔头长短锋软硬毫的执笔方法又得如何进行相应的改变,如果没有长期丰富的实践经验,恐怕不太容易窥其堂奥。
比如,要评论沃兴华的书法艺术,要怎样通过其用笔、结字、章法来探究其背后的书理,如果评论家无法透彻理解,也就无法评判他有些笔法在“顺势”而为时,结体上出现的“突兀”之象,创作的意义与价值也就无法准确判断。于是,评论就会走向一些概念化的模糊表达,或是避重就轻,或是避而不谈。沃先生只得自己上场,就其创作思想、方法、形式等等进行自我解说。
比如,如何分析鲁迅谢无量书法艺术的“书卷气”的原由,以及技术和格调的关系。比如,曾翔吼现象,由于专业权威评论的缺席,导致大众一些狭隘的观点无法得到及时的糾偏,导致负面舆论不断。古代书画家装疯扮傻不乏其人,然而于今,曾吼变得有点特别,是精神需要?还是流量吸金?是行为艺术?是艺术偏执还是金钱之欲?是艺术与非艺术的观念?这些提问,评论家应该有话可说。评论家们也可以进行假设,曾翔的吼书不是一时之举,而是有一生都吼下去的打算。如此,他的影响和意义又在何处呢?
问:能否讲点圈外人能懂的话?
答:现在大家都知晓体操跳水这些体育项目有“难度系数”的打分标准。书法艺术同样也有难易之分,只不过难以用具体和明确的数字来衡量。这个难度系数不仅指技法,还包涵气韵格调等等。只要有了书法的实践经验、体会、认知之后,评论家的评论才会深中肯綮,妙言要道。按毛润之说的“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亲自尝一尝”来做,也许就会少遭“站着说话不腰痛”之讥了。
责编|王绮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