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这条街道最多“龙” 龙行龘龘仿佛“清明上河图”

来源:金羊网-新快报 作者:邓毅富 发表时间:2024-02-10 08:16
金羊网-新快报  作者:邓毅富  2024-02-10
此地毗邻珠江,是“半是山居半水涯”的龙导尾所在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着“千年文脉”的美誉。

■龙飞凤舞,历史街区焕生机。

曲径通幽处“龙”墨重彩,广府乾坤大万事兴“龙”

“龙年到了,带你去一条广州最多‘龙’字的街道走走。”2024年的春节前,广州市古粤秀色本土文化宣传协会发起人、广府文化研究专家杨华辉热情相邀。的确,广州最多“龙”字的街道非海珠区龙凤街莫属。其中,龙凤街二龙片位于海珠区西部,辖内以“龙”字命名街巷近50处。此地毗邻珠江,是“半是山居半水涯”的龙导尾所在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着“千年文脉”的美誉。

■新快报记者 邓毅富

■似水流年,并没有洗去铅华。

寻常巷陌,人道先贤曾住

杨华辉的团队带着新快报记者游龙凤街,杨华辉经常出入龙凤街,对此他如数家珍:

龙骧大街被列为广东省历史文化街区,民族英雄邓世昌故里邓氏宗祠也坐落于此,辖内还有始建于明清时期的将军庙、状元井、郭氏宗祠等一大批历史文化建筑。

一路走来,新快报记者看到许多“龙字号”街巷,其中有不少是历史建筑,如龙骧大街、宝龙直街、龙还里、龙和里、龙导通津……

同行的张女士在龙骧大街一带长大,回忆起过去,她感到如诗如梦。她说,小时候经过这里,会听到悠扬的钢琴声从小洋楼开满鲜花的院子里传来,令人心驰神往。

在龙凤街,处处可见古朴的深巷、青砖屋、麻石路、宽不过丈的街道,曲径萦回,绿荫遮天,夹道两侧花木扶疏,间或有碑刻画壁点缀其间。趟栊屋前、青瓦房后,种满花草,竹影横斜,有品茗、看报、对弈、怡然自得的老人,也有坐在小凳上专心做作业的孩子。

走访中,新快报记者听到龙导尾老街上一幢老房子的二楼传来了郑绪兰的《牧羊曲》,一下子就让大家回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我们经常带喜欢广府文化的年轻人来此品味历史。”杨华辉说。

■宜居家园,最具市井烟火气。

龙行龘龘,仿佛“清明上河图”

“我们先去看两幅画。”穿街过巷,我们来到了龙凤街天庆里1号,这里有一幅瓷砖画《二龙古街沐春风》,它创作于1992年冬,由中国岭南画派著名画家麦汉兴与徒弟等5人合绘,著名书法家周树坚题词。“当时这里叫二龙街,1998年与原凤凰街合并才成了现在的龙凤街。”杨华辉说。

只见这画由110多块15平方厘米的彩瓷贴成,画面中沿着二龙卫生院前的小路,可以依次看见状元井、将军古庙、邓氏宗祠、敬老院、二龙社区服务中心、汇津桥等超过20个街道地标,总数超过50座建筑物,俨然一幅描绘30年前广州街道风貌的“清明上河图”。

接着,我们来到了龙凤街新民大街,看这里的另一幅瓷砖画《锦绣龙凤》,它借鉴了《二龙古街沐春风》的手法,将龙凤街现时的街道全貌描绘出来,呈现龙凤街新风貌和欣欣向荣的景象,增强居民群众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龙凤街的历史文化、沧桑变化,就在两幅壁画里徐徐展开了。

■中西合璧,小洋房已成地标。

各美其美,恰好“慢走广州”

近几年,杨华辉来这一带考察10多次,对此情有独钟。“每次来都迷路,其中一个原因是,这里以龙字命名的街巷太多了。但这正是它的魅力,曲径通幽处,龙行正当时。”杨华辉说,比起荔湾区西关一带,虽同样是广州保留比较好的老社区,但海珠区龙凤街的人口和商业没有那么密集,更能保持社区原汁原味的样子。

杨华辉团队的骆妈妈是一位“慢走广州”的践行者,她介绍:“我们比较了联鹤大街18号和龙骧大街3号,虽然都是民国时期的民居建筑,但风格很不一样,一种是类似东山小洋房,一种是中西合璧青砖楼房。”而她对遁庐大院的评价是:“虽然也是中西合璧的风格,但跟龙骧大街那种独栋楼房相比,更加恢弘,能够想象出当时的屋主是很富有的。”

■邓氏宗祠,成了游客打卡地。

英雄故地,依然雄姿英发

邓氏宗祠(现为邓世昌纪念馆)是来龙凤街必须打卡的地方。它位于宝岗大道龙涎里直街2号,始建于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原规模较小,后因邓世昌在中日甲午海战中壮烈牺牲,受清朝政府优抚,光绪二十年(1894年)邓氏后人将其抚恤金一部分用于改建邓氏宗祠。

邓氏宗祠正门按一品官衔的规格建造六级台阶。邓氏宗祠后座大堂,有一块牌匾,上面是“教忠资训”四个大字,这是光绪皇帝赐给邓世昌母亲的牌匾,褒扬她教子有方。

在邓世昌纪念馆资料中最详尽的自然是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英勇牺牲的事迹。激战中,担任指挥的旗舰被击伤,大旗被击落,邓世昌立即下令在自己的舰上升起旗帜,吸引住敌舰。他指挥的致远号前后火炮一齐开火,连连击中日舰。日舰包围过来,致远号受了重伤,开始倾斜,炮弹也打光了。邓世昌对部下说:“我们就是死,也要死出中国海军的威风,报国的时刻到了!”他下令全舰开足马力向日舰吉野号冲过去,要和它同归于尽,这大无畏的气概把日本人都吓呆了。邓世昌殉国后,光绪帝挽联写道:“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在纪念馆后园,有一棵170多年的苹婆树是邓世昌亲手栽植的。邓世昌的精神有如这一棵苹婆树般,在邓氏宗祠生根发芽、枝繁叶茂,在神州大地上生生不息。

■古街新颜,口袋公园绿意浓。

凤凰于飞,未来比电影更美

“送龙凤街一句广告词吧:二龙龘龘,凤凰于飞。”杨华辉说,因为龙凤街由二龙片区和凤凰片区组成,街徽图案由龙、凤组合,形象具体,相得益彰。

龙行龘龘!龙凤街二龙片区保留着大量清末民初老建筑,龙骧大街片区被列为广州市历史文化街区。

凤凰于飞!凤凰片区属于广州的近现代工业街区,港口、码头、仓储业发达,有太古仓、大阪仓见证近现代对外贸易和港口运输百年沧桑的工业文化遗产。近年来,有关部门通过对古港老仓的微改造留住建筑特色,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打造一批怀旧与时尚并存的创意园区。

据统计,龙凤街辖区现有文物和历史建筑共46处,创意园区16个。传统与现代、生活与艺术,在此融合共享。这也是龙凤街诱人之处。

“这是极佳的电影片区,哪位名导看过来,一部名戏就会让它燃起来。”一直关注广州影视外景地研究的资深娱乐记者乐乐如是说。

■街名背后有段古

海珠岛和“龙”传说都与玉帝有关?

海珠区有一个“龙”的传说:玉皇大帝有九个儿子,他们顽皮,偷了一颗夜明珠来玩,不料失手将这颗宝珠坠落凡间,变成海珠岛。九个王子也被贬落凡间,他们化成九条龙,在珠江南岸游玩,所以河南(海珠区旧称河南)这个地方现在还保留许多带“龙”字的地名,如:聚龙大街(包括聚龙一巷至十巷等成片区域),二龙片区,龙溪首约(包括龙庆、龙光等成片区域),龙田等成片区域,蟋龙、龙船岗等成片区域,龙肚(有说龙导)、龙尾等成片区域。

编辑:邬嘉宏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