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积极发展培育集成电路、新型储能、生物制造等新兴产业,图为珠海科创储能自动化生产线。
南方日报记者关铭荣摄
依托松山湖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东莞全力打造生物医药新优势。图为东阳光药业生产车间。资料图片
惠州亿纬锂能投资建设废旧锂电池回收及NMP循环利用项目,实现资源再生。
惠州市生态环境局供图
在深圳,鹏城实验室已研制出国内首个全面自主可控的E级智能算力平台“鹏城云脑Ⅱ”;在广州,生物岛实验室在基因测序、生物3D打印、干细胞研究与制备等前沿领域孵化出诸多企业;在佛山、东莞,季华实验室与散裂中子源不断开花结果,持续推动科研成果落地转化。人勤春早,在科技创新攻坚战中,广东正奔赴新程。
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7年全国第一,“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连续三年居全球创新指数第二,研发人员、高新技术企业、发明专利有效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等主要科技指标均保持全国首位……广东是经济大省也是科技创新大省,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对形成新质生产力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路上,广东将如何发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又将如何加快构建全过程创新链,实现产业和科技“1+1>2”的互促双强?
●南方日报记者 钟哲 许宁宁
把牢关键技术让产业从“借船”走向“造船”
曾经的广东,存在原始创新水平不高、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问题。国际科技竞争日趋复杂严峻,客观来讲,广东的产业尤其是制造业面临较大压力,且短期内难以缓解。
如何破局?
以中国散裂中子源为代表的大科学装置“国之重器”逐一落户,“省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粤港澳联合实验室”等组成的多层次实验室体系羽翼渐丰,新型研发机构和创新型企业蓬勃发展……广东决心不再走“拿来主义”的老路,而是从源头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中找寻“向上突围”的动力。
2023年11月,国内首台高能非弹性中子散射谱仪揭牌,预计今年将正式投入使用。这一观察材料微观结构和运动特征的“中子显微镜”,由中山大学和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联合建设,可以为能源材料、磁性材料等领域研究提供机理研究的帮助,为新材料开发打下基础。
“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是全过程创新链的上游,是打开整个创新链条的“密码”。一项基础研究,可能开启想象空间无限的全新赛道。
“对肿瘤疫苗的研发一度遇冷,但随着这几年纳米递送技术的发展,研究领域再度火热了起来。”中国科学院院士、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创始院长赵宇亮说,“纳米技术的进步启发了新的领域,很多科研机构、企业等都在大力布局,谁先取得突破,谁就能抢占完全空白的市场。”
2023年9月,纳米领域唯一、全国第十家、广东省第二家获批的国家级产业创新中心——国家纳米智造产业创新中心落户广州。这是按公司体制运营的创新平台,将针对纳米医药、电子及材料领域面临的产业难题开展技术攻关,解决重大关键技术和“卡脖子”问题,目标在5至10年内建成全国纳米产业创新发展的标杆。
一项源头创新,能给现实带来怎样的改变?
2023年10月,全球第一例肝癌定向治疗在深圳完成。借助体外多器官修复系统,能让生病的器官在设备里“吃药”修复,真正做到“肝病只治肝,肾病只治肾”的精准治疗。这个系统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中心何晓顺教授团队研发,能为器官提供血液及营养,让其在移植过程中“不缺血”。
最开始,何晓顺想解决的是如何评价移植器官的质量的问题;设备做出来后,他才发现这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全新领域,“器官医学”的大门由此打开。“这是由中国科学家率先提出的新赛道,是一个有学术生命力、有价值的科研领域,有可能改变现代医学由西方领衔的格局。”
关键核心技术,是实现经济发展动力转换、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把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握于手中,才能让产业实现从“借船”走向“造船”。
当前,广东正实施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部省联动实施重大专项,部署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研发项目,在5G、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超高清视频显示等领域突破一批技术瓶颈,加快提升产业链创新链自主可控水平。
近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首台国产商业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TH-F120”在广州发布,标志着我国已掌握透射电镜用的电子枪等核心技术,并具备量产透射电镜整机产品的能力。从“大国重器”到企业自主研发,在助力中国智造升级发展的道路上,来自广东的科创力量拔节生长。
瞄准未来和新兴产业“集团行军”
纵观人类生产力发展历史,科学技术始终是促进新质生产力产生、发展的关键变量。国际科技竞争和我国发展阶段的变化,倒逼广东加快转型。前有标兵、后有追兵,要往哪里转?
未来产业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超前布局6G、量子科技、生命科学、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
向未来产业要发展前景,去年以来,广东发布多份产业集群行动计划——
《广东省培育未来材料产业集群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提出,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广东省培育未来生命健康产业集群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则提出,打造1个特色鲜明、产业要素集聚、产业配套完备、创新链条健全的未来生命健康产业园。
“在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加持下,天然色素的生产进入了生物合成时期。”道生生物创始人、CEO袁小黎正是看中合成生物产业集群的潜力和创新活力,选择入驻深圳光明科学城。
袁小黎介绍,企业应用微生物发酵生产天然原料药和天然染料,生产的天然色素涵盖靛蓝、靛玉红、灵菌红素以及黑色素等,可服务于全球生物医药领域的制造企业和国内印染、化妆品、食品等领域的制造企业。现阶段,生物合成靛蓝色素等项目已经完成了小试和中试,即将建立产业化生产线,推进规模化量产。
瞄准未来材料产业,广东推动高端创新资源加快集聚、“集团行军”,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
“我们专注于高纯单晶铜、铜银合金产品研发,让这些产品从实验室跃上生产线,推动国内高端铜材实现高产量国产化。”中科晶益总经理付莹介绍,该公司由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轻元素先进材料与器件团队孵化,以大尺寸高指数晶面单晶铜箔制备技术为基础,布局研发具有特定结构和优异性能的轻元素单晶材料与器件系列产品。
与传统实验室一般只能制备出一片巴掌大的单晶铜样品不同,该团队通过自主研发的智能设备,一台机器可生产出30多种不同尺寸、不同性能的单晶铜材料,最大可达A4纸大小。
除了布局未来,省政府工作报告还强调,要发展集成电路、新型储能、超高清视频显示、生物制造、商业航天等新兴产业。
在珠海,新型储能项目纬景储能“超G工厂”于2023年10月全面投产,年产能将超6吉瓦时,成为全球首个吉瓦级别的液流电池制造基地。走进工厂的电堆总装1号生产线,电堆总装机器人堆叠系统的机器臂正在“通力协作”,将一块块阴阳极外壳堆叠成电堆。
“珠海‘超G工厂’的全面投产,标志着液流电池行业实现了从兆瓦级向吉瓦级产能的巨大跨越,将推动液流电池进入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新时代。”纬景储能生态发展总监陆双双表示。
在成果转化“死亡谷”上搭起“桥梁”
业界认为,研究成果在产业化转移的过程中普遍存在一个“死亡谷”。如何在创新平台和现代化产业体系间搭起“桥梁”,让“科技力”顺畅转变为“生产力”?
作为广东省首批启动建设的四家省实验室之一,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聚焦将一批“硬科技”推向产业化。2023年,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四大公共技术平台服务企业超过400家,创新样板工厂孵化企业超40家,其中塔基特靶材、大锌能源等一批优质产业化项目落地周边镇街。
世界首款5.0T人体全身医学磁共振系统、超高清双频血管内超声成像系统“心宿空间站”……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医疗器械成果,近年来在广东持续涌现。
高校科研与临床医疗资源丰富,供应链企业物流畅通,关键零部件供应企业高度聚集,广深两地高端医疗器械产业规模和总产值居全国前列,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形成了快速响应的“一小时供应圈”,联动上下游上千家医疗器械生产类企业。
广东提出打造成果转化最佳地,通过不断提升技术要素供给质量和能力,为科技人员赋权、当好“科学家经纪人”、强化市场需求构建服务体系等,努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闭环”。
“就加快科研成果落地转化、催化新质生产力而言,‘科学家创业’是一条可行的道路。”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研究员董正亚说,“应鼓励更多科研人员创新创业,为他们在匹配商业伙伴、孵化科研成果、加大金融投资等方面提供助力,打造适宜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的营商环境和社会氛围。”
为破解科技金融、科技成果转化环节仍存在的痛点、堵点问题,广东做了很多尝试——
1月,“深圳天使荟·北方大厦”专业孵化载体启动运营。该孵化载体集科研转化、创业孵化和产业加速于一体,未来将为入驻企业提供概念验证、中试熟化、创业孵化、场景应用、品牌出海等产业链综合服务,助力企业快速成长。
往北20公里,一年前,深圳安捷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成为走出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的首家孵化企业。“我们顺利完成了从技术研发、工程转化、技术落地到临床应用的过程。”安捷明医疗总经理秦臻介绍,目前安捷明医疗已与香港科技大学、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等多家科研院所和医院开展合作,目标实现国产高端眼科诊疗器械及系统的突破。
在追求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道路上,囊括“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五大要素的“全过程创新链”环环相扣、互相加持,而成果转化是创新价值链跃升的“最后一公里”。
“产学研是我们基因里的东西。”从埋头做研究的科研机构,转为在市场中摸爬滚打的企业,中浩控制董事长张昊有感而发,“产业化并非易事,但我们本身就是一个产学研综合体,我们来自省科学院,科学院为我们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团队基础,而我们则是把研究所成果向企业应用转化的载体和桥梁。”
为了激励研发创新,中浩控制每年将营收的10%投入研发,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中山大学等建立了紧密合作。针对日化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痛点问题,中浩控制研发了一套协同制造数字化平台,已在100多家美妆日化上、下游企业投入使用。
这是广东锻造科技自立自强硬实力的生动注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近年来,广东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正在冉冉上升。
专家观点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研究员袁浩然:
以源头创新助力
产业实现“弯道超车”
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紧密相连,相互促进。如何打破旧有产业模式的桎梏,以新科研成果形成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要通过科技力量,聚焦源头创新,加大创新供给,助力不同领域的产业实现弯道超车。”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研究员袁浩然说。
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构建全过程创新链,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尤其是要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
一项源头创新,能改变一个产业的未来吗?袁浩然的答案是可以。他介绍,固体废物资源化领域是一个传统领域,以填埋和焚烧为主要处理方式,已经延续了数十年。他和团队从源头创新入手,构建了一种多元固碳利用理论体系,开发了系列关键技术及装备,并研发了碳基调理剂、高辛烷值燃油等系列绿色产品,改变了产业形态。
“从实验室里的新技术,迅速转化成落地实施的新项目,这一方面得益于广东庞大的产业行业市场,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主管部门的积极作为。”走在基础研究与成果转化的最前沿,袁浩然感受到广东对全过程创新链的巨大支持,“近年来,由省科技厅、省工信厅等牵头发布了一系列科研攻关项目和行动计划,包括在国内较早提出对新能源器件循环利用的指导意见,在全国范围内走在前列,给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营造了良好环境。”
在袁浩然看来,广东正积极探索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广东路径”。“作为科研机构,尤其是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这样的‘国家队’,其优势在于可以瞄准国家和地方关注、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关键领域,集中团队和平台的力量进行科研攻关。”
另一方面,近年来广东全面加强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着力补齐原始创新短板,率先出台《关于加强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的若干意见》并成立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全省基础研究投入不断加大。
袁浩然建议,接下来一方面要继续加快建设以科研机构、实验室和高科技企业为代表的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形成差异化定位和体系化发展,对关键核心技术进行集中攻坚;另一方面,要加强创新主体能力建设,稳定支持一批肩负使命的科研团队,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瞄准未来产业和技术,系统布局产业创新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