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问:再造海上广东,如何开拓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 发表时间:2024-02-18 09:06
南方日报  作者:  2024-02-18

南澳岛坚持“工业不上岛”,打造生态优美、宜居宜游的花园海岛。汕头市自然资源局供图

位于珠海市桂山岛的“澎湖号”,是我国首台半潜式波浪能养殖旅游平台。南方日报记者关铭荣摄

浩瀚的伶仃洋面,水天一色、风清气爽。一片欢呼声中,一艘活鱼运输船正将成吨的金鲳鱼,从90米周长的深水网箱转移至港澳流动渔船里,销往香港。

这是珠海万山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海陆联动种业模式下产出的金鲳鱼。“海洋牧场内养殖的鱼,品质接近野生,深受港澳食客的喜爱,市场供不应求。”收鱼商家表示。

而这片海域,不仅有“澎湖号”“德海1号”等高科技养殖平台,还有近200口重力式深水网箱,更有集生态养殖、海上乐园、海洋科普等于一体的海洋沉浸式旅游项目加速落地。

一域观全省。乘高质量发展东风,广东加强陆海统筹、山海互济,海洋强省建设迈出重大步伐。2023年,广东海洋生产总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4%、总量连续29年居全国首位,呈现出蓝色引擎动能澎湃、潮头正劲的态势。

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广东坚持向海而兴、向海图强,全面建设海洋强省,打造海上新广东,要优化海洋经济发展格局、加快壮大现代海洋产业、提升海洋生态品质。经略海洋,广东如何突围,开拓海上发展新空间?

●南方日报记者 陈薇 王韶江 魏钰

优化发展格局,激发沿海城市“蓝色动力”

广东是海洋大省,拥有14座沿海城市。

这些城市凭海而立,如何依海而兴,持续积蓄和释放“蓝色动力”?梳理14个城市的海洋产业规划布局可以发现,各地都有独步海洋的“绝招”。

以粤西为例,沿海城市着重发展临港工业、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探索能源绿色转型,依托各自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努力挺进深蓝。

在茂名港吉达港腹区,“绿色化工和氢能产业园”正加速建设。备受关注的东华能源(茂名)烷烃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以下简称“东华能源茂名项目”)就落户于此。

“广东有着中国最好的营商环境,我已经视‘他乡’为故乡!”在2023年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东华能源(茂名)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铭祥曾许下扎根广东的诺言。

如今,诺言已兑现。作为茂名建市以来引进的最大民营工业项目,截至目前,东华能源茂名项目装置及关联公辅配套已累计投入超百亿元。全面投产后,预计每年将带来约50万吨的氢气产能,与茂名石化产业横向耦合发展,形成绿色化工与氢能千亿级产业集群。

地处台湾海峡喇叭口西南端的粤东,海上风力资源十分丰富,是全国重点建设的五大海上风电基地之一。因此,粤东沿海四市抢抓“风口”,积极吸引海上风电等新能源项目落户。

汕头正依托良好风能资源和产业基础,打造产值规模超2000亿元的新能源产业集群。“我们加大锂电储能头部企业招商,规划布局新能源锂电池产业园,构建风电与储能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汕头市工信局总工程师林旭辉说。

港口是海上交通的重要枢纽,也是贸易运输和物流的重要节点。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到,2024年,广东要完善港航基础设施,加快汕头港、湛江港、揭阳港等疏港铁路建设,推进琼州海峡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强化港产城整体布局,高标准规划打造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

在广东,临港产业聚集效应愈加凸显,如深圳首推的“大湾区组合港”模式,现已开通线路37条,实现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全覆盖,并将辐射范围延伸至粤西地区;东莞滨海湾新区加强与广深港联动融合发展,成功引进OPPO智能制造中心、vivo智慧终端总部等重大龙头产业项目……各沿海城市越来越重视港产城深度融合,为打造海上新广东注入新动能。

面向广阔大海,全省各沿海城市正充分依托港口资源优势,以海洋经济作为新增长点,努力把高质量发展的“施工图”转化为可见可感的“实景画”。

培育蓝色引擎,现代海洋产业“量”“质”齐升

在中广核惠州港口10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一排排巨大的风力发电机组迎风转动,源源不断将“绿电”输送到千家万户。去年12月,随着该海上风电场全容量并网,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首个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项目全面建成投产。

位于粤西海岸的阳江,海风不仅吹来了清洁能源,更驱动了一个千亿级产业。依托良好的风能资源和产业基础,阳江探索“海上风电+”融合开发新模式,一个世界级的风电产业基地正加速崛起。

“在全面推进海上风电资源开发的同时,我们更注重全产业链发展。”阳江市发展和改革局总经济师林良腾说。

目前,阳江国际风电城初具规模,总投资约348亿元的36个项目落户阳江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基地,涵盖从风电整机设计开发到叶片、电机、变桨系统、塔筒、润滑系统、风机基础、海底电缆等全链条风电装备部件。

全产业链招商,全产业链布局。围绕风电产业,有条件的沿海城市突出“集群化开发”思路,发展风电装备制造、研发、运维等产业,汕头国际风电创新港、汕尾海工基地、揭阳运维基地等一批产业集群正协同并进。

放眼全省,海上风电产业迎“风”起势。2023年,广东风电整机制造年产能约1000台(套),新增海上风电装机规模超200万千瓦、总量突破1000万千瓦。

海上风起绿电来,耕海牧渔启新程。从浅蓝驶向深蓝,广东唱响“海上牧歌”,坚持“疏近用远、生态发展”,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大力发展深远海养殖和智慧渔业。

今年1月,全省首个中欧海洋渔业产业创新园战略合作暨粤东合作项目成功签约。由省农业农村厅引进挪威巴林海洋渔业公司作为合作伙伴,在汕尾、东莞两地开展海洋渔业项目合作,共同创建中欧海洋渔业产业创新园。

同月,全省海洋牧场建设捷报频传。如全国首个液化天然气冷能养殖示范项目在中国海油广东大鹏LNG接收站正式出鱼,预计年产量可达5万公斤;湛江十大海洋牧场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额超108亿元。

而过去一年,广东更是按下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加速键”:全省新开工现代化海洋牧场项目40个、总投资额超120亿元;潮州饶平花鲈鱼种苗培育填补省内空白;全国最大的水体自然交换型养殖工船“九洲一号”开工建设;全国首台自升式桁架类网箱正式投产……

乘着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的东风,如何开拓新蓝海?事实上,广东已经敏锐地嗅到了新的市场机遇和方向:探索“海上风电+海洋牧场”融合发展。

试想一下这样的场景:水上发电、水下养鱼,既生产清洁电力,又孕育“蓝色粮仓”。去年11月,全国首个风渔融合智能化养殖平台阳江“明渔一号”起捕首批近万斤金鲳鱼,标志着风机导管架基础与养殖网箱融合发展模式试验取得成功。

“海上风电和海洋牧场融合发展,有利于全方位利用海域空间,形成‘海上粮仓+蓝色能源’新模式,是未来海洋资源开发的必然趋势。”广东海洋大学(阳江校区)教授周婷说。

如何做大做强做优现代海洋产业?广东在深耕保障食品和能源安全的海洋基础性产业的同时,注重海洋优势产业和新兴前沿产业协同推进,打造海上矿山、海上药库、海上油田等,充分激发海洋“聚宝盆”潜能。

为进一步推进现代海洋产业健康发展,广东建立了涉海项目审批联动机制,实现“拿海即开工”,全年批准用海26.36万亩、增长20%。“比我们预想的快了很多!”亲历这一变化的中广核汕尾风渔融合项目经理梁生金告诉记者,“以前审批流程繁琐,现在效率大大提高了,项目从用海申请到用海审批,仅用时20天。”

“从近岸养殖走向深远海养殖,高昂的成本和风险会令很多渔民、个体养殖户望而却步。”中国海洋大学向海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海洋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李大海认为,只有不断创新、突破原有的用海机制,才能吸引更多中小企业或者个体养殖户投入深远海养殖。

向海洋要动力,还要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全球首艘具有自主航行功能和远程遥控功能的智能型海洋科考船“珠海云”号交付使用,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海基一号”正式投产……不断突破的海洋科研实力,为广东发展海洋经济提供了坚实而有力的技术支撑。

向海洋要未来,筑牢蓝色生态安全屏障

今年1月,首例海岸线占补指标交易在广东省海岸线占补指标交易平台成功挂牌成交。广州市南沙区以456万元竞得湛江雷州市(县级市)调风镇周边海域22.8米海岸线占补指标。

“20万元1米海岸线,此次交易实现了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双赢。”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一创新制度设计,是对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的创新探索。

海洋是支撑未来发展的资源宝库和战略空间。新征程上,全面推进海洋强省建设,又该怎样以高品质海洋生态环境促进海洋事业高质量发展?

广东处在改革开放前沿,在发展领先一步的同时,也面临资源环境约束趋紧、新旧生态环境问题交织、陆海生态系统保护难度加大等挑战,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更为迫切、更加关键。

首先要下好“规划棋”,构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去年8月,《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下称《规划》)获国务院批复。

《规划》在海洋空间安排上,明确广东将强化“六湾区一半岛五岛群”海洋空间格局,跨行政区推动大汕头、大红海、环大亚湾、环珠江口、大广海、大海陵六大湾区和雷州半岛的海洋资源整合,优化珠江口、大亚湾、川岛、粤东、粤西五大岛群功能布局,提升陆海协同发展的持续力。

其次,要进一步擦亮海洋生态底色。近年来,广东持续推进海岸线整治修复、魅力沙滩打造、滨海湿地修复、海堤生态化及美丽海湾建设“五大工程”建设,成效日益凸显。

作为广州开展的首个海岸带整治修复项目,南沙区虎门大桥北侧海岸线整治工程项目实现了从杂草丛生、垃圾遍地到水清沙幼、海鸟觅食的蝶变。

在汕头青澳湾,随着美丽海湾项目的推进,一幅“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画卷渐次舒展。“以前这里的大排档遍地都是,雨水污水都混在一起,和现在完全不一样。”住在青澳后窑村的村民感慨道。

作为全国红树林面积最大的省份,广东像爱护眼睛一样守护好红树林,面向未来,目标笃定——到2025年,全省将营造红树林5500公顷、修复红树林2500公顷,建立4个万亩级红树林示范区,建省级以上重要湿地数量50处以上,全省红树林保有量达到1.61万公顷。

此外,广东拥有海岛1963个,海岛数量位居全国第三。如何保护利用珍贵的海岛资源,是广东海洋高质量发展绕不开的一道重要课题。

强化海岛精细化管理,实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这是广东的答题思路,入选全国“和美海岛”的7个海岛,便是广东海岛保护与利用管理的实践缩影。

7个和美海岛中,珠海独占4席。其中,作为万山群岛百岛之首的桂山岛,通过持续数年的生态修复,从传统渔村变身美丽海岛,海岛人气越来越旺,旅游业态愈加丰富,海洋渔业全面转型,渔民平均每年每户增收达9万元,弹奏出生态美、生活美、生产美的“和美”音符。

广东海洋资源禀赋得天独厚,广袤的海洋蕴藏着无限的发展潜能。展望新的一年,经济第一大省始终保持战略定力,持续向海洋要动力、要未来,奋力绘就海上新广东的壮美图景。

专家观点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海洋强国建设实验室”执行主任向晓梅:

加快打造环珠江口

“黄金内湾”

“近年来,广东持续培育壮大特色海洋产业,优化海洋经济空间布局,海洋经济发展水平总体稳居全国前列,拉动地区增长效应明显。”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海洋强国建设实验室”执行主任向晓梅认为,广东海洋经济在培育新动能、拓展新空间、引领新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向晓梅也指出,广东海洋经济仍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优势地位有弱化风险,亟须从优化海洋发展格局、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完善海洋创新平台等方面着力建设海洋强省,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广东的海洋开发利用效益及层次亟待提升。”向晓梅认为,在陆海统筹方面,广东存在“以陆促海受堵、以海带陆乏力”的问题,陆域产业难以紧密融合与对接海洋产业链,沿海对腹地的辐射带动力也不足;在区域发展方面,存在“珠三角强、东西两翼弱”的问题,粤港澳大湾区及“一核一带一区”海洋发展协同联动亟待增强。

对此,她建议,应加快打造环珠江口“黄金内湾”,带动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三大都市圈协同发展;探索科研、孵化前台在大湾区,生产、转化后台在粤东粤西两翼的“飞地”“飞海”试点、共建海洋产业园区等合作模式;构建通江达海、连内接外、畅通高效的陆海运输网络等。

在向晓梅看来,广东有能力、有条件拓展蓝色发展空间,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聚力打造五大海洋产业集群,包括海洋油气化工、海洋旅游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海洋清洁能源、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生物三大千亿级海洋产业集群,加快培育“蓝碳”“智慧”海洋新产业、新业态,扶持“链主”及“独角兽”企业发展。

“海洋清洁能源产业是广东可再生能源中最具规模化发展潜力的领域。”向晓梅建议,广东应以海上风电产业为引领,培育“链主”企业,聚焦装备制造着力强链,针对薄弱环节着力补链,围绕高附加值环节着力延链,依托“海上风电+”联动海洋清洁能源产业全面开花。

近年来,山东、福建、辽宁、浙江、江苏等沿海省份在海洋牧场高起点规划、打造海洋牧场综合体、高科技赋能、龙头企业带动等方面开展了创新探索。“广东可学习借鉴其他省先进经验,同时充分发挥改革开放及市场经济优势,依托南海深海特色,高标准建设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近浅海和深远海相统筹的现代化海洋牧场。”向晓梅说。

对于如何发展蓝碳经济,她表示,红树林是重要的滨海蓝碳生态系统,建议广东强化红树林牵引蓝碳经济发展的功能,综合推进蓝碳元素培育、全产业链布局、交易市场建设、技术创新驱动、体制机制创新,抢占海洋经济新赛道,为全面推进海洋强省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编辑:邬嘉宏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