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春早。2024新春开工第一天,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深圳召开,各界贤能共议推动科技与产业互促双强,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对高质量发展支撑引领能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广东如何破题?南都大数据研究院推出“广东科技生长力”系列报道,多方面展开解读。
第五篇聚焦科创人才“家底”,看广东引才聚才大计如何跑出加速度,搭建更高的人才金字塔。
岭南处处是春天,科技创新要争先!
2月18日,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深圳召开。会上,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表示,推进产业科技创新,人才是决定性因素,“要视人才为珍宝。”
正是深刻意识到这一点,广东抓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人才强省的重大机遇,大力引育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拔尖人才,夯实人才“家底”,抢占“智”高点。广东因人才集聚而兴,人才尤其是青年科技人才,怎么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能成事?广东如何从“乘势而上”到“聚势而强”,让人才金字塔“塔基更实、塔身更强、塔尖更高”?
从战略科学家到青年拔尖人才
人才“蓄水池”渐广渐深
2024年新年伊始,广东高等教育与科技创新领域接连出现多则鼓舞人心的消息:1月11日,由两院院士评选的2023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出炉,中山大学王猛教授团队的成果“液氮温区镍氧化物超导体首次发现”成功入选。与此同时,广东科研团队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接连发表重要成果: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成功开发超灵敏软体微米机器人,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发布了首个人类肢体发育单细胞时空图谱……
一项项耀眼的成就,是广东大力推进人才强省建设的缩影。2023年,广东一体推进教育强省、科技创新强省、人才强省建设,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从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到青年拔尖人才,人才梯队逐渐成型,人才“蓄水池”渐广渐深。
广东省科技厅数据显示,全省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972万人;全省技能人才总量达1979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690万人;研发人员135万人,约占全国1/7,连续七年全国第一。
两院院士方面,2023年广东新增两院院士13人,迎来“大丰收”。新当选院士中,既有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鼻咽癌首席专家马骏这般从本土逐步成长起来的“大牛”,也有像深圳医学科学院院长颜宁、广东腐蚀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院长韩恩厚这样,被广东科创土壤吸引,前来牵头建设科研机构、“开宗立派”的知名学者。截至目前,全职在粤工作两院院士超150人。
大力培养与引用高端青年科创人才,也是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高端科创人才汇聚高地的关键所在。博士后是一支至关重要的青年拔尖后备军。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广东已建成1267家博士后科研平台,其中包括177家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47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分站)、443家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已初步形成学科专业齐全、行业分布广泛、广东特色鲜明的博士后工作体系。广东博士后人才队伍也随之不断扩大,博士后进站规模呈现出逐年加速扩大的趋势,平均年增长率超过19%,每年新增的博士后数量稳居全国前列。目前全省在站博士后超1.3万人,规模稳居全国第一。
为了让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注入更多青春力量,广东正部署实施“百千万”青年科技人才“育才”行动,目标是利用若干年时间培养出300个卓越青年团队、1000多个杰出青年,以及超过3万名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
大平台、强服务、走出去
引才聚才大计跑出加速度
“SIAT在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上给予了很多支持。在这里,一切变得可能。”瑞士科学院院士霍斯特·亚瑟·梵格说,他在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简称SIAT)担任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已经在深圳工作生活超过4年。什么样的科技氛围让梵格先生们来到广东?
正所谓,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当下全国各地纷纷出“大招”吸纳人才,广东的“引才聚才”大计也正跑出加速度,加强多渠道、多主体的人才吸引招纳机制。
广东不断加强完善顶层设计,持续搭台赋能。一方面,广东正以“高精尖缺”为导向,聚焦科技前沿和关键核心技术等重点领域,充分发挥横琴、前海、南沙、河套等重大创新合作平台的特殊作用,依托大平台、大项目规模化聚才育才,吸引集聚海内外科学家、优秀科创人才和团队来粤创新创业。另一方面,发挥大湾区科教资源优势,广东着力提升企业、实验室、研究院等一批高水平创新平台吸引力。据统计,全省27家高水平创新研究院聚集全职人员近3700人,全省277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集聚专职科研人员2.3万人、累计服务企业约12万家。
广东另一项“暖心设计”则是,通过优政策强服务,努力打造聚才强磁场。例如来粤工作生活的外国人才不在少数,据统计,全省累计发放《外国人工作许可证》超30万人次,目前持证外国人才超4.5万人。针对高端外国人才,广东探索有利于高端外国人才来粤工作生活的创新政策,支持发布横琴、前海、南沙、河套等系列人才创新政策包,全面实施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外国人才签证制度、外国专家来粤邀请函制度和人才“优粤卡”政策。此外,广东还推动企业设立海外研发中心,仅深圳就设立了10个海外创新中心和4个海外人才联络处,就地用才和引才2000多人次,支持企业设立395个海外研发机构。
“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主动出击、展现并提升自身竞争力。2023年5月,大湾区科学论坛在广州成功举办,吸引了包括5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3000多名各领域科学家参会。除此之外,广东也全面恢复海外引才引智活动,启动实施国际及港澳台人才交流专项,组织参加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海交会”等活动,承办“外国专家中国行”广东专场,举办“2023年百名海外博士博士后南粤行”“海外专家南粤行”等,开展洽谈300多场。广东也通过“走出去”释放更大的发展潜力。全年共开展重要对外科技交流合作50多场次,先后与10余国别有关官员会晤,积极组团赴国外开展科技与人才交流活动。与新西兰奥克兰大学、施普林格·自然集团签署合作备忘录;深化中拉合作,推动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中国-葡语系国家科技交流合作中心落地广东;积极推进东西部协作,深入开展科技援疆……
引育政策支持、企业研发投入
鼓励青年科创人才勇挑大梁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而青年科技人才是集中体现“三个第一”作用的重要创新主体。倾听人才之声,解青年之困,激涌活力走在前。
在与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同步举办的产业科技融合发展成果展上,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副教授廖然带来了原创性研发的海洋微型颗粒物精细分类检测仪,该成果作为海洋科技领域代表,备受关注。在这份成就背后,廖然及其所在团队长期扎根海洋科技研发一线,项目从0到1,不断更新迭代,“已经升级到第四代了。”廖然告诉南都记者,原创自主研发技术的时间周期比较长,也没有捷径,是靠长期积累培育成功的,但却非常重要,“因为这将来可能会成为我国未来实现弯道超车的‘硬实力’”。他指出,广东本地的务实精神风气,让科研人员得以更好地实验科研成果转化,通过实践将研发技术变成应用工具,服务于经济发展和老百姓生活。同时,廖然还呼吁对精密仪器设备投入的关注,“我的愿望是,别忘了我们这帮从年轻起就专注做研发的人,希望能多给我们一些关注和支持,让我们坚持下去、大步往前走。”
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党委书记吴善超也发现类似问题,由于成长提高通道窄,获资助渠道少、稳定性、持续性差,青年科技人才难以聚焦前沿“十年磨一剑”。另外,也因为资历较浅、能证明研究实力的成果和资源少,同时在“论资排辈”的文化氛围中,一些优秀青年人才不得不“熬资历”,因而独立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组建团队的难度大。
为给予青年科技人才更多的支持和机会,鼓励他们勇挑大梁、当主角,从2019年起,广东陆续发布多项相关政策举措。2019年1月出台的《广东省人才发展条例》以立法的形式规范了人才引进尤其是青年人才的需求导向等。更多支持政策的探索也在路上。为减少资助渠道受限、难以专注研发等方面的困难,2021年12月,广东提出通过省级学会、协会、研究会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选拔一批35岁以下的青年科技人才进行资助培养;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吴世文透露,广东将设置从35岁到45岁的多条“赛道”,给青年人才提供不同程度的项目支持,资金从10万元到300万元不等。2022年6月,广东出台《关于减轻科研人员负担激发创新活力的若干措施》,提出将探索长期滚动支持机制,支持科研单位在科研条件、收入待遇、继续教育等方面给予优秀青年科研人员必要保障。为解决“熬资历”问题,广东规定,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项目和重大人才项目青年科研人员占比均不低于60%。职称晋升也有解决办法,广东于2022年8月出台《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首次提出设立广东省科学技术奖-青年科技创新奖;广东也破除“四唯”等对青年科技人才评价的障碍,设置分类评价指标,优化评价制度,最终实现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成体系支持。
青年科技人才要成长起来,除了政策支持,中科汇智(广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郭桂福接受本报专访时认为,还需要企业在科技和人才方面的重视和投入等。
去年前三季度广东共有833家上市公司披露研发费用合计2036.8亿元,同比增长14.9%,约占全省上市公司净利润总额的34.5%;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为2.8%,较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其中,563家战略性产业上市公司披露研发费用合计1532.5亿元,同比增长15.6%,占营业收入比重为4.1%,较上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总体来看,广东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呈现增长趋势。2020年这笔费用约为1946亿元,2021年增至2375亿元,到2022年进一步增至超2746亿元。
大胆先试先行、产教融合育才
搭建科创人才金字塔
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广东省科技厅党组书记龚国平表示,全球吸引集聚高端人才,助力“硬科技”企业快速发展。广东产业科技创新所需人才数量庞大,如何让人才金字塔“塔基更实、塔身更强、塔尖更高”?
营商环境是企业、人才生存发展的“土壤”,是区域竞争的重要“软实力”,也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郭桂福认为,广东应充分发挥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优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大胆先试先行,让企业和人才有更充分施展才华的空间。而在人才交流方面,广东拥有“天然优势”,建议强化协同港澳,在一些国际合作方面,将内地产业与香港和澳门的区位优势结合起来进行创新,实现人才间的优势互补和结合。与此同时,增强区域间的人才交流和流动机制,加强人才活力。省科技厅发布数据显示,去年广东与港澳建立更为密切合作关系,分别召开粤港、粤澳科技创新合作专责小组会议,与香港科技创新及工业局签署新一轮粤港科技创新交流合作协议。
省科技厅提出,2024年坚定不移把创新落在企业上、产业上、发展上。产教融合育才成为新一年的工作重点,省科技厅将产教融合育才列为2024年十件大事之一:开展第一批省级人才联盟建设,会同相关部门创建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健全“产教评”产业技能生态链。广东省教育厅厅长朱孔军在大会发言表示,今年将推进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培育28个市域产教联合体、79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面对人才建设新趋势,广东高校又有哪些“大动作”?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高松表示:“中大要结合区域产业布局,培养更多拔尖创新人才。将继续结合区域产业布局优化学科布局,以高质量学科体系建设为基础,着力提高基础研究人才培养质量,通过高质量的人才供给,助力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校长张立群则在大会上表示,华工将实施“人才培养一流行动”,支撑人才高地建设。深化“区域+行业产业+大学”协同育人的模式,建好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做优做大“双向国际化”,超常规培养广东急需高层次人才。
香港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及香港科技大学深港协同创新研究院院长杨晶磊介绍,为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紧密度,港科大深圳平台针对企业人才开发了40多门课程,举行了20余项培训项目,至今已培训超过700位学员。另外,从2016年起,港科大深圳平台为创业师生与社会青年搭建起了一个创新创业孵化器——蓝海湾孵化港,致力于湾区双创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截至目前,进驻企业超过150家,协助其中近40家获得融资,企业整体估值超过60亿,辐射就业人数超过2000人。鉴于前期的积累沉淀,2023年蓝海湾孵化港“进化到”BB2.0版本,以实现高质量精准高效孵化。
站在企业角度,金山办公高级副总裁庄湧结合市场导向需求提出建议,“企业应和高校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培养符合市场企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展开相关合作模式,比如共建实验室、共同开展科研项目、课程融合等。通过校企交流,加强加深双方多维度的合作与对接,也为更多的年轻人提供优质的成长平台,共同推动行业的进步和发展。”
出品: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监制:戎明昌 刘江涛
策划:王卫国 邹莹
统筹:张纯 张雨亭
采写:南都记者 谢小清 熊润淼 张雨亭 李伟锋
设计:林泳希 欧阳静
数据来源:广东省科技厅、南方日报等权威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