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新闻发言人刘结一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超过13万亿元人民币,专利能力位居全球四大湾区之首,成为全球最具前景的增长极之一。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今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5周年。5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着力构造“主动脉”,注重理顺“大经络”,积极凝聚“一条心”,不断拓展软硬联通,持续完善要素保障,奋力跑出深度融合发展“加速度”。
粤港澳大湾区。 图源:视觉中国
着力构造交通“主动脉”,基础设施“硬联通”日趋完善。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广东珠三角九市,连接地域广,覆盖人口多。作为大湾区流通的“输血管”,交通网络是湾区协同发展的“硬基础”。近年来,从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到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完成合龙,从香港西九龙高铁站直通全国到湾区机场群航线遍及全球,从深港公交地铁扫码互认互通到“澳车北上”“港车北上”政策相继落实……“联通”已然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主题。今日的大湾区,铁路运营里程超2500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约5000公里。日益完善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助推“一小时生活圈”基本形成,让粤港澳三地交往交融全面提速,更为大湾区经济循环高效畅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支撑。
注重理顺机制“大经络”,规则标准“软衔接”逐步拓展。完善“硬联通”的同时,粤港澳大湾区也在持续拓展深化以规则对接、标准统一为重点的“软衔接”。5年来,“湾区通”工程深入实施,“一事三地、一策三地、一规三地”全面推进,183项“湾区标准”、15项“湾区认证”相继公布,教育、医疗、数据、政务服务等开始跨境合作。同时,粤港澳大湾区将科技创新作为实现三地人才、金融等规则“软衔接”的核心引擎,通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科技创新要素高效流动,深化区域科技协同,强化科技联合创新,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如今,大湾区建有散裂中子源、鹏城实验室、广州实验室等大批科研中心,发明专利有效量超过67万件,跻身全球顶尖科技集群,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策源地。
积极凝聚发展“一条心”,经济社会“深融合”加快推进。同道而相益,同心而共济。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勠力同心、相向而行,紧紧围绕“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的全新定位,抱团发展、协同发力,根据各自发展基础和独特优势,努力打造上游研发、中游制造、下游应用服务的全链条产业体系,持续推动着自循环发展进程,形成了日益紧密融合、相互渗透的城市新格局。随着“硬联通”“软衔接”“深融合”的加快形成,今年春节期间,内地居民前往港澳共计约252万人次,港澳居民来内地约249万人次,实现了“北上南下”的双向奔赴。人流的相互交织带动着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彼此交融,为粤港澳三地高质量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让大湾区呈现出一派龙腾虎跃、朝气蓬勃的繁荣景象。
厚积蓄势,勇毅勃发。展望未来,与江海共生、与时代共存的粤港澳大湾区将继续敢为天下先、敢做弄潮儿,拼搏进取,奋楫笃行,持续谱写更多区域融合发展“春天的故事”,朝着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目标阔步前行。(夏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