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特派北京记者 刘克洪 王莉
3月8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二场“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提到,2023年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形势十分复杂的一年,遇到了诸多的困难和挑战。面对严峻形势,生态环境部和有关部门一起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扭转了被动局面,推动环境质量稳中改善。
以更高标准打几个漂亮的标志性“战役”
黄润秋介绍,去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30微克/立方米,优于年度目标(32.9微克/立方米)约3.0微克/立方米;去年全国地表水水质优良断面比例达到89.4%,好于“十四五”规划设定的目标(85%)4.4个百分点。“这些数据还有很多。总而言之,经过不平凡的2023年,我们伟大的祖国变得愈加亮丽。”黄润秋说。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生态环境质量要持续改善。黄润秋表示,将以美丽中国建设为统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深入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以高水平的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
要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更高的标准打几个漂亮的标志性“战役”。要聚焦区域重大战略,推进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分层次推进美丽省域、美丽城市、美丽乡村、美丽海湾、美丽河湖建设。要大力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围绕碳达峰碳中和,以减污降碳为抓手,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的优化调整。进一步加大对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的监督力度,着力提升国家生态系统的持续性、多样性、稳定性。
打击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造假行为
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基础性制度。但近年来各地相继曝出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在环评文件编制及企业自行监测过程中数据造假的行为,造假手段五花八门,花样层出不穷。“对这些行为我们绝不能容忍,必须坚决打击,而且要铲除其滋生的土壤。”黄润秋说。
黄润秋介绍,“十四五”以来,生态环境部会同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一起,连续四年针对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造假的问题开展专项整治。采用“四不两直”检查,监督帮扶、大数据监管乃至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等有效手段来打击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造假行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其中,查处了2260家有违法行为的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向有关部门移送了193起案件进行刑事立案,公开曝光了457个典型案例。查处了企业在环境自行监测方面的造假案件4255件,向有关部门移送了930起涉嫌违法犯罪的案件。“这些案件都已经宣判,并且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果,起到了震慑和警示作用。”黄润秋说。
他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保持打击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造假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同时,进一步加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穿透式”监管,用科技的力量来筑牢防范造假的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