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墙内,续写藏蓝青春故事

来源:广州市司法局女子监狱 作者: 发表时间:2024-03-15 14:34
广州市司法局女子监狱  作者:  2024-03-15
荣誉的背后,引导服刑人员走好新生之路的故事徐徐展开。

近日,广东省广州女子监狱一监区获评2023年度“广东省巾帼文明岗”和“广州市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的背后,引导服刑人员走好新生之路的故事徐徐展开。

藏蓝青春里的尽忠职守

一天,一监区警察廖嘉琪发现服刑人员应某心情沉重、闷闷不乐,她主动找应某谈话。当了解到应某是因为被收缴在公安局的赃款迟迟未有后续结果担心影响自己申报减刑时,作为应某的主管警察,为了让其安心改造,主动通过监狱职能部门与公安局经侦支队负责应某案件的警察对接,了解案件程序,及时掌握办理进度,并通过谈话安抚引导应某耐心等候结果。

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最终确认应某被收缴的赃款已按规定上缴国库。当廖嘉琪把这张得来不易的案款票据单转交给应某时,应某湿润了眼眶:“我很后悔曾经犯下的错误,非常感谢廖警官让我终于可以放下心头大石。我会努力改造回报警官,也希望争取获得减刑机会,早日与家人团聚。”

廖嘉琪后来谈到:“更改刑期关系到服刑人员的切身利益和合法权益,是监狱安全稳定的重要一环,是一项充满挑战的工作,能够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去把更多的服刑人员改造成守法公民,我觉得很有意义,也很有成就感。”

藏蓝青春里的日夜兼程

“当朋友问我在监狱里是做什么工作的时候,我总是开玩笑自称自己是个‘守夜人’。在一个又一个沉沉的黑夜中,我逐渐明白了‘教育点亮社会’的意义。”一监区警察陈雨佳这样说道。

在一次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排查中,服刑人员黎某自述自己的女儿在福利院,由于家人不能接受自己犯罪的事实导致一直未能联系到女儿。作为教育干事,陈雨佳当即与当地福利院联系,得知黎某的女儿已被其丈夫接走。经过一个月时间与黎某丈夫沟通,她终于帮助黎某重获家人的谅解,并让其女儿给黎某写了一封家信。收到信的黎某感动到眼流直流,久久不能平静。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为帮助更多服刑人员获得亲情帮教,多少个白天和黑夜,陈雨佳都守着电话、做着工作。当她带着刑满释放人员走出监狱大门与家人团聚,刑释人员突然回头无声地鞠一躬时,她不禁感慨:一颗不知花期的种子只要用心浇灌,它真的会开花。

藏蓝青春里的谆谆善诱

刑释人员张某在人生低迷、不知去处的失意下,遇见了一监区警察黄文和曾巧仪。

初次与张某交谈时,黄文就留意到她一手娟秀的字体与逻辑清晰的谈吐,但此时的张某意志消沉、改造动力不足。翻阅档案资料,原来,张某入狱寄出首信后未收到家人回信,担心父母年迈且书面表达不顺畅,难以通过书信沟通。黄文和曾巧仪让张某耐心等待,她们会关注张某家人回信情况并帮助张某和家人取得联系。

当收到家人第一封来信时,张某激动地找到黄文和曾巧仪,感谢她们的鼓励和关心,并表示自己会好好改造回报警官。黄文想到了张某一手好字和清晰表达,安排她任监区通讯员与文化宣传员。现在的张某,在一幅幅出彩的作品中找到了改造的意义。

藏蓝青春里的引路救赎

也许,在一些人的眼中,监狱警察这一份职业,枯燥、单调。但在她们眼中,监狱警察不仅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高墙之内灯火未眠的坚守。

年仅27岁的陈某2019年来到一监区服刑。入监初期,陈某因性格暴躁,与人沟通方式方法不得当,加上未能适应新环境,时常与她人发生口角冲突。警察梁丹妮、关瑞雯关注到陈某的特殊情况,与其进行一次深度谈话。在谈话中,她们感受到陈某表面看似张牙舞爪,实际隐藏着一颗不安焦虑的心。

针对此类情况,梁丹妮、关瑞雯和专管警察组成关怀小组,一手抓狱内关怀,一手抓亲情支持。在警察多次帮扶和教导下,陈某终于端正心态,认识到自身不足并慢慢改正,越发积极改造。她在感谢信中这样说:“童年缺失教育让我误入歧途。来到这里,是警官们教育我文化知识、教导我做人道理,她们像亲人一般关心我,让我觉得很温暖。”

藏蓝青春里的良师益友

监狱人民警察,是一群特殊的高墙园丁,她们既是高墙里的“破冰者”,也扮演着良师益友的角色。对于一监区警察刘昀、莫璐熙、付馨逸、张芷梦来说,她们心中都有着这样一个目标:既要执法,也要教化。

在一监区党员活动室里,挂着很多面锦旗。送旗人都是狱内曾经的“问题分子”:她们或思想偏激、脾气暴躁;或性格胆小、内向孤僻;或迷茫失措、灰心丧气;或是每天需要服用精神药物的躁郁症患者。在警察日复一日教育和沟通中,她们学会把“刑期”当“学期”,以“学习”促“改造”,把“挫折”当“转折”,逐渐把握自身,顺利回归社会。

监狱有高墙电网、严格监管的法度,亦有春风化雨、悉心帮教的温度,一面锦旗、一封感谢信的背后,都有一个平凡而感人的故事。“高墙内的良师益友,生命中的引路恩人”,就是对监狱警察灼灼耀目的信任和感激。

藏蓝青春里的灵魂摆渡人

无论多少新鲜血液加入一监区,“以真心换真心”永远是新警从前辈们身上学会的第一课。一监区全体警察将这份“无言的默契”变为“看得见的行动”。

服刑人员梁某性格内向腼腆,不善于沟通交流,说话声细如蚊、不敢与人直视。她虽是安静沉默的,却也是渴望被关注。入监前因搬家频繁,梁某记不清家庭详细地址,只能通过不断写信回农村老家试图与家人建立联系,但书信始终石沉大海。一监区警察掌握这一情况后,在日常管教中经常肯定梁某的改造表现,鼓励她多与人交谈,慢慢地,梁某感受到来自警官的真心,从原先将她困住的名为“自卑”的壳中破茧而出。临近出监,梁某亲手折了一盆“百合花”,用“百合花语”向监区全体警察表达自己的感激和祝福。

“焕新”故事并不复杂,因为有这些灵魂摆渡人,所以,高墙里,挡着外界,却也透着光。

图源:广州市司法局女子监狱

编辑:刘嘉文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