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羊城晚报评论员 戚耀琪
乘联会21日数据显示,2月受到春节因素影响,车市整体销售表现季节性走弱。狭义乘用车终端零售109.5万辆,同比下降21.0%,其中新能源38.8万辆渗透率35.2%。到了3月,各企业为了季度末冲刺目标均在月初定下了较高的销量目标,结果又会如何?
乘联会预测,3月新能源零售预计75.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37.1%,环比增长93.2%,渗透率预计可达45.5%,创历史新高。显然,这就对3月车市构成有力支撑。
然而,消费者都是买涨不买跌。愈演愈烈的新一轮价格战再一次造成消费者持币观望,对于终端需求的充分释放依然造成了影响。燃油车在降价,新能源车也在降价,企业急于守住份额,短期来看也只有降价一招。有的是优惠,有的是送礼,有的是政策红利,目的都是为了把潜在车主拉到自己身边。
为了制造落差感,比如特斯拉就官宣4月要涨价5000元,以此和目前的保险补贴优惠形成对比,加快收揽一批观望者。这种通过提价来实现销量的反作用手法,的确是对行业的冲击。基本上没有哪个国内企业敢这么做,说到底,大部分企业还是缺乏实力上的话事权,只能随波逐流,生怕被抛弃。
降价对消费者来说,短期是好事,能在购买阶段捡到便宜。然而,但凡内卷,都是透支,形同涸泽而渔。对于一些产品力不足的企业,滞销的产品依然无人问津,部分新能源车企更是因为持续降价,造成亏损面加大,给后续车型的配置缩水、服务缩水、形象缩水、二手车价格缩水埋下了更多的隐患。
频繁的价格战背后,折射出来的是市场竞争的畸形和单一,也是企业发展内核不稳的表现。当前新能源汽车行业中,“产品指标注水还甩锅客户”“企业还没卖一辆车市值就几千亿”等问题逐渐加深,“虚假宣传”“虚火过旺”已成为制约行业进一步健康发展的隐忧。用价格掩盖缺点短板,无论是高价还是低价,其实都是对消费者的损害。
企业的短视,最终就会造成消费者频繁跳槽和失忆。因为守不住长期经营的理念,车企无暇专注技术创新,只想用拿来主义和表面功夫去迎合与收割消费者。市场无法认知新车价值,新车就被一轮笑话或者恶毒舆论消灭了。如此,还大大增加了企业的营销成本和社会浪费。这种速成与生灭,也会让国外观察家对这样的企业不报以信任,还影响了对中国车的整体评价。
当然,跳出逐月的比较,从更长远的维度来看,还是应该抱有信心的。202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鼓励和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提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报告还提出要巩固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先优势,在新质化生产力的要求下,高阶辅助驾驶的发展有望提速。在科技迭代的持续刺激下,车市的淘汰将会持续,但这种优胜劣汰则是显得要良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