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卷气答问 | 罗韬

来源:金羊网 作者: 发表时间:2024-04-17 23:30
金羊网  作者:  2024-04-17


书卷气

中国当代书画家作品邀请展第四回


特别致敬

(按姓氏拼音排列)

陈澧(清) 赖少其  

陆俨少 王贵忱

吴冠中 饶宗颐

朱新建


参展艺术家

(按姓氏拼音排列)

陈 迹  陈斯鹏

陈永正 陈志平

方 土  谷 卿

怀 一  林海钟

罗 韬  任光照

王绍强 王忠勇

吴洁聪  萧文亮

许习文  张 东

张 工  张 伟

朱  涛


主办单位

羊城晚报艺术研究院


开幕时间

2024年4月19日


展览时间

2024年4月19日至5月4日(节假日闭馆)


展览地点

广州市天河区黄埔大道中羊城创意产业园3-12

羊城晚报艺术研究院


前言

“如果有天堂,那么天堂就应该是图书馆的样子。”如果按博尔赫斯所言,人间最美的气息之一,一定是书卷气。

那么,书卷气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气息呢?

“一气”之下,羊城晚报艺术研究院已经连续举办了四回书卷气展览,而且还将继续进行下去。

书卷气之于书画,其内核、精神、个性、共性、趣味性、当代性等美学问题 ,是个可以无限延展的文化课题,值得我们不断地去寻问、追问、扣问,以及探索、探究、探新。

从2022年书卷气展的第一回开始,我们就将书卷气展从城市带到乡村,旨在将书卷气与乡土古韵,山林之气进行碰撞与融合,使之更具勃发生机,与时俱进。

“雨生百谷”,甲辰龙年谷雨时节,将拉开书卷气第四回展的帷幕,参展的作者不仅有专业的画家、书家,还有学者、文化人,同时还展出陈澧、赖少其、陆俨少、饶宗颐、王贵忱、吴冠中、朱新建等名家大师的作品,一起呈现书卷气的丰盈内核与丰富面相。

期书卷气生生不息,如春之华茂。

——赵旭虹


艺术家

罗韬


问:何为“书卷气”?请用一句话回答。

罗韬:“书卷气”很玄妙,很难周详明确表达。所谓“味之精微,口不能言”。刚才坐车到贵院,一路上我都在想怎么回答这第一个问题,我想来想去只能想到四个字,就是“不俗而清”。

“书卷气”既可指人的气质,也可指书画的气质,我想过用“清雅”来回答,但是“清雅”可能比“书卷气”更玄妙。最后还是用“不俗”来表达,就是通过读书养气而流露笔底的那股清气。所以叫“不俗而清”。


问:古人云:书画当观韵。何以为韵?何以为观?

罗韬:“韵”本来源于听觉,就是钟声响过以后那将尽未绝之音;与“味”相似,令人回甘不尽。移用以论诗文书画,都是一个不低的标准。古人说“不俗之谓韵”,又说“潇洒之谓韵”,那么,所谓韵味,的确很大程度是与“书卷气”相重叠的。就是笔下有一种人的精神素养存乎其中,经得起反复看,令人玩味不已。


问:什么是您心中理想的“书卷气”?请列举一二典型案例。

罗韬:江南董其昌,岭南陈澧,都可作“书卷气”的代表。应该在“不今不古”里找书卷气的典型,因为我觉得,很难说王羲之、颜真卿是书卷气,就像我们不敢说孔夫子孟夫子其气质很有“书卷气”,他们是圣贤气象啊。


问:看待万物,当“反身而诚”,“书卷气”会扬发其“诚”,抑或会遮蔽其“诚”?

罗韬:书卷气发于不自觉之间,故不扬发也不遮蔽“诚”,它与诚字相表里。“修辞立其诚”,“真诚”是艺术天堂门口的一杆秤。一切的艺术,包括写诗作文,画画写字,你要进入艺术的天堂,先要用一杆秤衡量你能不能进入,这杆秤就是“真诚”二字。

诗品说“远引若至,临之已非”,你一以书卷气为创作标杆,去追求它,书卷气就消散了。书卷气是一个人总体修养和审美意趣的流露,它不在技术层面上。就像牙齿好不好,是人体的钙含量决定的,所以我说“齿乃骨之余,书乃学之余”。一点造作不得,千万不要为了博评委好感而书,也不是为了参加书法家协会而修炼;你内在修养到了,你只写一个信札给同事,约他明晚喝酒,书卷气已流露笔底。


问:姜夔言:“文以文而工,不以文而妙。然舍文无妙。”“书卷气”之所以能够激起您的审美感受,其中是因为什么样的形式组合上的规律与特点?

罗韬:记得钱锺书译康德名句:“知识必自经验始,而不尽自经验出。”仿照这句话的句式,就是“韵味必自笔墨始,而不尽自笔墨出”。

“韵味必自笔墨始”,笔墨自然是书卷清韵的物质基础;但又“不尽自笔墨出”,不是精确无误的法度功力就能有韵味。韵味是怎么来的呢?清代陈鸿寿说过书画要有“三分不到家”。临王羲之临得百分百的像,临苏黄米蔡临得百分百的像,那就有韵味了吗?并不是,这只是说明你功夫确实到家了,你还必须保留一些不大像的地方,这“不到家”的三分是自己的,真正出于个性的,有三分陌生感,它不是出自古代典范的,是出于“我”的。董其昌说临书要“如骤见异人”,有出乎人们意料之处,就是脱离了审美的惯性,出乎俗眼的期待,所谓“三分不到家”,就是有三分“生”,有三分“拙”,韵味由此而出。


问:“作诗妙在含糊,逼真反失奇观”,“书卷气”是否也如此?为何?

罗韬:妙在模糊,其实也就是留有余地,要有几分出乎人们的意料,留给观众和读者发挥想象的空间。苏轼说:“作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也是这个意思。如果你把欧阳询的字写得乱真,如见欧阳询“白日现形”,那是见欧阳询之鬼,你还是你吗?前贤典范只是你原有气质的启导,让你“发现你自己”。所以还是回到刚刚所提到的“三分不到家”,“画贵有误笔”,书贵“有疵”,其实这个“误”与“疵”,就是奇,是“我”不得不然之个性。


问:在《红楼梦》中,宝玉以“清”“浊”区分世间万象,“书卷气”可以代替“清”吗?哪个词汇可以代表“浊”?

罗韬:“书卷气”肯定是“清”,所谓不俗就是“清”。因为读书让人神清气爽,书卷让我们有素养,一方面是积累越来越厚重,一方面是思维越来越通透。但不是说积累越来越厚重就是好的,更重要的是越来越通透。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为道日损”才是最高的境界,就是他“得悟”了,豁然贯通了,删去一切的枝蔓,各家长短偏至都了然于心,终于可以不迷信古人,不迷信权威,更不会取悦于人,可以信步而行,自由自在了。这就清,就不俗,不浊,不熟。


问:艺术上,您追求的理想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它和“书卷气”有没有联系?

罗韬:说到我自己,很惭愧。坦白地说,我没什么追求,我仅是一个书法的“爱看者”,我深知自己永远当不成书法家。我没有下过什么临池功夫,这使我“匠”不起来,没能力生出“匠气”。我对自己的书法,是顺其自然,我的书法与我的性情气骨相一致,与我的文章互为表里。我的文章只有三天的价值,我的书法就只有三天价值;我的文章有一百年价值,我的书法就有一百年价值。


问:“书卷气”会影响您的创作状态吗?是如何影响的?

罗韬:我觉得这是自然而然的,修养到了,书卷气自然就会有。书卷气的主要来源有两个,一个是读书所得到的素养,一个是多看前贤作品所得到的审美趣味,这两点共同形成书卷气,所以也不是说读书多的人就肯定有书卷气,龚自珍、冯友兰、陈寅恪、黄遵宪都是我很尊重的学问家、诗人,但很难认为他们的字就自然很有书卷气。所以,钙含量足,不刷牙也是不行的(哈哈)。

再有,书卷气不是书法的最高标准。康有为、梁启超都是大书法家,但仅论书卷气,梁启超是浓厚的,康有为不以书卷气见胜。但康有为的书法成就高于梁启超,康有一种压倒千古的豪雄之气,气魄远胜于梁,犹如他俩的学问思想之比。康书不俗而豪,足以惊四筵;梁书不俗而清,足以适独坐。


问:“书卷气”的时代性重要还是超越性重要?

罗韬:我觉得个性最重要。绝不媚世,也不逆天;骨头与生俱来,不可改变;揖让合于先贤,要讲修养。此我之为我也。


罗韬 书陆游饮酒诗

罗韬 书黄宾虹七律

罗韬 屈大均五律一首

跋黄般若先生临陈老莲图:

曾波臣颇参西法,循形追神;陈老莲独尚变形,高古抗俗。般若先生处西潮东渐之世,手摹老莲,取瑟而歌,潜涵其踵事增华,借古开新之志。徵诸日后之作,当知吾言之不谬也。

罗韬  录刘熙载《书概》语

罗韬 《独漉诗笺》跋

罗韬 《独漉诗笺》跋

罗韬 《独漉诗笺》跋

罗韬 《独漉诗笺》跋

罗韬 《独漉诗笺》跋


《独漉诗笺》跋

罗 韬

予得龙山陈蕴庐先生《独漉诗笺》,浣诵一过,并细绎其笺,乃喟然兴叹:士固有不遇之慨,而诗亦有不遇之悲;文章苟不传诸其人,即属葬诸名山。是以当时之咳唾珠玉,将何异乎晞前草露?或纵有诗名闻于后世,然流于俗赏,取舍之间,徒识碔砆,而其高华之篇,反湮而不彰。漫漶其深微之旨,何所副其不朽之名?此皆诗之不遇也。而诗之所遇,必因于时,盖缘时势所激,有其人焉,感于今事而憬然会心于古,则先贤之心血回热,其诗辄如丰城埋地四丈之剑,发而拭之,咸惊其精光外射矣。

独漉之诗有以哉!夫元孝身丁天崩地解之际,少悲覆巢,斧底余生。稍长,即志图恢复,遍走江南湘闽间,后更身陷冤狱,力而始免。一生陵谷坎廪,艰苦备尝,而不降故志。其行事心迹,在顾亭林、王船山之间。顾氏有句:“人寰尚有遗民在,大节不随九鼎沦。”最堪相譬。

元孝以阅历悲愤,溢为词章,其诗沉郁苍茫,劲气内转,但见性情气骨,不显语言文字,每有所作,法不孤生,一一因于所遇。然至康乾之世,谈诗者如王士祯、翁方纲、黄培芳辈,每及元孝,唯称其“三径草生残雨后,数家门掩落花中”、“落日客寻江上寺,出林僧放月中船”、“座中高阁雨,天外数峰晴”之句,赞为境界极高,法律极细。然于《王将军挽歌》、《日本刀歌》、《崖门吊古》诸篇,则漠然无睹。盖承平日久,唯赏渊雅之韵,难会颠危之心;是以羡其叶而忘其根,美其句而忽其襟。几如放翁诗之见赏香菱,此不虞之誉,转不若求全之毁。呜乎!南海衣冠之气,岭表雄直之心,犹有待乎非常之时欤!

昔西哲康德有云:和平之世,民心鄙庸,唯于国危战急之际,始得振刷民俗,崇高其气。而古贤之志节,或因于仇忾,乃得崭然而显,低昂相激。当元孝之殁二百四十年,东夷犯华,中原板荡,斯民倒悬,其乡有人焉,独登高楼,剧感风雨,口诵独漉之章,遥慨朱明之失,异代相感,激荡中怀,豁然与古贤心契而志同。乃遍征国史家乘,州书府志,重演其行迹,遍考其交游,细味其苦心,则元孝一生行藏大节,荦然复现,事迹斑斑而可考,风骨棱棱而可扪。诵其诗,友其人,共其世,直造一今古合流、乡邦浑融、国身通一之境。斯可谓诗之遇也夫!蕴庐固为元孝之功臣,抑亦元孝之后身耶!

今去蕴庐笺诗之日又七十年,广东人民出版社谋景印以广其传。噫!蕴庐之修其成,又岂止龙山之业;元孝之得其人,益增其名山之盛。予读之既竟,徘徊嗟慕,因成一律以咏之:

中原又复满风尘,

且与遗民作后身。

每把郁苍工部句,

并传沉楚所南呻。

当时心史兼诗史,

此日湘滨在海滨。

南海衣冠真一脉,

激扬雄直见斯人!

未学新会罗韬谨跋于己丑年正月


艺术家简介

罗韬,资深媒体人。著有《张九龄诗文选注》《半半集》《移花就镜——二十四品诗书画印通释》,曾获田汉戏剧奖论文二等奖、 广东省首届政府出版奖。


艺术家简介(按姓氏拼音排列)

陈迹:广东画院专职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兼任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

陈斯鹏: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陈永正:中山大学中文系古文献研究所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原副主席,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原主席

陈志平:暨南大学书法研究所所长、教授(二级)、博士研究生导师,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中国历代书法资料整理研究与数据库建设》首席专家

方土: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美术馆原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

谷卿: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副所长

怀一:北京画院专业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

林海钟: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学院书画鉴定中心副主任,陆俨少艺术研究会副会长

罗韬:文化学者

任光照:专业艺术家

王绍强:广东美术馆馆长,教授、文物博物馆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王忠勇: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行书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吴洁聪:广州画院专职画家

萧文亮:无锡市青年美术家协会主席

许习文:中国拍卖协会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多所高校客座教授、特约研究员,广东关山月艺术基金会副理事长,广东崇正拍卖有限公司董事总裁

张东: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中国画学会理事,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委员

张工:广州画院学术委员、院刊执行主编,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客座教授、硕士生导师

张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广州美术学院附中副校长

朱涛:专业艺术家


编辑/王绮彤

提问/高妃

海报设计/程升

审校/赵旭虹

核发/张演钦


责编|王绮彤

编辑:张演钦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