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人工智能发展白皮书》发布,深圳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成效显著
全国第三!深圳AI相关企业达1646家
羊城晚报记者 李晓旭
4月16日,由深圳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深圳市易行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编写的《2024人工智能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正式发布。《白皮书》显示,深圳作为中国人工智能的重要城市之一,在人工智能相关政策制定、产业规模、技术创新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2023年深圳市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为387亿元,同比增长12.1%;人工智能发明专利申请量达6080件,在全国各大城市中排名第二;截至2023年底深圳市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数量达到1646家,位居全国第三,其中包括97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78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中国AI企业数量位居世界第二
《白皮书》显示,2023年,中国的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数量达到9183家,在全球主要国家中排名第二。2023年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为1751亿元,同比增长11.9%。人工智能发明专利申请数量接近8万件,保持在高位。
《白皮书》指出,过去20多年里,中国人工智能研究发行物数量呈现波动增长的态势。截至2023年底,中国人工智能研究发行物累计数量超过240万份,在世界上排名第一,但仍需在原创性研究、核心技术突破和国际合作等方面持续努力。
作为一扇深入了解人工智能行业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的窗口,《白皮书》也对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在基础层,预计向量数据库因其高效的数据检索和处理能力将逐渐流行起来,而天空计算作为一种新兴的计算模式,将为云计算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在技术层,联邦元学习将因其在隐私保护和快速适应中的优势而得到更多关注,同时,研究也有望实现重要突破,进一步提高算法的效率;在应用层,自动驾驶技术将逐步成熟并重塑人类的出行方式,而智能助理则因其便捷的交互性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青睐。
深圳全产业链体系初步形成
作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深圳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从数据、算力、技术、场景、人才等方面,对人工智能发展规划部署。2023年,深圳市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387亿元,同比增长12.1%,在经济发展中占据日益重要的位置。
目前,深圳已经形成覆盖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的人工智能产业链,从企业数量分布来看,产业链重心位于应用层。截至2023年底,深圳有19.5%的人工智能相关企业处于基础层,主要集中在大数据、物联网以及云计算领域;15.6%的人工智能相关企业处于技术层,重点聚焦在生物特征识别和计算机视觉领域;此外,64.9%的人工智能相关企业处于应用层,主要集中在公共安全、智能制造、智能家居和智能交通领域。
《白皮书》指出,深圳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明专利申请量呈现出显著的增长趋势,2023年为6080件,反映了深圳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活力和技术进步。伴随行业发展进入“深水区”,发明专利申请量增速有所放缓,企业对专利质量更为看重。截至去年底,深圳累计建设人工智能创新载体84家,超过六成的人工智能创新载体属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人工智能相关企业发布的招聘信息可以折射人才需求的变化特征。《白皮书》统计显示,截至2023年底,深圳人工智能行业从业人员数量约14万人。深圳发布了5725个人工智能相关招聘职位,涵盖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多个领域。其中,计算机视觉领域的招聘职位数量最多,占比为34.4%,智能芯片领域的招聘职位数量也相对较多。大语言模型的崛起催生了市场对自然语言处理人才的需求。统计显示,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招聘职位数量增长率最高,达1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