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一年因迟到被扣20万工资,合理吗?法院判了!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综合 作者: 发表时间:2024-05-03 20:12
羊城晚报•羊城派综合  作者:  2024-05-03

采用扣工资的方式防止员工迟到,是公司在管理时的常见做法。但是,上海有位员工却在一年内被扣了20余万元工资,这样的惩罚力度合理吗?

江某于2019年9月17日入职某医疗公司从事内勤工作。该公司考勤制度规定:员工上下班应进行考勤管理,未经批准无故不上班,单次迟到、早退或未经审批外出、离岗超过60分钟以上视为旷工一天。每月累计迟到和早退时间大于10分钟小于30分钟的,扣当月工资的1%。每月迟到超过3次,从第4次开始每迟到1次视为旷工1天,员工每旷工1天,扣当月工资的8%。

2020年11月30日至2021年11月30日期间,公司依据考勤制度及江某的考勤记录,在江某工资中实际扣款总计20.9万余元。江某申请了劳动仲裁,主张公司以多次旷工为由扣除工资于法无据,要求支付这一年内的工资差额。仲裁委裁决支持了江某的诉请,公司不服仲裁裁决,起诉至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要求不予支付。

黄浦法院经审理认为,用人单位可以通过规章制度规定对迟到的劳动者扣除相应未提供劳动时间对应的工资部分,但用人单位行使管理权亦应当合理且善意。用人单位规章制度中明显扩大劳动者违纪结果、加重劳动者违纪责任的不合理规定,不能作为用人单位处罚劳动者的依据。

具体到本案中,医疗公司本身不具有罚款权,如为了惩罚而扣除多倍的工资,既有悖法律规定,也不符合情理。因此,按劳动者日工资扣发相应缺勤时间的工资较为公平合理。

结合江某的实际缺勤时间,经过核算,江某缺勤应被扣工资为1.2万余元。而双方一致确认,江某实际被扣了20.9万余元工资。故江某主张公司支付工资差额,应予支持。法院遂判决公司支付江某2020年11月30日至2021年11月30日期间的工资差额19.6万余元。

一审判决后,双方均未提起上诉,本案现已生效。

迟到罚款是否合法?

根据我国立法法及行政处罚法的相关规定,对财产的处罚只能由法律、法规和规章设定,用人单位并不享有对劳动者罚款的权利。(1982年国务院颁布施行的《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第十一条、第十二条规定了企业的罚款权,然而,该条例已经在2008年1月15日废止。也就是说,2008年1月15日以后,用人单位已经不能再根据该条例的规定在规章制度中设立罚款条款了。)

因此,用人单位无权对劳动者实行经济罚款,但用人单位可以通过规章制度将劳动者的无故迟到、请假等行为作为考核依据,达到“奖勤罚懒”的目的。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在符合法律法规的同时,还要兼具合理性,遵循“工作量相适宜”原则,即用人单位扣除劳动者的工资额度应与劳动者“缺席”延误所造成的损失相适宜,不得超过合理范围。

(羊城晚报•羊城派综合中国普法、上观新闻、泉港法院)

编辑:梁泽铭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