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铁骑” 辖区“活地图” 30年如一日街头执勤

来源:新快报 作者: 发表时间:2024-05-05 09:26
新快报  作者:  2024-05-05
30年如一日在街头执勤,直到今天仍忙碌在一线的简伟成,便是羊城铁骑中的普通一员。

■简伟成在指挥车辆。 通讯员 陈超供图

倘若将一座城市比喻为一个有生命的“躯体”,那么每一条道路便如同重要的“血管”,贯通着这座城市的各个角落,城市交通就如同血液循环。如果“血管”堵塞不通,城市的运行也将因此不畅。

巡查、疏导、执勤……羊城铁骑骑着摩托车,灵活地穿梭于车水马龙之中、及时地到达需要他们的地方。减少交通事故、提高道路使用效率、确保行人和车辆的安全是他们的责任,保障城市道路的畅通和活力,让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享受更畅快、安全的出行环境是他们的使命。

30年如一日在街头执勤,直到今天仍忙碌在一线的简伟成,便是羊城铁骑中的普通一员。用他的话来说:“如果能用辛勤付出换来道路的平安顺畅和群众的出入平安,那么我愿意日夜守护。”

■简伟成在道路上执法。

交警日均骑行一百公里

“有头盔才能骑行,请下车推行。谢谢配合!”“无牌车不能上马路。”“电动自行车不能载成人。”在道路巡查过程中,广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海珠大队一级警长简伟成火眼金睛,观察路上车辆是否有违章行为,一旦发现便上前处理,对违章者批评教育,并根据情况进行罚款。日复一日、不厌其烦地用沙哑的声音,对不同的人做交通安全提醒,像极了临行前父母对孩子的叮咛,“每天要重复说很多话”。

采访当天,天空时不时飘起雨。早高峰后的广州大道,依旧车如流水,“像这种情况,车流太多要及时上前疏导才行,免得整条路被堵住。”话音刚落,只见简伟成找准时机,一手拿着口哨有节奏地吹着,一手朝车流示意停止前行,同时大步流星走到马路中间,回头看见行人闯红灯还要提醒:“阿姨等一下,现在还是红灯。”这一串动作行云流水,前后不到半分钟。

“上午7点到岗一直在路上,12点交班。”简伟成笑着告诉记者,从1995年参加工作至今,见证了广州快速发展,不只是交通路面、车流状况,连出警的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初我们是骑自行车,后来条件好了,给每个人配了一台摩托车。这辆摩托车跟了我8年。”

每天平均巡逻里程超过100公里的他,成了海珠区的“活地图”,对辖区的道路情况了如指掌。在他看来,骑车巡逻是一门精细的艺术,做好了便是一辈子的事业。

巡逻并不只是“兜马路”

“哪里有拥堵、哪里有需要,我们就奔去哪里。”简伟成说。

简伟成所在的三中队辖区内有广州塔、海珠湿地、海珠湖公园,广州大桥、洛溪大桥两座跨江桥,还有海珠客运站和中大布匹市场……每逢节假日,三中队的执勤任务并不轻松。

除了在江海路仲恺路路口的早晚高峰岗执勤外,简伟成大部分时间都在机动巡逻中。在车流高峰期间,他常常刚刚疏导完一个交通拥堵路段,就紧急赶往下一个需要处理的地点。“我们的任务就像救火队一样,随着车流去哪里,哪里就是我们的重点。”他说道。

“巡逻并不简单,不只是‘兜马路’,还需要有一双发现问题的眼睛。要留意车流车辆是否异常、沿途的交通安全隐患,还有市民是否有求助需求等细节,同时也要用心研究路口流量、周边环境、交通标志、交通规律和特点。”简伟成将平凡的路面巡逻工作,重复一千遍、一万遍,不断追求卓越。

有一天,沿着广州大道南,从南往北方向巡逻时,他发现车流速度变缓了,一路向前查找,最终在广州大桥上找到了“症结”——两辆车因压线变道发生了轻微交通事故。

简伟成回忆称,当时车流已经排到了接近广州大道南洲路路口的位置。简伟成迅速进行紧急疏导,然后向两名车主普及了轻微事故快速处理和理赔的方式。“两名当事人有点吃惊我们到场的速度,原来他们报完保险后才刚刚报完警。”

■简伟成

从“执法型”向“服务型”转变

“若能以辛勤付出换来羊城道路的平安顺畅,我甘之如饴。”这句话道出了简伟成的初心。

和30年前简伟成刚加入交警队时相比,广州的变化早已“翻天覆地”,道路交通和车流状况与往昔截然不同。谈及交通的时代变迁,简伟成感慨万千。“上世纪90年代,海珠区的商业中心仅限于江南西、江南大道北等狭小范围,而当时的琶洲附近还是一片农田。”简伟成说,“如今,海珠繁忙的路段不断扩张,包括琶洲会展中心周边和中大布匹市场区域,在下班时段更是车水马龙。”

城市日益繁华,道路越发繁忙,交警的工作也越发繁重。“幸好,社会发展和广泛宣传教育的成效,行人和驾驶员的素质都有了明显提升。”简伟成说。

在近30年的工作中,随着角色从“执法型”向“服务型”的转变,简伟成本人也发生了不小的改变。“经过岁月的淬炼,性情渐趋温和。”他认为,态度不同,执法效果也会截然不同。言语激烈,矛盾或许会升级。因此,精通交通法规的简伟成努力保持平和的沟通,更加注重“以理服人”。

在交通违法隐患治理的“百日行动”中,简伟成负责整治辖区电动自行车乱象。执法时,他总是先行致敬,然后温和地询问,耐心解释错误并指导正确的处理方式。无论遇到何种情况,他总能保持那抹略带羞涩的微笑,给人留下亲切之感。那些曾受他处罚的司机们,都称赞他温文有礼,熟知他的人都明白,尽管外表和蔼可亲,他绝不对违法行为妥协,严格依法惩处,有效整顿了电动自行车的秩序。

“虽然我50岁了,但我感觉还不老!”

简伟成说:“在参加工作之前,我以为交警只是在岗台上指挥交通,看似简单。”后来,简伟成才意识到,交警需要学习的东西非常多。随着时代的发展,各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也在不断更新,简伟成乐于向同事请教,若看到同事熟练处理某项违规,便会抽出时间观摩学习;若遇到同事调解事故,他也会专心倾听处理方法,或是自己学习探索。

交警的工作不分季节,无论晨昏。“面对道路拥堵、交通事故等紧急情况,常常顾不上用餐。”由于职业的特殊性,除了轮休之外,一线交警需要日复一日地投入工作,节假日无休已成为家常便饭。家庭时间稀少已成常态。“以前女儿小的时候,没有太多时间照顾她,主要是妻子在带。”简伟成的岳父也是一名交警,一家人对于这种家庭分工相对理解。女儿也为父亲的职业感到骄傲,现在她是一名护士,简伟成形容她的状态是“比我们还忙”。

从警30年,简伟成始终扎根一线,用摩托车巡控辖区,风里来雨里去,为市民出行保驾护航。“虽然我50岁了,但我感觉自己还不老!”对于年龄,简伟成笑称自己并不算老,他表示他们中队里还有许多50多岁仍在一线工作的交警。随着岁月的增长,一线交警大多会有一些职业病,比如咽炎等呼吸道问题。尽管岁月不可避免地在他身上留下了痕迹,但简伟成认为自己的身体状况还算不错,经常跑步对他的健康大有裨益。

“我现在也是有意识加强锻炼,一般跑步至少5公里起步,沿江跑感觉最为舒畅。”简伟成说。

扫码观看“致敬微光”vlog

■专题策划:新快报记者高镛舒 

■专题采写:新快报记者王敌高镛舒 

■专题摄影:黄家健


编辑:刘嘉文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