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晚体验官带你走读广东百县千镇万村③:梅州大埔县

来源:羊城晚报微信公众号 作者: 发表时间:2024-05-09 19:00
羊城晚报微信公众号  作者:  2024-05-09

村庄画像

大埔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韩江中上游,毗邻福建漳州平和县及龙岩永定区,其建置于东晋义熙九年(公元413年)。

当地历史文化底蕴丰富,民间艺术多彩,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花环龙之乡”、中华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广东汉乐之乡”,拥有大东花萼楼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有百侯名镇旅游区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3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8个。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东花萼楼

作为“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典型山区县,大埔有“三区六乡”(中央苏区、革命老区、边远山区;文化之乡、华侨之乡、世界长寿乡、中国青花瓷之乡、中国名茶之乡、中国蜜柚之乡)多个美誉名头。

一线探路

“客家香格里拉”“最美中国旅游县”“中国十佳最美小城”……广东省内的小众旅游胜地不胜枚举,有着以上头衔的梅州市大埔县首当其冲。

这个“五一”假期,一起去大埔“睇楼”,可一次看遍独具特色的客家民居,吃客家美食,感受昔日的南洋风情。

第一站:客家围屋花萼楼(经典必看)

客家土楼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象征。呈八卦形的花萼楼是大埔最具代表性的客家民居建筑,迄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全楼共计有超过200个房间,见证了客家人聚族而居、团结一致的文化传统。

从艺术布局看,花萼楼由三个同心圆围合而成,楼中心的圆形天井,装饰着一个直径3米的古钱币图案,寄托着客家先民祈求丰衣足食的心愿。

花萼楼

第二站:百侯古镇(打卡红榜)

除了“兄弟相亲,邻舍友爱”,刻进客家人DNA里的还有“耕读传家”四个字。从花萼楼出发,驱车半小时就能到达以“一腹三翰林”“翁孙八进士”等轶事闻名的百侯古镇。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百侯古镇这座清代粤东地区的科举重镇留下了众多名人故居和仕宦官邸。

其中,既有气势恢宏的深宅大院,又有别具一格的大小祠堂,既有原始典型的客家民居,又有中西合璧的建筑院落,宛如一座规模庞大的客家民居博物馆。

百侯古镇海源楼

除了琳琅满目的民居,百侯古镇还有两项值得打卡的非遗美食——一是相传由“一腹三翰林”之一的杨缵绪从北方带回的百侯薄饼,二是古法手工制作的百侯牛肉干,有机会不妨一试。

百侯古镇肇庆堂

第三站:松口古镇(侨胞强推)

松口古镇是客家先民由闽迁粤的始居地之一,更是明末以后客家人下南洋的重要港口。

这里最值得一游的是火船码头,是旧时客家人踏上海上丝绸之路的第一站。守望了无数客侨远去的元魁塔,是当时人们寄托心中思念之情的“望乡塔”。

如今,可以眺望码头上矗立的雕塑遥想当年客侨远渡重洋、外出谋生的艰辛岁月。

松口古镇全景

码头上盛极一时的松江大酒店,现已变身为华侨文史实物馆,展出一系列侨批、侨信和华侨从外国带回来的家具、工艺品等,成为了解百年前梅州华侨民俗的最佳窗口。

松江大酒店

从松江大酒店一路前行,穿梭在由侨胞出资建设的骑楼老街,不妨尝尝“下南洋”必备的口粮企炉饼,穿越回繁华的“南洋旧梦”。

松口第一饼:企炉饼

体验官有话说

羊晚体验官:戚容源

1.进村印象

大埔是一个根本不需要滤镜就可以直出好图的地方,除了有好山好水好风景,这里的村镇规划也非常完善,可以说是“条条大路通景点”。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大埔周边的松口古镇,虽然当初客家先民下南洋的盛景不再,但依稀可以在保存完好的骑楼建筑群中沉浸式体验当初的繁华景象……

骑楼街

2.打卡感受

作为一个在海边长大的小伙,这是我第一次到大埔游玩。这里群山环抱,和沿海城市很不一样,旅程中经常能体验到“山路十八弯”的惊险刺激,但在看到风情各异的客家特色民居时,就会觉得一切都值得了!

梅州的物价也非常“感人”,一百块就能把整条街的小吃尝个遍。遇上热情的店主,还会滔滔不绝地介绍店里招牌小吃的用料、制作工序,甚至还会当起免费导游,告诉你本地人才知道的宝藏打卡地!

大埔美食

3.心水推荐及理由

A.必打卡的村里“地标”:推荐花萼楼,穿越百年历史,体验《大鱼海棠》的同款梦幻;

B.必试的美食或特产:一定要去一趟市区的江北老街,老鼠粄、笋粄、算盘子……各类有趣的宝藏美食让你吃到“扶墙”走!个人强烈推荐Q弹有嚼劲的笋粄(新鲜的笋和笋干剁的馅都值得一试),记得让老板多撒一点“灵魂蘸料”沙茶粉,一口吃下,鲜香四溢!

笋粄

C.必须要做的一件事:带上航拍飞机,在花萼楼抬头望天,留下最帅的pose ,就能得到电影同款打卡照。

交通攻略

景点比较分散,建议自驾前往。

住宿推荐

想更进一步地感受客家文化的魅力,可以住进当地的乡村精品民宿仁寿庄,在围龙屋里投入山野的怀抱,感受千百年前客家先民避世而居的闲适生活。

来源 | 羊城晚报、金羊网、羊城派

文字 | 记者 刘星彤

图片、视频 | 陈晨 邓振淳

策划|邓琼 李艳文 区健妍

统筹|李力 赖书香

执行|刘星彤 黎存根 陈晨 邓振淳

编辑:郑健龙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