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视频拍摄/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卢佳圳
视频剪辑/李婕舒
“四月八,龙船透底挖”。5月15日(农历四月初八)上午8时,广州天河区石牌村上百位“桡手”(“桡”即船桨)齐聚黄埔“老表”双岗村龙船坊,一同唤醒“潜龙”,拉开今年端午龙舟活动序幕。
据了解,当天“出水”的这8条龙舟分别是来自石牌东约、南约、西境、大北约、中约、中约龙胜、朝阳、新溪的船。由于石牌村内没有合适的河涌放置龙船,于是每年都在双岗村内“起龙”和“藏龙”。
8条龙舟整齐排列
爆竹声声鼓声响,潜龙出水争上游
“起龙”,是龙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龙舟用坤甸木制作,材质硬重,强韧耐腐,不适宜长时间风吹日晒,而浸在水中却会越加坚实,更易保存。因此每年端午扒完龙船后,人们将龙船深埋河涌,用河泥包裹船身,以防损坏。
村民正在热火朝天清洗龙舟
在“起龙”前,传统的祈福仪式如期举行,以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吉时到,鞭炮齐鸣,父老乡亲敲响龙船大鼓,雄浑有力的鼓声响彻四方。在激昂的鼓声中,参与“起龙”的“桡手们”齐齐下水,场面热烈,吸引不少村民群众在涌边观看、加油助威,共同见证“潜龙出水”。
传统的祈福仪式上,鼓声响彻四方
羊城晚报记者看到,“桡手们”一边用力摇松船底泥浆,一边用水桶、水勺等工具将船舱积压的泥沙尽数掏出,8条龙船在众人合力之下陆续“出水”。“出水”后他们用抹布仔细擦拭船身,再将船送到船厂进行检修、调校,涂抹猪油。
有趣的一幕是,存放龙船的河涌中有不少鸭鹅,一些村民还在现场捞到鲤鱼,引发村民围观合影,“鱼跃龙门”的美好寓意不言而喻。
活动吸引不少村民围观
今年71岁的池老伯介绍说,“起龙”是祖辈传承下来的传统,石牌村多个姓氏的族人每年都会相聚在黄埔双岗村,洗好龙船后送入船厂检修。“以往都是自家人洗自家龙船,之间也会互相帮助,今年村里更是统一了着装,大家齐心协力传承好这项传统,让邻里凝聚力更强!”
子孙三代睇起龙,村居渊源道不尽
据了解,石牌村龙舟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石牌人世代传承团结拼搏、积极进取、力争上游、勇往直前的龙舟精神。
“起龙整个过程,鼓声不能停!”在现场,年近七旬的村民佳叔是龙舟队里年纪较大的队员,他从13岁开始扒龙船,对龙舟的喜爱刻骨铭心。
石牌村民在倾倒龙舟中的淤泥
如今,最让佳叔感到欣慰的是儿子和孙子都和他一样,也对龙舟有着浓厚的兴趣。今天佳叔的儿子阿豪和孙子轩仔都一起来到现场,三代同堂一起见证龙舟“出水”。佳叔说:“年年都有很多父子档和爷孙档一起来参加这项传统活动。希望越来越多年轻一辈喜欢上龙船,学会扒龙船,将拼搏过人的石牌龙舟精神发扬光大。”
佳叔的孙子轩仔今年12岁,他自小听爷爷讲扒龙船的故事,也经常到岸边看爸爸扒龙船,他说:“今天第一次来看‘起龙’,好开心、好兴奋啊!爷爷一直在岸上打鼓,爸爸在水中‘起龙’,两个人都好厉害!我想快点长大,就可以和爸爸一起去扒龙船!”
村民互相帮助,在起龙活动中增进邻里感情
值得一提的是,天河石牌与黄埔双岗两村之间渊源深远,虽然两村地理位置较远,却长期以来保持着紧密联系与深厚情感。
“历年来我们两村的交流比较频繁,将龙船停放在双岗不仅仅是因为河涌的空间限制,也在于老一辈村民之间永结良缘、互相帮助的传统,我们作为子孙也会把这份宝贵的情谊延续下去。”本次龙舟活动相关负责人董炜炬表示。
龙舟活动亮点多,端午更有仪式感
目前,石牌村正紧锣密鼓地筹备端午龙舟系列活动,除了必不可少的采青、招景、趁景等,还准备了裹粽、派龙船饼、派龙船饭(丁)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端午民俗活动,裹粽活动现场还将设有制作体验区,带给大家一个仪式感满满的端午节。
据了解,在石牌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指导下,石牌三骏集团(石牌村改制公司)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开展一系列的高品质传统文化活动,不断丰富村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充分展现昂扬向上的精神,增强村民认同感和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