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岭南文化“新”潮声

来源:南方+ 作者: 发表时间:2024-05-22 09:18
南方+  作者:  2024-05-22

珠江潮涌,活力向新。文化地标耸立、文艺“爆款”力作涌现,广东更高水平文化强省建设频频有大动作亮相。

从日前开馆的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到粤产舞剧《咏春》、电视剧《珠江人家》、音乐剧《雄狮少年》接连“上新”……广东推进文艺高质量发展,结出崭新硕果。


音乐剧《雄狮少年》

文艺潮声正激扬。5月23日,第二十届文博会将在深圳开幕。本届文博会广东综合展馆将设置“广东文艺精品”等展区,展现广东大力推动岭南文化“双创”的突出成果。

当下,广东正深入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加快推进更高水平文化强省建设,不断丰富高品质文化供给。同时,高赞文化之美,大力涵养向上向善、刚健朴实的文化,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点亮湾区地标

呈献高品质“文化盛宴”

华灯璀璨,群星荟萃。5月16日晚,一场艺术“盛宴”在广州艺博院新馆正式亮相:作为全省规格最高的综合性美术大展,广东老中青画家500余件作品共聚一堂,生动诠释“笔墨当随时代”的美学命题。

高品质艺术大展不断“上新”,让去年刚刚开放的广州艺博院新馆火速跻身羊城热门打卡地。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广州主会场活动在艺博院新馆举行,近40家博物馆(院)及文化创意单位“出摊”,吸引市民游客纷至沓来。

近年来,广东加快推进新时代重点文化设施建设,一批具有岭南特色、国际水准的文化新地标相继落成。从凤凰山麓、流溪河畔的“文明灯塔”广州国家版本馆,到云山之阳、珠江之眼的“文化巨轮”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为人文湾区建设频频添上浓墨重彩的“点睛之笔”。


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

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集广东美术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广东文学馆于一体,5月1日面向公众开放以来,每天预约名额一经放出便“秒空”,“岭南文化的标志地、大众休闲的目的地、湾区交流的会客厅”的形象深入人心——

坐拥21个展厅和广阔的公共艺术区域,广东美术馆形成白鹅潭馆区、二沙岛馆区“一馆两区”新格局;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将“家国根脉”融入展陈脉络,寓意岭南文脉绵延不断、树大根深;广东文学馆以文学构筑时代精神高塔,着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文学大本营。

八大重磅展览、700余位中外艺术家、900多件作品……开馆伊始,广东美术馆白鹅潭馆区就为观众亮出了“大手笔”。开馆大展不仅亮出了广东美术馆馆藏“家底”,还借展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多幅经典名作。拉斐尔、提香、鲁本斯等巨匠真迹,也从意大利博尔盖塞美术馆不远万里而来。

齐白石、拉斐尔等大师真迹现身白鹅潭。

一批湾区文学盛事也在广东文学馆重磅上演。开馆以来,彭学明、李晓东、邓一光、丛治辰等著名作家接踵而来,“鹅潭夜话”文学直播对谈节目、话剧《鲁迅来了》、“大湾风流”音乐诗会等精彩活动轮番上演,共同助力湾区文学高质量发展。

放眼南粤,花城文学院、广州市文化馆、深圳美术馆新馆等重要文化地标建成开放,广东省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体结构完工,中国侨都华侨华人博物馆等完成升级改造,“粤书吧”“粤文坊”等公共文化新空间,为城市增添一道道亮丽的文旅风景线。

一场场“文化盛宴”亮相文化新地标,演绎岭南文化“永不落幕”的时代魅力。

精品佳作涌现

大湾区成为文艺热土

雄狮跃,少年驰!舞台上,少年追梦画卷在音乐、舞蹈和舞狮的交汇演绎下徐徐展开,故事情节婉转曲折、荡气回肠,台词让人笑中有泪。

5月9日晚,改编自现象级同名国漫电影IP的粤语版音乐剧《雄狮少年》,在广州大剧院迎来内地首秀。延续年初普通话版的高口碑,从香港艺术节返穗演出的粤语版迎来更多大湾区优秀主创加入。“富有饱满的生命力”“温暖且有信念”“满满的岭南风情,看完想加场”……观众对粤语版的“上新”盛赞不已。


音乐剧《雄狮少年》

粤产文艺正呈现一派“春色满园”的新气象。

广东设立2.5亿元省文艺精品(文艺人才)扶持专项资金,打造全领域统筹、全生命周期扶持、全要素配置、全链条开发、全方位宣推“五个全”文艺创作生产体系,着力构建文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去年3月,“双非遗”题材舞剧《咏春》开启巡演并迅速“出圈”。过去一年来,超过140场巡演遍及全国几十座城市。《咏春》还赴新加坡巡演,场场一票难求。

从《沙湾往事》到《龙舟》《醒·狮》《咏春》,再到正在火热创排的舞剧《英歌》,非遗项目纷纷走上舞台。

去年,粤产电视剧《珠江人家》也开创性地将粤药、粤菜、粤剧融入剧情,在央视一套黄金档最高收视率突破3%。“粤剧电影创新三部曲”同样硕果累累,《白蛇传·情》摘得华表奖优秀故事片,《谯国夫人》“喜抱”金鸡奖最佳戏曲片……深挖岭南文化富矿,让粤产佳作不断“出圈”。

“文坛粤军”再展锋芒。葛亮《燕食记》、魏微《烟霞里》两部代表广东的作品,进入茅盾文学奖提名前十;葛亮作品《飞发》、蔡东作品《月光下》获得第八届鲁迅文学奖;陈继明的长篇小说《平安批》等获得“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一批重磅文艺品牌活动立足湾区,远播海外。

去年,创办40周年的梅花奖首开穗港澳联手同办的先河,在广州设立主会场,香港、澳门设立分会场,全国各大剧种在湾区舞台群芳争艳;粤港澳大湾区艺术节连续举办3年,不断深化湾区文化交流共创;今年年初,2024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首开委约创作机制,并向全世界青年音乐英才发出“邀请”;今年年内,第十四届全国美展中国画展区和港澳台、海外华人作品展区将在广州、深圳举行……粤港澳大湾区正成为一片文艺热土。

岭南文艺“出海”

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龙年新春伊始,昂扬奋发的普宁英歌伦敦“首秀”,令人印象深刻。“五一”期间,普宁富美青年英歌队远赴泰国献演,实现了中泰英歌百年首次“合体”演出,在国外再掀“英歌热潮”。

5月3日—4日,载誉归来的粤产原创歌剧《马可·波罗》在广州大剧院复排重演,掀起了文明互鉴的热潮。“欢朋满粤——遇‘鉴’马可·波罗”非遗作品展览、分享沙龙同场举办,搭建起中意文化交流的多元舞台。

5月5日起,粤产歌剧《马可·波罗》在意大利所有地区的GoldTV频道播出。“我们诚挚地邀请《马可·波罗》剧组来意大利演出。”远道而来的希斯乔内媒体集团主席詹弗兰科·希斯乔内真诚相邀。


粤产歌剧《马可·波罗》

以电影为“桥”,粤产佳作也将更多中国故事带到世界舞台。第77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上,纪录电影《康熙与路易十四》在“中外电影合作交流会”推出,咏声动漫多部“猪猪侠”电影也在中国电影联合展台亮相,广州大学教师蔡杰执导的《人海同游》入选今年“中国青年电影全球推广计划”……

今年3月,在第28届香港国际影视展上,广东组织近50家优秀影视机构组团参展。《落凡尘》创新中式美学、《三水女儿·红头巾》彰显岭南特色、《克什米尔公主号》的即将上映同样让人期待……10部广东电影年度重磅精品“官宣”亮相,引发海内外高度关注,向全球客商展现粤产影视军团的不俗实力。

去年,粤产电影《白蛇传·情》《点点星光》《雄狮少年》赴南非、尼日利亚、肯尼亚参加中国电影节。据悉,今年广东还将组织一批动画电影参加法国昂西国际动画电影节。

从岭南非遗海外“爆火”到广东文艺精品“出海”,文化“双创”的累累硕果正走向全球,让精彩动人的中国故事更加深入人心。

南方+记者 杨逸 王涵琦 徐子茗

编辑:邬嘉宏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