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品单独支付 提高医保报销比例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吴雨伦 穗医保宣 发表时间:2024-05-24 10:23
南方日报  作者:吴雨伦 穗医保宣  2024-05-24
近日,《广州医保支持创新医药发展若干措施》出台。

近日,《广州医保支持创新医药发展若干措施》(下称《措施》)出台,从加快创新医药进院使用、促进创新医药临床应用、拓展创新医药支付渠道、加强创新医药服务支持四方面精准发力,实施二十一条创新医药发展支持措施,为加速国家医保谈判药品(简称“国谈药品”)落地、助力本土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贡献医保力量。

其中内容干货满满:广州将建立广州药品和医用耗材采购交易平台(GPO平台)创新药械绿色挂网采购专区,对国谈药品等创新药实行单独支付管理,提高医保报销比例,不纳入普通门诊、门诊特定病种待遇限额。对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国谈药品等创新药费用,实行单列结算或纳入按病种分值付费(DIP)予以分值加成。督促定点医疗机构召开药事会并及时将国谈药品、创新药械纳入医疗机构采购范围,相关情况纳入医保考核评价。

今年1月,广州就曾印发《广州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其中提到,在创新联合体内,对其技术产品给予临床试验、审评审批、上市应用、医保目录推荐等方面支持,医疗机构按照“随批随进”的原则直接使用。这次广州医保出台的二十一条创新医药发展支持措施正是对上述政策的回应与细化。

积极探索医保大数据应用

生物医药产业是当今世界创新最为活跃、成长最为快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近年来,广州市注重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明确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骨干型战略性支柱产业予以重点打造。

为让高质量发展有“医”托,此次措施从四大方面对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具体的举措,有业内人士认为,广州资金支持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为加快创新医药进院使用,广州将发挥好广州药品和医用耗材采购交易平台(GPO平台)作用,建立创新药械绿色挂网采购专区,优化挂网流程,为创新药械快速挂网采购提供有利条件。

比如,将建立广州药品和医用耗材采购交易平台(GPO平台)创新药械绿色挂网采购专区,完善创新药械快速挂网机制,优化创新药械采购挂网流程,简化企业申报资料。

除国家谈判药品和集中带量采购的药械外,其他药械由企业和医疗机构自主议价。对于议价挂网品类的创新药械,广州GPO平台常态化开展价格联动。拓展医用耗材挂网品种,对取得国家医保耗材编码的产品,企业可直接申请挂网采购。

同时,广州将支持医疗机构新增、转归医疗服务价格项目,争取省有关部门对成功转归的创新技术项目优先启动定价论证程序,对已立项的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医疗机构可随时备案并开展应用,加速创新技术推广。督促定点医疗机构召开药事会并及时将国谈药品、创新药械纳入采购范围,相关情况纳入医保考核评价。

创新药落地的一个关键环节是临床应用。

为促进创新医药临床应用,广州不对定点医疗机构下达医保总额预算指标。对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国谈药品等创新药费用,实行单列结算或纳入按病种分值付费(DIP)予以分值加成。

同时,广州优化DIP病种目录库,对临床应用的创新医疗技术增加病种及分值,支持运用创新药械、创新医疗技术的病例申请特殊病例支付,将国谈药品等创新药械费用在医保考核评价指标中剔除,消除定点医疗机构顾虑。加强国谈药品监测,定期通报定点医疗机构配备使用情况,支持“双通道”药品同步纳入医疗机构药品目录及外配处方药品目录,加强药品供应保障。

拓展支付渠道,有助于让创新医药更可及。

广州将执行省基本医保目录,及时将创新药械、创新医疗技术纳入本市医保支付范围,扩大“双通道”定点医药机构数量,对国谈药品提高医保报销比例,强化基本医保保障功能。深化“穗岁康”商业补充健康保险试点,对自费药品不限病种范围、不限药品品种按规定纳入保障,对符合条件的国谈药品、创新药品在待遇上予以倾斜,发挥商业健康保险作用。鼓励用人单位自建单位补充医疗保险,支持购买覆盖创新药械的商业补充医疗保险产品。

广州将支持企业参加国家基本医保药品目录谈判,支持中药饮片、医院制剂以及创新医疗技术、医用耗材纳入省基本医保目录。按照国家、省有关规定,积极探索医保大数据应用,为创新医药服务提供数据支持。

打通国谈药品落地“最后一公里”

《措施》一个关键词是国谈药品。

1月1日起,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在全国范围正式执行。但在“灵魂砍价”后,让老百姓真正能用上国谈药,还有“最后一公里”需要打通。

而这“最后一公里”,广州已率先“跑了起来”。

1月31日,广州市医保局在生物岛召开广州市2024年国家医保谈判药品落地使用“医保—医院—企业”交流会。

这是场“三方”联动合力解题的会议,也是广州医保首次就国谈药落地召开这样三方“面对面”的会议。

会议不仅邀请了省医保局、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等职能部门,还邀请了多达40家国谈药品使用量大的公立定点医疗机构,还有14家本市国谈药品企业、4家国谈药品配送企业相关负责人员参加。

此次《措施》中就提到,不定期举办国谈药品落地使用“医保—医院—企业”交流会,推动国谈药品进院使用。

广州还将督促定点医疗机构召开药事会并及时将国谈药品、创新药械纳入医疗机构采购范围,相关情况纳入医保考核评价。

在加快创新医药进院使用方面,《措施》提到,要对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国谈药品等创新药费用,实行单列结算或纳入按病种分值付费(DIP)予以分值加成。

在创新医药支付渠道方面,广州将推广电子处方流转平台应用,优化线上全流程购药医保结算服务,稳步扩大国谈药品“双通道”定点医药机构数量,畅通国谈药品定点医药机构供应渠道。对国谈药品等创新药实行单独支付管理,提高医保报销比例,不纳入普通门诊、门诊特定病种待遇限额。

国谈药品在广州迅速落地能给老百姓带来很多实在,比如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某个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药物,进入国谈之前每月治疗费用约3万元,2023年3月1日进入国谈之后,该院血液科的医生申请将该药加入双通道外配目录,患者很快就通过双通道处方外配,在药店购买到该药。患者每月药费只需要3000多元,是原来维持治疗费用的十分之一。


编辑:杨浩贤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