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就到端午节了,不知道你打算吃多少粽子,看几场龙舟赛?假如我们穿越回百年前,可比现在忙多了,像采菖蒲、剪艾虎、驱戾气、祛五毒,都是家家户户要做的事。这些古老的习俗,都有哪些讲究?这些讲究又从何而来?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
假期
宋代过端午 放假一整天
如今,我们有端午小长假,那古人放不放假呢?如果我们穿越过去,也想有个假期,最好还是穿越回唐宋时期的广州。唐代以前,节日放假并不普遍,像秦汉时期,就只放夏至、冬至两个节假。从唐代开始,中国才慢慢有了以节日为法定假日的习惯。唐玄宗颁布的《开元七年令》曾将元旦(即现在的春节)、寒食(清明)、立夏、冬至等20多个传统节日列为法定节假日,算下来假期共有一个多月,端午节放假一天。到了宋代,法定节假日共有70多天,其中,元旦、寒食和冬至各放假7天,端午节还是照样放假一天。
到了明代以后,法定节假日就大大减少,朱元璋还取消了端午假期。所以,在穿越前,你一定要做好功课,不要选错了年代。
@视觉中国
祛毒
白云山涧采菖蒲 悬挂艾虎祛五毒
官方放不放假,影响的主要是吃皇粮的人,像城里的小商小贩,还有四邻八乡的村民,放不放假也没啥区别。他们端午节也不是只过一天。如果我们提早几天穿越过去,到白云山去走一走,就会看到,白云山里蒲涧旁就挤满了男女老幼,个个都忙着采菖蒲呢。山涧两岸长满叶片碧绿的菖蒲,用心闻一闻,就有一股好闻的清香。你只要有一点中医知识,就会知道,菖蒲是一味祛湿解毒的中药,有开窍、祛痰、散风的功效。
古人过端午,为啥要采菖蒲呢?以前的人们过端午,最讲究的是祛五毒,去戾气。中国文化讲究阴阳平衡,端午节在五月初五,临近夏天,阳气极盛,故而五毒(蛇、蝎、蜈蚣、蜘蛛、蟾蜍)出没,戾疫横行。据一些历史学家的研究,五月初五民间有“躲午”的习俗,到了唐代以后,人们渐渐在活动里加入祝福的成分,五月初五就成了一个时令节日,“躲午”二字以讹传讹,被称作“端午”,但祛毒防疫仍是过节的第一要务。人们把菖蒲采回家,一来可以酿制菖蒲酒,喝下去可以防疫保健,对健康有益;二来可以悬挂在门楣上,驱赶邪气。很多人家还把菖蒲剪成一把剑的形状,威风凛凛地挂在门上,号称“蒲剑”。祛毒防疫的另一大法宝是艾草。人们采来艾草,要么用红丝线扎好,挂在门上;要么剪成老虎的形状,贴在门上,俗称“艾虎”。
食粽
粽子古称角黍 唐代已有糯米粽
假如你穿越回晚清年间的广州,看到街头粽子档门口竖着硕大一个招牌,上面写着两个大字“角黍”。角黍是唐代以前人们对粽子的称呼,所谓“角”,是形容粽子的形状,所谓黍,是指黍米,古代北方人常吃的主食,又称黄米。据研究,角黍最早不是用来吃的,而是祭祀用品;因为用来包粽子的树叶有毒,吃下去就惨了。
随着“躲午”慢慢变成“端午”,角黍也由祭祀用品变成了节令食品,有毒的树叶换成了芦苇叶,到了唐代,黍米又渐渐换成了口感更好的糯米,滋味越来越好。说到粽子这一名字的来历,在东汉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中,“粽”字的解释是“芦叶裹米”也,可见东汉年间就有了粽子这个词,而且做法跟现在也差不多。
在清末“茶楼热”出现前,人们吃的粽子种类真不多,无非是豆沙粽、蛋黄粽、咸肉粽等传统类型,当茶楼在街头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厨师使粽子家族的“徒子徒孙”越来越多,其中,老西关一群厨师还开发出了“中天角黍”“九子连环”“巨型粽王”等新品种,使得全城吃货趋之若鹜。
沐浴
端午又称“沐兰节” 洗澡是件大事情
假如你成功穿越到宋代的广州城,成了知州衙门里的一名小吏。端午放假一天,我敢保证,你想干的第一件事是冲回家洗澡。你平时要想洗个澡,得走一两里地去打水,还要用很多柴火把水烧热,然后才能窝在铜盆里把自己清洗一番。在广州这样的城市,你出门也捡不到柴火,可能得花钱买,一来二去也得花不少钱。如果是有点身份,但还要精打细算过日子的人,不大好意思光着膀子到珠江里洗澡,又不想在柴火上开销太大,那么肯定做不到天天洗澡。端午节古时又称“沐兰节”,洗澡水里要加入菖蒲、艾草熬成的药汤,为的也是祛毒避邪。痛痛快快洗完,披上轻薄的夏衣,神清气爽地坐在厅堂里,享用雄黄酒和粽子,别提有多高兴了。
龙舟
龙舟水里洗个澡 一年到头不生病
对广州人来说,不赛龙舟,就不算过端午。按照专家的研究,龙舟竞渡传统的形成,也有先民驱邪禳灾的需要,后来也吸收了从荆楚之地传来的纪念屈大夫的风潮。岭南一带龙舟竞渡的花样繁多,除了常见的“斗标”和“趁景”外,还有“踩龙舟”“打龙舟”以及在西樵山顶斗龙舟等种种形式。其中,又以龙舟秋千戏特别有趣味。根据《顺德县志》记载:“龙船大者长达十丈八丈,可坐七八十人,出动时安上木雕漆彩的龙头龙尾,插彩旗罗伞,并各有铜锣和大鼓,按锣鼓节拍划动,并由健儿在船上表演秋千戏,以矫健惊险取胜。”
老广州流传一个说法,行驶过龙舟的河水,也有祛毒防邪的功效。孩子们到水里洗个澡,就能一年到头不生病。于是,端午前后,老广州赛过龙舟的河涌内,处处都是手缠五色丝线,胸前挂着艾虎的孩子们,闹闹嚷嚷,玩得不亦乐乎。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月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