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马思泳 通讯员 荔宣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秋明
继6月8日,广钢公园首开区举行荔湾区国家植物园体系生态科普教育第四站首场活动“生物多彩,共绘未来”后,6月9日,广钢公园首开区迎来荔湾区国家植物园生态科普教育第四站第二场活动——“我是小小低碳生活家”。本次活动由荔湾区住房和建设局、广州文化公园(广州市荔湾区公园管理中心)携手华南农业大学共同策划举办。
来自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的陈燕明老师带领小朋友们走进低碳知识小课堂。
来自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的陈燕明老师带领小朋友们走进低碳知识小课堂
在低碳知识小课堂上,陈燕明用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语言,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向小朋友们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碳排放的概念、如何降低碳排放以及低碳公园技术和应用等相关知识。
在课堂上,孩子们专注学习
随后,在陈燕明的引导下,小朋友们开展了一场高固碳植物观察之旅。陈燕明耐心地介绍不同植株的形态特点,重点讲解了不同植物在固碳方面的效能,“在这个游乐区域,我们可以看到种植了多株秋枫,秋枫具有较强的固碳能力,一株秋枫一年能吸收50-60公斤的二氧化碳,相当于吸收一辆轿车一年排放的二氧化碳量。”
陈燕明老师带领小朋友们走进公园,开始一场高固碳植物观察之旅
在植物观察之旅途中,小朋友们还细心地收集了地上的落花落叶,为手工创作环节作准备。在手工创作课上,来自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的谭颖老师首先向小朋友们介绍端午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并讲述了落花落叶回收利用在低碳生活中的重要性。
在谭颖和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小朋友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将收集到的高固碳植物素材巧妙地融入贴画创作中。小朋友们认真地剪裁、粘贴,将一片片落叶、一朵朵落花变成了色彩斑斓的端午节文化特色贴画。
来自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的谭颖老师指导小朋友们用收集到的高固碳植物素材创作贴画
趣味贴画的创作过程不仅加深了小朋友们对端午节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更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到了资源回收利用的趣味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