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记者 张华 通讯员 何昊书
“我可以走,还可以蹲。”70岁的陈女士在医院走廊里来回走动,展示她的术后情况。实际上,她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省二医”)关节骨科做完膝关节置换手术才三天。
据了解,这是省二医第65例机器人辅助关节置换手术。该院关节外科负责人许长鹏向记者介绍,患者中午结束手术,傍晚就能独立行走,早期进行快速康复,术后第4天出院。他还表示,“由于微创、精准、恢复快,机器人辅助手术将代表了医疗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提高了手术疗效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我患风湿性关节炎有三十多年,近十多年,左膝关节疼痛难忍。喝了很多中药,也做了很多治疗,时好时坏,腿疼的时候,根本走不了;不疼的时候,走路也只能小步挪动。”今年,陈女士的病情加重,家属就带她到广州看看能否彻底解决问题。
经省二医关节骨科主任许长鹏诊断,陈女士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并合并严重的膝关节外翻畸形,建议陈女士选择用机器人辅助完成膝关节置换术,解除疼痛困扰的同时,恢复膝关节功能,同时还能准确纠正下肢严重的外翻畸形,确保关节假体可以用得好、用得久。
据记者了解,目前在我国很多综合医院的关节骨科已经完成了全髋、全膝、单髁三种机器人辅助手术,可以说,关节手术已进入机器人辅助的新阶段。“机器人辅助手术,1小时就给陈女士完成了膝关节置换。”许长鹏说。
看着母亲术后当天能下地走路,陈女士的儿子悬着的心总算是落下来,忍不住称赞,“这机器人果然是厉害。”实际上,这不是机器人神奇,而是专家利用机器人部分替代了医生的眼和手,而且眼更准、手更稳。据了解,目前在省二医进行机器人辅助治疗的手术达到65例,其中年龄最大的77岁。
在我国,人工置换关节的手术量每年正在以20%-25%的增长率高速增长,但因手术的复杂性,很多年轻医生学习周期很长。传统关节置换术比较依赖于手术中所见及手术医生的临床经验,医生通常要在术中反复测量、对比,从而匹配最合适的假体。“机器人辅助手术为年轻医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甚至可以达到教授级医生同样的手术效果。因为在进行机器人辅助膝关节置换手术时,术前医生会使用3D成像技术获得患者膝部的精确图像,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个性化的手术计划。手术时,机器臂按照计划指示切除骨头,并协助安装关节假体。这让年轻医生有机会在短时间内学会这些复杂手术,缩短学习曲线,提升他们的临床技能和手术操作水平。”许长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