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代源流远,宗技奕叶长。横批:五世其昌。
这副对联常见于家族祠堂或祖先灵位两侧,象征着家族繁荣昌盛,人丁兴旺,传承有序。其实,这副对联用在有影响力的艺术家,或者德高望重的师长身上也恰如其分。正如七、八十年代的中山知名画家潘栋樑(董良)先生。
潘栋樑简介
潘栋樑(1946—1992年),字董良,以字行。祖籍广东南海,出生于中山小榄镇,生性勤奋。自幼酷爱绘画,高中阶段在校已露头角。毕业后作为知青下乡插队务农期间及至出任古镇镇财政所所长从未辍笔。业余自学画理和古今各流派画论,摹各大家笔法,写生师法大自然,故每画皆独成意趣。潘栋樑时任中山县美术研究会副会长,他的作品曾多次参加省、市画展,不少作品流传海外。1990年8月曾出版《董良画选》,《佛山日报》、《新界文艺报》等报刊曾作介绍及报道。
潘栋樑于1992年7月因车祸逝世。为缅怀其人,小榄镇有关部门曾出版《画家潘栋梁哀思录》,还于1994年秋举行“潘栋梁遗作展”。近期,小榄镇政府有关部门及镇收藏家协会正在筹备较大型的“潘栋梁画展”。
我们心中的良哥
良哥,可谓是“诗、书、画、印”兼备的艺术天才,他的成就让人敬佩。然而,更令人钦佩的是他的高尚品德,和独特的人格魅力,让人难以抗拒。因此,众多追随者纷至沓来,向他讨教艺术。拜他为师的人群,占据了小榄镇当时艺术圈的一大部分。然而,良哥从来不明确收徒,也不让别人称呼他为师父或老师,只接受大家称他为良哥,而他乐意称呼学生为师兄弟,哪怕是比他年幼十几二十岁的人。良哥总是如此谦虚。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时代,良哥的生活十分贫困,但他从不向前来学习者收取任何费用,反而慷慨提供学习用品,如笔、墨、纸、砚等。若家中拿不出这些用品,他便带着大家四处寻找替代品,例如刻印所需的章石不足,他便和学生们一起去挖木棉树钉、捡砖头……等。我们跟随良哥一起学习的故事实在太多太多,不胜枚举。今天我们以一个关于学习刻印的故事与大家分享。学习其他知识则另文再述。
撰写此文,源于我与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澳门颐园书画会理事长李得之先生的一次交流。他说:看到我游历商海几十年之后又重新回归艺术创作,感慨万千。或许是出于鼓励我回归艺术队伍的原因,他翻出一大堆的“陈年旧物”给我看,旨在勾起我的童年回忆,使我更加坚定信心。他接着说:不如先写一篇关于我们半个世纪以来一起学艺的心路历程,以此缅怀董良老师和溯源我们的同门渊源。
从当年的木棉树钉、砖头、磨刀石,到今天的优质章石;从当年临摹齐白石、吴昌硕以及西泠印社诸位篆刻名家的作品,到今天的篆刻协会副会长,我们见证了社会的发展进步和同门师兄弟的成长。
七十年代的师徒信札:
百年老树钉与砖头把戏:
七、八十年代师徒户外写生场景:
《拾叶》的由来:
《拾叶》乃潘栋樑独创的教学方法。他强调学生在刻苦钻研的同时,应当常到户外写生,从大自然中汲取智慧,多捡拾各种各样的树叶,并仔细观察树叶的纹理、叶脉和叶肉的生长结构。乃为“拾叶”。另外,他还要求同学们每年相互交换作品,涵盖诗、书、画、印等各类习作,同时倡导学生亲自撰写序言和编写后记,将作品装帧成册。亦为“拾页”。通过向大自然学习和同学之间的相互学习,同修共勉,定能有所成就。
潘栋樑“拾叶+拾页”的教学方法获得了广泛认可,更被后人赞誉为:“潘氏理论”、“五指法则”——小拇指代表主动学习;无名指代表相互学习;中指代表相互促进;食指代表师法自然;大拇指代表勇于进取。五指张开如掌,五指合拢如拳,拳拳到位,所向披靡。
看到这些陈年资料既激动人心,又催人泪下。我们和良哥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不胜枚举,留待另文再述。
如今,董良的画友和他的学生已经成为当今中国诗书画印领域的佼佼者。
作者|梁伯强
责编|王绮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