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羊网讯 记者严哲川摄影报道: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交通,作为社会发展的动脉,不仅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打破了地域间的壁垒,使得文化交流、经济互通变得更为频繁和深入。
6月19日,“发现最美铁路·喜看赣粤新发展”网络宣传活动“发现团”沿京港高铁昌赣段、赣深段一路南下,先后抵达赣州、河源,一睹“千里赣江第一桥”——京港高铁赣江特大桥的伟岸雄姿,探访“苏区+湾区”双区联动发展的累累硕果。
跨越山河无需减速
双区联通拒绝延迟
京港高铁赣江特大桥为何被称为“千里赣江第一桥”?当日上午,“发现团”来到龟角尾一探究竟。龟角尾两侧,章江、贡江环绕着赣州古城的东西两边奔流而来,在此处汇聚成为江西人民的母亲河——赣江。身处龟角尾向北远眺,在约2公里远的江面上,静卧着一条钢铁巨龙,这便是京港高铁赣江特大桥,正因其飞架章贡合流的赣江之源处,便有了“千里赣江第一桥”的美誉。
龟角尾两江交汇处。主办方供图
京港高铁赣江特大桥。主办方供图
人们在乘坐高铁时常常会发现,高速行驶的高铁总是会在特定路段减速,而这种减速往往出现在通过大跨度的桥梁前。赣州工务段赣州西路桥车间主任张宏斌告诉记者:“京港高铁赣江特大桥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是世界上首座主跨300米铺设无砟轨道的大跨度高速铁路斜拉桥,时速350公里的高铁列车在经过这座桥之前不需要减速。”
在此之前,由于技术的限制,跨度在200米以上的高铁桥梁只能铺设传统的有砟轨道,即以石质散粒道床为基底的轨道,这种有砟轨道的通过时速只能低于250公里。在技术人员的日夜攻关与不懈努力下,技术瓶颈终于得以突破,并应用于京港高铁赣江特大桥,它是高速铁路与桥梁的完美结合,是中国交通建设者智慧与汗水的结晶,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不畏困难、勇于拼搏的实干精神。
京港高铁赣江特大桥不但接通了赣南老区与省会南昌之间的生命线,随着赣深高铁开通运行,更是成为了联系江西省会南昌与经济特区深圳的黄金纽带。一百公里的速度提升,进一步打通了赣粤携手共进、协同发展的任督二脉,让这座承载着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之希望、两省人民共谋高质量发展之愿景的生命桥、友谊桥充分彰显作用。
高铁赋能盘活沿线
文旅资源走引结合
下午,“发现团”乘赣深高铁来到广东河源东站进行参观采访。2021年12月10日,连接“革命老区”江西赣州和“经济特区”广东深圳的赣深高铁开通运营。同日,作为赣深高速铁路重要中间站点的河源东站同步开通运营,彻底结束了河源不通高铁的历史,实现了广东省“市市通高铁”。
河源东站。主办方供图
自开通以来,河源东站逐步发展成为江西红色革命圣地与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纽带,客流量逐年增长。河源东站客运值班员唐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里从最初荒芜的黄土地到现在的高楼耸立、人声鼎沸,从一天只有几百号旅客到如今日均发送几千名旅客,来考察和投资的商务人士也明显变多了。”据了解,2023年河源东站全年发送旅客107.4万人次,较2022年增长155%;到达旅客86.2万人次,较2022年增长190%。越来越多的河源人选择乘坐高铁出行,越来越多的外地人选择坐高铁来到河源。
河源东站候车室。严哲川 摄
随着赣深高铁全线通车,河源文旅迈入了高铁新时代。高铁开通前,河源到深圳需2小时30分钟车程;高铁开通后,缩短至最快45分钟到达。据了解,河源文旅部门依托当地丰富的文旅资源,为赣深高铁沿线与粤港澳大湾区游客设计推出了独具河源特色的文旅产品,受到了大湾区及周边省份游客的青睐。比如举办火出圈的村BA篮球赛,将非遗活动融入每一场篮球赛当中,同时借助球赛来展示本地农副产品。
河源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曾永贞对记者说:“高铁开通之后,交通便利性大大提高,很方便我们去沿线城市参加一些旅游展、推介活动,让我们的文旅资源扩大影响力有了更广阔的天地。” 曾永贞还表示:“在文旅推介宣传方面,我们现在不仅仅是走出去,还在争取把湾区和其他周边城市的资源引进来开展相关活动。”
河源著名景区万绿湖,在高铁开通后,人气得到了明显的增长。广东万绿湖旅游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导游中心、研学中心部门经理周捷航向记者介绍:“高铁的开通大大拓展了我们的旅游客源地,以前来自广东省内的游客居多,现在有很多是来自江西、武汉等周边省份,甚至北京、东北的游客都被吸引过来了。”
万绿湖。严哲川 摄
从赣州到河源,从“千里赣江第一桥”到赣深高速铁路,我们见证了交通先行所带来的巨大变革。未来,随着交通网络的进一步完善,更多的地方将被纳入“一小时生活圈”,更多的文旅资源将得到深度开发,更多的发展机遇将应运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