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山记——广州第一峰,派出所同志们的一天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宋金峪
文/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鄢敏
或许你听过,广州第一峰是天堂顶。鲜为人知的是,这里有一间广州海拔最高的派出所——广州市公安局森林分局大岭山派出所,管辖4万亩林地,海拔331米。
大岭山派出所辖区东面是惠州龙门南昆山,南面是广州增城大封门林场,北面是广州从化良口镇。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这里偷盗、砍伐树木行为猖獗。为打击犯罪,1982年,大岭山派出所成立。1995年,辖区大岭山林场改造升级为石门国家森林公园,多事之地变身4A级旅游景区,多年未再发生刑事案件。
在这片地广人稀、自然资源丰饶的广阔辖地,数十年来只有5位编制内民警,他们怎样在广州第一峰守护平安?又会遭遇哪些特殊考验?近日,记者探访大岭山派出所,跟随森林警察徒步前往天堂顶巡逻,记录他们扎根大山、与树为伴的日常。
“林二代”的共同选择
早上九点多,大岭山派出所所长何曙光带着辅警谭伟健,来到天堂顶登山步行径入口,同护林员会合。当天,他们一起巡山,了解森林状况,查看有无破坏森林资源行为。“全程12公里,爬升800米”,何曙光给记者打“预防针”,没有多少直道,山路基本都是弯弯绕绕的。
拾级而上,脚底是天然石头铺成的石阶,长满了青苔、杂草,落叶堆积。“去年才修好,以前是土路。”何曙光步伐稳健,不时向记者介绍他们的保护对象——动植物。突然,他弯腰从树丛捡起一片羽毛,略带兴奋地告诉记者,“这是白鹇的羽毛。”放在手上,仅拇指的长度,如果不是何曙光提醒,记者根本留意不到如此微小的痕迹。“白鹇经常在附近活动,听声音就知道它们来了”。
“看,野猪拱过的痕迹。”发现一个坑,何曙光根据形状、深浅、土壤颜色分析形成的时间和野猪体型,“受伤或者带崽的野猪危险性大,不靠近就没事。”何曙光怕的是,村民在林区放置捕猎夹,达到一定数量就涉嫌非法狩猎。“所以要去村里普法,让大家明白此类行为的后果,避免因为不懂法造成违法。”
途中,何曙光还带记者认识了刺猬、布谷鸟等“老朋友”,如数家珍。“我爸是流溪河护林员,从小在林场长大,耳濡目染。”1990年,“林二代”何曙光走出校园,回到林场当警察,一干就是一辈子。
“前面那个也是‘林二代’”,何曙光说的是谭伟健。2018年,他听说森林分局招聘辅警,便辞掉工作考回林场,“对这里有感情,出生没几天,爸妈就带着我住进山里了。”谭伟健记得,当时护林员房子在距离石门国家森林公园售票点几百米的位置,“现在回来这里工作感觉特别亲切。”
天空飞来“巡防员”
随着海拔上升,石阶路渐渐消失,只有踩出来的小径,连何曙光都用上了登山杖。来到一处凉亭,他招呼大家歇息、吃东西,“到天堂顶还有500米,不好走,补充点能量。”看到旁边丢弃的便携燃气罐,谭伟健下意识捡起来摇晃,发现里面还有没用完的气体,就顺手装进背包带下山,“要是碰到烟头,容易酿成火灾。”
这是森林警察巡山的另一项重点任务:排除山火隐患。他们沿途清理树枝、检查防火隔离带,碰到“驴友”,也会叮嘱安全用火。“经过长期宣传教育,现在大家都挺重视防火。”自大岭山派出所成立以来,辖内未发生过一起山火。
休整后再前进,难度直线上升。眼前的根本不能称作路,由一个个不规则的石头堆成,连下脚的位置都不好找。两侧只有半人高的荒草,不小心摔倒就可能滚下山坡。短短几百米,足足走了一个小时。
登上天堂顶后,何曙光从背包掏出无人机,进行航拍巡防。2022年,森林分局探索无人机巡防林区,50多岁的何曙光主动学习,不到一年就熟练掌握操作。现在,无人机给大岭山派出所“补位”,去到人无法抵达的地方,参与搜救、巡查等任务。“一旦发生山火,无人机飞上去,直观看到方位、火势,有助于制定扑救方案。”
护林实现共赢
航拍巡防结束,何曙光带领大家从另一侧下山。脚下的“路”是条七八十度的斜坡,一直延伸到野草丛中,人只能蹲下,手撑着地面,以半步为单位,缓慢地下撤。可谓是,上山容易,下山难。
“有些‘驴友’不清楚路况,贸然进山,中途体力不支,需要我们带出来。”今年3月,何曙光还接到几个大学生在山里迷路的报警电话。天堂顶由于盛名在外,时常吸引众多登山爱好者前来攀登,高峰期每周末有400多人上山。“一年总有七八宗求助,有时候会联合蓝天救援队一起救人”。
山上的天气瞬息万变,原本的晴空突然飘起雨丝,狭窄的小径变得泥泞。植物高度从齐膝过渡到盖过头顶,人的视线也完全被遮挡,只能靠着直觉前进。下险坡、穿竹林、过小溪,翻越横亘的大树,一路挑战接连不断。稍不留神,连何曙光这样的“老江湖”都会脚下打滑、摔跤。
直到下午五点,记者一行才走出山林。上下一趟的巡山,耗时7个多小时。何曙光告诉记者,辖内天堂顶片区尚未开放,每年都要巡查两三次。“假如发生意外或者灾害,我们了解具体环境,才好应对处理。”尽管,何曙光在任职期间,只处理过一宗刑事案件、两宗行政案件,但日常防范从未有过一天的松懈。
近年来,得益于治安好,石门国家森林公园的游客人数明显上涨,比何曙光刚到大岭山派出所时翻了一番,全年大概有50万人次。随之而来的旅游消费需求,养活了周边200多个家庭,农庄从山脚开到山上。在何曙光看来,这也是森林环境一天天变好的根本原因:“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打工赚钱,自然抛弃了盗砍树木的想法,还会主动配合警察护林,互利共赢。”
完成巡山,何曙光和谭伟健回到派出所。这就是森林警察平常的一天,周而复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