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羊网讯 记者苏惠琳、彭泽祥摄影报道:自古以来,中国人便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壮志,不畏艰难险阻,持续奋斗在发展的征途上。桥,不仅作为交通要道,连接着山河湖海,更成为了大国辉煌成就与智慧结晶的重要见证。7月4日,“龙腾湾区·桥见未来”网络主题宣传活动记者团实地探访南中高速,见证粤港澳大湾区交通脉络的新生力量。
南中高速洪奇门特大桥 彭泽祥 摄
广州市南沙区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作为广州市的副中心和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区位优势显著。目前,由广州交投集团投资建设的南沙至中山高速公路(下称南中高速)主线及万顷沙支线顺利贯通。南中高速全长32.4公里,由主线和万顷沙支线组成。其中,主线长约21.6公里,起于南沙港快速新垦互通,终至新隆互通,与江中高速顺接并与广澳高速交叉,万顷沙支线穿过南沙湿地和伶仃洋后通过万顷沙互通连接深中通道。
目前项目全线土建施工基本完成,交安工程进度过半,南中高速总工程师邓志华表示,当前南中高速项目的主体建设工程已经完成93%,预计今年年内可以通车。邓志华说:“项目原本计划2025年建成通车,但我们通过增大资源投入、借助技术手段等方式,令南中高速在今年具备建成开通的条件。”
目前,从南沙到深圳需要向上绕行,路程需要至少一小时以上。南中高速通车后,从南沙至中山城区的行车时间将缩短至15分钟以内,至深圳的行车时间也将缩短到20分钟以内,广州都市圈、深圳都市圈和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实现直连,有力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硬联通”水平。
南中高速洪奇门特大桥 彭泽祥 摄
据介绍,南中高速特大型桥梁规模大、技术难度高,且穿越近海河涌和生态环境敏感区,施工环境复杂,安全风险高。广州交投集团坚持创新引领、科技赋能,通过研发建造技术、建设装配式桥梁智慧化数字生产基地、开发运用“智能信息化管理+BIM+物联网+智能制造”等技术手段提高工程质效。在生态环保和污染防治方面,南中高速通过实施“田路分离”水体保护法、吹填表土保护与利用、建造绿色生态循环池等工作,将人工构造物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随着深中通道、南中高速及万顷沙支线等交通基础设施落地开通,南沙将承担粤港澳大湾区重要交通枢纽作用,未来将链接珠江口东西两岸三个都市圈,增强广州核心引擎作用和中山节点连接作用,并辐射整个大湾区,为大湾区互联互通按下“加速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