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道的41载春秋:从在改革开放中“出生” 见证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

来源:金羊网 作者:李焕坤、董柳 发表时间:2024-07-25 06:29
金羊网  作者:李焕坤、董柳  2024-07-25
从郊区公路到交通大动脉、从在改革开放中“出生”到在新时代“成长”,走过41年春秋的广州大道是这座城市高速发展的缩影。

【开栏语】

在广东,几乎每个地市都有一条以该城市命名的大道或路,如广州大道、佛山大道、珠海大道等。它们作为城市的地理标志和文化符号,承载着城市的传承与演变,见证着从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的绵延和“递进”。

行走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康庄大道上,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吹响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之时,羊城晚报推出“我们走在大道上”系列报道,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记录广东珠三角九市城市大道上发生的变化、见证的传奇。

·董柳·

大道名片

姓名:广州大道

“出生”时间:1983年

身长:约17公里

范围:北起广州市白云区同泰路,经天河区、越秀区、海珠区,南接洛溪大桥

从郊区公路到交通大动脉、从在改革开放中“出生”到见证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焕坤 董柳

1973年,当年仅十岁的广州市杨箕村村民李应豪在村口的沙路笨拙地学骑自行车时,他未曾料到,同样的兴奋感会在30年后再现。那是2003年,他第一次驾驶私家车穿梭于广州大道的车流中,内心感到畅快无比。车轮之下,昔日需两车“谦让”方能通过的沙路,早已被平坦宽阔的广州大道取代;目之所及,过去遍布农田果树之地,已矗立起高楼大厦。

北起白云区同泰路、南接洛溪大桥,广州大道全长约17公里。在2024年年初完成编制的《广州面向2049的城市发展战略》中,广州大道所在的新中轴被赋予了“强化世界城市核心服务功能与魅力名片”的新使命。

从郊区公路到交通大动脉、从在改革开放中“出生”到在新时代“成长”,走过41年春秋的广州大道是这座城市高速发展的缩影。

“出生”于改革开放初期

顺应城市发展之需,带动沿线华丽蜕变

在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国锋看来,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与广州大道从一开始就有奇妙的缘分——它们都诞生于广州交通需求猛烈增长的20世纪80年代。

1949年,广州地区生产总值仅为2.98亿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广州经济快速发展,1985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亿元。“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市区开始出现堵车现象。为推动城市扩容、缓解日益凸显的交通矛盾,广州市道路系统逐步开始向立体化和高速化发展,广州大道的建设被纳入1984年国务院批复的《广州城市总体规划》中。”赵国锋告诉羊城晚报记者。

1983年初,广州大道中段(广州大桥—中山一路立交)率先开工建设;同年4月,广州大桥正式开工,于1985年6月建成通车。广州大桥作为一座跨江大桥,进一步强化了珠江北岸与南岸的交通联系,也为广州大道贯通南北奠定了基础。1987年,广州大道北段(天河路立交—沙河)建成。1989年10月,随着海珠区客村立交建成,广州大道实现南北全线贯通。

广州大道建成通车后,沿线地区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1986年,一条全长约1公里的杨箕商业街沿着广州大道中开业,商铺多达400间,成为广州当时最具规模的商业街之一。1993年,杨箕股份合作经济联社集体物业——广东外商活动中心(即现在的“粤扬外商艺龙酒店”)也在广州大道中开业。

“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春风和广州大道的便利交通,杨箕商业街和广东外商活动中心迅速吸引众多市民和外国商人,并带动周边经济发展。”杨箕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前副总经理李应豪回忆道。

这只是广州大道沿线发展浪潮中的一片浪花。广州大道以东,天河体育中心、珠江新城、广州塔等地标一一拔地而起,天河区从“东郊”菜地跃升为广州第一经济强区,猎德村、杨箕村等城中村得以华丽蜕变。广州大道也是广州南拓的重要走廊,海珠区、番禺区经此与珠江北岸联系日益紧密。

“壮大”于新时代

从拓宽到品质化提升,既关注车也关注人

1989年起,广州地区生产总值连续27年居内地城市第三位,仅次于上海和北京。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州几乎每年迈上一个千亿元台阶。2023年,广州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万亿元。

日益频繁的经济活动带来人流、物流的急剧增加,这对广州大道通行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为应对这一挑战,2000年,广州完成广州大道南道路改造样板工程、广州大道北景观工程建设整治等一系列品质化提升工作,广州大道成为广州高品质道路样板之一;2004年,建成的广州大道天河北路、花城大道两个节点隧道工程,极大缓解了交通压力;2017年,广州大桥拓宽工程完成,原本的双向六车道变为双向十车道。此外,自2019年启动的一系列广州大道快捷化系统改造工程正持续进行。

广州大道也见证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在广州的落地:抢抓《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出台重大历史机遇,纵深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首批获准在大湾区内地九市执业的港澳律师共四人全部选择“落户”广州;入选国家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营商环境改革实现从1.0到6.0版本迭代升级;绣花功夫推进历史文化街区微改造形成全国典型案例……

在世纪之交的2000年,刚研究生毕业的赵国锋到广州参加工作,看到了正在推进品质化提升工程的广州大道。之后,赵国锋参与到广州大桥拓宽、广州大道快捷化改造等相关工作的前期研究中。

于他而言,广州大道不仅是城市的门户、时代变迁的见证,更是城市规划理念演进的生动课堂。“过去,我们谈道路优化,重点是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让车通过得更快。现在,我们的重点从单纯关注车转变为既关注车也关注人。因此,在广州大道的优化中,我们更注重道路的品质化提升工作和精细化设计工作,为行人营造更安全舒适的慢行空间。”

李应豪亲身体验着这一规划理念转变带来的变化。2016年,杨箕村整体回迁,李应豪搬进了位于29楼的回迁房。他常常从阳台上俯瞰广州大道,“这些年路旁的绿化多了,越来越漂亮了。”

去年退休后,李应豪差不多每天下楼走一走,沿着车水马龙的广州大道,悠闲踱步到邻近的茶楼“叹早茶”。在他眼中,广州大道不仅是城市高速发展的象征,而且蕴藏着一蔬一饭的温情、三餐四季的流转,是老百姓平凡而真实的生活脉络。

羊晚快评

推动广州高质量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

□李妹妍

从一条狭窄的沙路到城市交通大动脉,广州大道的发展变迁,正是广州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生动缩影。

要想富,先修路。广州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经济总量不足3亿元,发展到如今超3万亿元的规模,75年一路高歌猛进,四通八达的大交通网络无疑是最生猛的引擎之一。借由广州大道的延展,天河体育中心、珠江新城、广州塔等地标一一拔地而起,海珠区、番禺区经此与珠江北岸联系日益紧密,广州城市空间格局和功能布局持续优化,为城市发展持续提供强劲动能。

更值得一提的是,广州的城市发展,不仅在大处着眼,也把目光投向了民生的每一个细节。对于李应豪这样的老广州人来说,从骑自行车到开私家车,从“让车通过得更快”到“为行人营造更安全舒适的慢行空间”,广州大道不仅见证着城市发展的活力与希望,更连接着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与梦想。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面向2049,广州坚定“南拓”“东进”重点方向,以“湾区—流域”更广阔的战略视野谋定空间方略,广州大道所在的新中轴亦被赋予更多的新使命。老中轴、新中轴、活力创新轴融合互动,无疑将为广州高质量发展打开新空间,亦将为扎根在这座城市的每一个奋斗者带来新机遇。

“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站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的历史节点回望,广州的每一步都走得坚实而有力。新征程上,老城市焕发新活力,广州发展空间必将越拓越宽,高质量发展道路也定能越走越宽广。

总策划:杜传贵 林海利

总统筹:林洁 黄丽娜 侯恕望

执行统筹:董柳 宋金峪

编辑:邬嘉宏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