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多世纪前,新中国在万般艰难的条件下成功研制出“两弹一星”,伟大成就震撼世界——滴水汇江 微芒成炬 自力更生 挺起脊梁

来源:金羊网 作者:李钢 郭思琦 发表时间:2024-08-07 07:15
金羊网  作者:李钢 郭思琦  2024-08-07
半个多世纪前,新中国在万般艰难的条件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取得了“两弹一星”这一震撼世界的伟大成就。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钢 郭思琦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蔡嘉鸿

1960年11月5日,我国第一颗国产导弹直冲云霄,发射告捷。1964年10月16日,巨大的蘑菇云在罗布泊荒漠腾空而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一举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飞向太空。

从导弹到原子弹、氢弹,再到人造地球卫星,半个多世纪前,新中国在万般艰难的条件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取得了“两弹一星”这一震撼世界的伟大成就。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60周年。近日,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追寻先辈们的足迹,陆续探访位于青海的中国原子城、位于四川绵阳的中国两弹城等“两弹一星”基地旧址,探寻“两弹一星”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生发的历史脉络。

当年的一幕幕动人画面,在记者的镜头前徐徐铺开。从功勋科学家到草原上的普通牧民,他们舍小家、顾大局,无不展现出厚重的家国情怀。无数细微的个体,汇聚成历史的洪流,凝结成伟大的力量,让中华民族在世界面前终于挺起了脊梁。

农牧民们的“搬家”

让我们先说说关于“搬迁”的故事。

1958年,中央决定,在青海金银滩草原建设我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221基地”)。

金银滩,“西北歌王”王洛宾曾经在这里唱响《在那遥远的地方》。

蓝天白云,草长歌飞扬。

由于基地的建设,当地农牧民需要搬迁。原子弹,对于世代生活在金银滩草原上的农牧民们而言,并不是一个容易理解的概念。

但是,他们得知,有了这个“原子弹”,中国才有底气在世界上说“不”。

时任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第一任州长的夏茸尕布以身作则,率先动员家人搬家。随后,他更是挨家挨户走访,从国家建设的需要讲到未来的生活安排,一番番真诚的话语打消了农牧民们的疑虑。

仅仅十天时间,1279户6000余名农牧民,赶着15万多头的牲畜,冒着零下20多摄氏度的严寒,徒步迁徙到了最近100多公里、最远500公里之外的安置点。

这是一段不应该被忘记的历史。60多年后,中共海北藏族自治州委党校教师李远歌回访了当年搬迁的农牧民们。彼时,他们中的不少人还是稚童;如今,一位位皆已是银发长者。

“我问他们,搬迁的那段日子苦不苦?一位老人的话让我深深震撼。他说,‘苦是苦,难也很难。但是现在回头看,只有祖国强大了,我们的小家才会安稳,生活才会更好。’这些农牧民们身上所蕴藏的,是一种最质朴的家国情怀。”李远歌说道。

新中国成立后,曾多次遭受核威胁。在那样复杂的国际环境下,中国必须拥有自己的核武器,才能拥有话语权。

可想而知,农牧民们的这次“搬迁”,对于这个国家有着何等的意义。

提及这段历史,李远歌在接受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不禁湿了眼眶。她说:“当时,金银滩草原已进入10月,天气非常寒冷,到处是茫茫雪原,这些农牧民们为了国家建设的需要,却在最短的时间里搬离了故土。”

其后,数万名科研专家、技术人员、建设工人、人民解放军战士、警卫部队指战员,奔赴草原,在风雪高原开启了艰苦创业的征程。

“安下心,扎下根,戈壁滩上献青春。”当年的建设者们留下了这样的壮志豪言。他们以“三顶帐篷”起家,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在高原牧区盖厂房、修铁路、建公路,历经数年,完成了基地的建设。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人民日报》刊发号外,向世界宣告:“这是中国人民在加强国防力量、反对美帝国主义核讹诈和核威胁政策的斗争中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党指向哪里,就往哪里去”

“搬迁”的故事,在四川绵阳同样发生着。

“要哪里土地就给哪里土地!这是国家重点建设,莫得顾虑。”川人的话语,朴实之中又有些许诙谐。

1964年,迫于紧张的国际局势,中共中央作出了“三线建设”战略决策。绵阳因良好的地理环境与条件,成为全国三线建设国防科技发展的重点区域。同年9月,按照中央部署,第二机械工业部在绵阳着手建设中国第二个核武器研制基地(“902工程”)。

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大军集结绵阳。这些建设者们隐姓埋名,投身至“902基地”以及后来的“903工程”的建设与搬迁任务中。

第二个核武器研制基地迁入绵阳地区大山后,数以万计的九院(即“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设计院”)职工,胸怀“党指向哪里,就到哪里去”的信念,远离家乡和亲人,日夜奋战,用有限的科研和技术手段,突破了一系列核武器关键技术,在原子弹、氢弹的武器化,新一代核武器研制攻关和高技术领域实现了一系列里程碑式的重大跨越。

“回国不需要理由”

更多的力量,汇聚成河。

在家国情怀的感召下,海外学子纷纷归国报效。

法国人曾经对杨承宗说,留下吧,给你55万5350法郎的年薪。但是,杨承宗拒绝了这一高薪待遇,毅然回到了祖国。作为中国放射化学的奠基人,杨承宗的归来,帮助解决了我国发展核武器所急需的原料——铀的问题。

祖国能给他的待遇,仅是每月1000斤小米。

“当时,为了新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发展,钱学森、朱光亚、邓稼先、郭永怀等一大批身居海外的科学家们,放弃了国外优越的条件,毅然回国。”青海原子城纪念馆内,一张张老照片诉说着往昔,讲解员金花娓娓道来。

物理学家彭桓武说:“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才需要理由。”

郭永怀说:“家穷国贫,只能说明当儿子的无能!我自认为,作为一个中国人,有责任回到祖国,和人民一道,共同建设我们美丽的山河。”

1968年12月5日,由于飞机失事,郭永怀英年早逝。他和警卫员在牺牲前紧紧相拥,守护怀中装有珍贵计算数据的公文包。那一幕,成为历史的永恒。

一位位科学家的故事,让“两弹一星”精神得以具象化,其中的家国情怀,催人泪下。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这句铿锵有力的话语,充分彰显着“两弹一星”工程无数参与者的精神气质。

接受原子弹研制任务时,邓稼先对妻子许鹿希说自己要“调动工作”,不能再照顾家里了。妻子问他:“去哪?”“做什么?”“去多久?”出于保密,邓稼先连续回答了三个“不能说”。妻子又问他,能否留一个写信的地址?他同样摇了摇头。

这一走,邓稼先在青海金银滩、新疆戈壁滩一干就是28年。很多人直到他去世前一个月,才第一次听说他的名字。

“两弹一星”另一元勋王淦昌更是改名“王京”,妻子同样不知他去干什么了,只知他的通信地址和邮箱代号。

爱小家,更爱“大家”

他们,并不是心中无“家”的人。

在邓稼先之子邓志平的记忆中,父亲只要在北京,每个周末都会带着他去看望爷爷奶奶。每次,邓稼先都会精心准备好参汤带去。

“我父亲从来不会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而是用自己的行动来教导我们,要关心自己的家人、热爱自己的祖国。”在2024年邓稼先百年诞辰的纪念活动上,邓志平评价自己的父亲“一生赤胆报国,真情造福人民,献身国防事业”。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有这个思想,这在他骨子里刻着的。”邓志平对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说道。

提到家国,于敏之子于辛同样有着深刻的感触。

“作为儿子,我对父亲的了解几乎是与外界同步的。直到1999年,父亲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之后,我才知道,父亲竟然是‘如此重要’。”于辛说。

时间拨回到1961年,于敏接受了国家重任,从零开始研制氢弹。“国家需要我,我一定全力以赴。”自此,他过上了隐姓埋名的生活,开始探索氢弹技术理论。

“父亲的家国情怀,不仅厚植于国之重器的技术探索上,也体现在与家人的点滴相处间。”于辛向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讲述了他记忆中难以忘怀的一个个场景,“还记得当时新中国刚成立不久,我的姐姐考上了大学,彼时国家在半导体等领域还处于空白,我的父亲便从国家需求出发,鼓励我的姐姐学习半导体专业。一直以来,父亲时常教导我们,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要把自己的志愿跟国家的需要紧密结合在一起。”

“老一辈‘两弹一星’科学家们用行动表明,浓郁的家国情怀背后是深厚的家国责任、强烈的家国担当。”2024年6月,在四川两弹一星干部学院举行的第三届科学家精神学术研讨会上,马兰基地原政委、中国国史学会“两弹一星”历史研究会常务理事长孔令才如此说道。

回到那片有信仰的土地

精神有传承,情怀感后人。

家国情怀,对于青海两弹一星干部学院教师马晶而言,不仅是他人的故事,更是一种亲身的感知。

时间回到10年前,马晶来到青海原子城纪念馆工作,成为一名讲解员。起初,因不适应高原气候条件,马晶每天都在想着怎么离开这里。

一件事情的发生,改变了她的想法,也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她回忆说,在一次讲解中,她遇到了一对“特别”的参观者。一位50多岁的男子胸前背着一个双肩包,一只手一直托着包的底部,另一只手则搀扶着满头银发的母亲。两人就这样走在参观队伍的最后。每当马晶讲到动人之处,母子二人都会相拥而泣。

“讲解结束后,他们向我走了过来,老奶奶一把抱住了我说,‘姑娘谢谢你,谢谢党和国家没有忘记他们’。”马晶了解之后才知道,原来这位老奶奶的先生曾在“221基地”最核心厂区的一分厂工作,且一干就是36年。从基地退役后,老先生回到了老家廊坊。此后,老先生一直有个心愿,就是再次回到金银滩草原走一走、看一看。

只是,老先生的身体状况让他一直无法如愿。弥留之际,他把老伴和孩子叫到床边,嘱咐在他去世后一定要将他的骨灰带回金银滩,撒在那片草原上。

“直到今天,再次讲起这个故事,我依旧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来形容当时的心情。”马晶告诉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后来,她将这对母子带到了基地纪念碑前,母子二人将老先生的骨灰放到了纪念碑的台架上,久久不愿离去。

马晶说,这件事对她触动很大。那一刻,她真正领悟到,为什么总说金银滩是一块有信仰的土地。也正是从那时起,她下定决心要讲好“两弹一星”故事,让更多人知道在当年的伟大工程中无数奉献者们的家国情怀。

如今,无论是位于青海的中国原子城,还是位于四川的中国两弹城,昔日神秘的军事“禁区”已变成旅游胜地。

无数人来,无数人往,“两弹一星”的故事一直在历史的长河中流淌。

访谈

四川两弹一星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刘涛:

“两弹一星”精神背后是把国家融入血脉的情怀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钢 郭思琦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蔡嘉鸿

在研制“两弹一星”的峥嵘岁月里,科研专家、技术人员、建设工人等无数工作者以身许国、隐姓埋名,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这项伟大事业的背后,更是培育形成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忆往昔,浓浓家国情怀。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60周年之际,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来到位于四川绵阳梓潼的中国两弹城,对话四川两弹一星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刘涛,深入认识“两弹一星”精神背后的丰富内涵,感受厚植在此精神背后的家国情怀。

羊城晚报:“两弹一星”精神形成的背景是怎样的?其内涵是什么?

刘涛:“两弹一星”精神的培育形成,要从“两弹一星”研制的背景说起。新中国成立初期,先后遭受多次核威胁。一方面是为了捍卫和维护国家安全,另一方面是为了巩固和提升大国地位,在这样的背景下,党中央作出了发展“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纷纷放弃国外优厚的条件,奔赴西北戈壁高原,从零开始。他们既要攻克原子弹研制的试验难关,还要填补理论上的空白。尽管工作条件极端恶劣,但他们仍以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隐姓埋名,奉献终身,目的就是让中国拥有强大的国防力量,让备受屈辱的民族能够自豪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挺起中华民族的脊梁。

所以,这一伟大的事业淬炼出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羊城晚报:在“两弹一星”精神的背后,蕴含着怎样的家国情怀?

刘涛:“两弹一星”精神凝结着中华民族深沉的家国情怀,它深深刻印在“两弹一星”工作者的身上。回想当年,不少怀着科学救国梦想、远渡重洋、学有所成的科学家们,得知祖国要发展原子能事业,为之振奋,毅然冲破重重阻挠,克服种种困难,义无反顾回到祖国,投身社会主义建设。钱学森、王淦昌、邓稼先、郭永怀以及无数把青春挥洒在大漠戈壁的科研工作者们,舍小家为大家,把国家融入血脉成为个人的自觉选择。他们不求闻达、不计报酬、不讲条件,把国家和人民的需求作为个人追求的第一目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种家国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在新中国尖端技术领域的集中体现,对于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具有重大意义。

羊城晚报:“两弹一星”精神在当代传承有怎样的意义?

刘涛:“两弹一星”精神激励和鼓舞了几代人,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当前国际局势波谲云诡、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时代背景下,更需要我们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当年,“两弹一星”工程的参与者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家国情怀与精神,都是中华民族精神品质的具体体现。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宣扬这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就是要让更多的人知道,在那样一段艰苦岁月里,在那样一个激情燃烧的时代里,我们的科学家们、工作者们,还有那些没有被时代记住姓名的普通人们,他们是如何为了祖国强盛付出血汗乃至生命的。今天,身处新时代的我们,应该像“两弹一星”科学家那样,愿以身许国,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踔厉奋发、不懈奋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编辑:郑健龙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