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起雷击火24小时内扑灭 森林守望者有了“追雷”黑科技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作者: 发表时间:2024-08-12 11:23
央视新闻客户端  作者:  2024-08-12
全球每年因雷击火引发的森林火灾达5万多次,我国也是发生森林雷击火灾较多的国家。近年来,随着科研设备的布局,我国森林雷电响...

夏季雷电天气频繁。全球每年因雷击火引发的森林火灾达5万多次,我国也是发生森林雷击火灾较多的国家。近年来,随着科研设备的布局,我国森林雷电响应能力明显提升。

雷击火具有监测发现难、精准定位难、扑救处置难的特点,对它的防控是世界性难题。在我国,雷击火主要发生在大兴安岭、四川大凉山、新疆阿尔泰等地区,其中,黑龙江和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发生雷击火数量占87.4%。

在大兴安岭森林防灭火指挥部林区地图上,可以看到红点密布,每一个红点都分别代表了一次雷击,而每次雷击都有可能引发森林火灾。

一大早,漠河森林消防队员就开启了训练模式。森林消防队员们除了苦练基本功外,还有了新装备的“加持”。

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漠河林业局森林消防一大队队长 孙建新:灭火机工作时效能达到一个半小时左右,背负式的灭火机减轻了队员在扑火过程中的体力消耗。原来一个水泵需要40斤左右,现在也就20斤左右,既方便又便于携带。

处置森林雷击火,防范也实现了从事后扑救向事前防控前移。眼前的这台仪器叫做全波形三维闪电定位仪,可以实时监测闪电发生时间、位置、电流强度、闪电类型等,能够探测定位150公里范围内的闪电信息。

中国林科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副研究员 王明玉: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雷电探测网,可以实时对雷电的发生位置、发生时间,还有一些特性进行监测。在发现方面比过去提前很长时间,因为发现得早,在雷击火比较小的时候就可以完成扑救。

目前,大兴安岭林区共安装了19套全波形三维闪电定位仪、8套雷击火火险监测站、5台大气电场仪。其中,大气电场仪首次应用于我国雷击火的监测预警。

“天空塔地”预警监测 筑起“智慧防火墙”

随着技术的进步,我国森林雷击火防范还实现了“天、空、塔、地”四位一体的预警监测,为森林筑起了“智慧防火墙”。

大兴安岭加格达奇林业局管辖林区是国家一类火险区。在林区搭建的防扑火指挥中心系统上,工作人员可以及时获取雷击点信息,快速地明确道路、河流等地表信息,迅速进行人员调度。

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加格达奇林业局林火智慧管理指挥中心副主任 刘洪昌:从天、空、塔、地几个方面对林火进行预防。

天就是卫星遥感和雷电监测

空就是空中的有人机载人巡护和无人机进行巡护

塔就是瞭望塔的远程监控

地就是地面巡护

在大风天气和恶劣天气下,地面巡护加无人机配合,对火点进行清查。

结合气象信息,林业局将落雷信息及时、准确地显示到地形图上。工作人员导出经纬度坐标分配给各基层单位,基层单位再根据落雷点的具体位置,派出地面巡护组、无人机或通过瞭望塔人员进行快速排雷。

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森林防火办副主任 李晨光:通过感知系统完善了一个视频指挥的效果,通过无人机+卫星通信车+卫星电路的方式,使火场视频能够实时传送到指挥中心,给我们的指挥员提供一个更加精准的辅助决策参考。

今年以来,大兴安岭林区共发生了81起雷击火灾,其中80起在24小时内扑灭。目前,国家林草局已在大兴安岭、四川凉山等重点林区建成了雷电监测网和火险监测网,覆盖范围超过40万平方公里。

“追雷”一线的守望者

除了先进的技术装备外,人工监测也是森林防火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眼前这个皮肤黝黑的汉子叫柯明伟,今年是他守在小白山“04瞭望塔”上的第13年。这段时间,正是雷击火发生的高峰期,他经常清晨四点多钟就会登上塔顶,和同事交替每天五六次攀爬接近十层楼的高度,在目之所及约15公里半径内,反复用望远镜、罗盘观测,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通过无线电台上报瞭望情况。

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呼中林业局瞭望员 柯明伟:瞭望员就是发现火、及时报。在十公里之内,看得最清晰,随时能掌握火着的程度、火势、风,还有烟状。

柯明伟告诉记者,监测“雷击火”是瞭望员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他驻守的“04瞭望塔”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因建设早、海拔高、瞭望远,被称为“兴安第一塔”。柯明伟依稀记得,第一次上塔时这里还没有像样的行车道,徒步了近四个小时,才好不容易登上这座瞭望塔。

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呼中林业局瞭望员 柯明伟:现在塔周围都接上电了,有光伏太阳板这套先进的设备,现在比早先我们上瞭望塔的条件要好得多。

像这样的瞭望塔,在黑龙江大兴安岭林区共有352座,像柯明伟一样的瞭望员,仅呼中林业局就有108人,他们都是这片大山的“守望者”,是发现雷击火的“眼睛”。

编辑:吴方舟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