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山河弦歌丨燃爆了!“妈妈龙舟队”

来源:央视号 作者: 发表时间:2024-08-13 11:08
央视号  作者:  2024-08-13

blob.png

“精打细算,只为平衡生活、工作和训练”

20分钟买菜做饭,20分钟洗碗换好衣服,路上要花15分钟,晚上7点,冯丽娟准时到达河边。

今晚的队员中,年龄最大的62岁,最小的31岁。白天她们是环卫工人、菜档主、超市收银员;等太阳落山,她们脱掉鞋子,踏上心爱的龙舟。

龙舟队正在训练

细致的计算,只为挤出更多时间训练。这样的日子,冯丽娟已经坚持了28年。

这支“妈妈龙舟队”的队员们,也都有自己的技巧去平衡生活、工作和训练。做自己,为热爱。

每晚4个小时的训练,冯丽娟也都计算到分钟。先是6公里热身,10公里变速滑练心肺功能,3公里冲刺滑练爆发力,20公里慢滑练耐力,舵手沉稳、坚定,划手奋勇击桨。

队员们说,冯丽娟总是队伍里的主心骨,坚持训练,从没说过一个“累”字。

她们是菜档主、环卫工 也是龙舟手

说起和龙舟运动结缘,阿娟还记得那是上小学的一天,放学时正赶上村里“游龙”:父亲是主力划手“头浆”,他不断调整着队员们的划桨节奏和力量,水中鼓声激昂,浆板一致,岸上村民挥旗呐喊。

沙田中围村龙舟码头

队员们的训练用桨

按照旧时习俗,女人不能上船。等人群散去,小娟偷偷跳上空无一人的龙舟,自己坐了很久。

冯丽娟说,小时候她听到鼓声就会很兴奋,每到5月份,她都等着到岸边看爸爸划龙舟,但当时,女子不能上船。

机会终于到来。1996年,沙田镇政府打破女子不能划龙舟的陈规旧俗,成立了女子龙舟队。得知消息后,冯丽娟毫不犹豫报了名。

1999年盛夏,沙田女子龙舟队代表国家出征英国,参加第三届世界龙舟锦标赛。为了备战,队员们统一进行封闭式训练。

头顶烈日,身溅热浪,翻船、折桨不可避免,晕眩,呕吐时有发生。

冯丽娟说,那时候木桨有三斤八两重。经常划到满手都是泡,训练回去洗澡,累到想脱衣服都脱不动。

1999年,赴英国参加龙舟比赛的冯丽娟

“我会一直划,划到划不动为止!”

“低着头使劲扒”,赛制不适应就加练,装备落后就拿力气补。在那场比赛里,沙田女子龙舟队夺得了女子250米、500米、1000米三项赛事的金牌。

冯丽娟说,颁奖的时候,她听到“中国”两个字就好高兴。她划了一辈子龙舟了,她知道沙田龙舟不会停下来!

上班、做家务、训练……比赛回来后,女子龙舟队的拿的奖牌越来越多,大家的质疑声也越来越小。

现在,在沙田的17个村子里,每个村都有了一支女子龙舟队,沙田也是当地唯一一个“村村有女子龙舟队”的地区。

在沙田文化艺术中心展览馆负责人黎敬威说,沙田这边,疍家人喜水驾舟,出门登舟,以舟艇结缘,对舟艇情缘是很深。“娟姨”作为沙田普通的一名家庭妇女能够走出国际,见证着沙田的龙舟的发展史。

冯丽娟在沙田文化艺术中心展览馆

2000年元月,沙田被中国龙舟协会授予全国第一个“龙舟之乡”称号。水乡沙田的同舟共济、团结拼搏、力争上游、奋勇争先的龙舟精神和深厚的龙舟文化,吸引着越来越多人加入。

说起下一步的计划,冯丽娟说年轻的时候她是为沙田,为国家争光,现在的目标是把龙舟精神传给年轻一代。

哪一次训练是最后一次?哪一场比赛是最后一场?她不知道。只是,现在手里握着桨,随时能踏上心爱的龙舟,她就很心安。在广阔的江面上,她一下一下,划出了自己的故事。

监制丨高岩 刘钦

编审丨肖源 李行健

记者丨韩毅

音频制作丨李晨雨

视频制作丨韩毅

新媒体编辑丨廉金亮 魏然

特别鸣谢:东莞市沙田镇人民政府宣传教育文体旅游办公室

编辑:郑健龙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