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坝林场建设史是一部可歌可泣的艰苦奋斗史,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羊城晚报记者近日对话河北省委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课程主讲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塞罕坝精神教程主讲人周易,深刻认识塞罕坝精神的丰富内涵,感受厚植其中的家国情怀。
羊城晚报:塞罕坝精神是如何形成的?其核心内涵是什么?
周易:几代塞罕坝人及当地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用了半个多世纪,将塞罕坝这片茫茫荒漠沙地变成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海。塞罕坝精神正是在这一历史变迁中孕育形成的,其核心内涵可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牢记使命”是塞罕坝精神之根。几十年来,塞罕坝的建设者们把党赋予的光荣使命化作历史的责任担当,历经风雨而初心不改,纵有千难万险也在所不辞,硬是在浩瀚荒漠沙地上筑起一道“绿色长城”。塞罕坝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负重托、不辱使命的创业史、奋斗史;牢记使命是塞罕坝人负重前行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大力弘扬塞罕坝牢记使命精神,就是时刻提醒我们“不能忘记为谁干”。
第二,“艰苦创业”是塞罕坝精神之本。塞罕坝的建设者始终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以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功成不必在我”“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崇高追求,以及甘于吃苦、乐于奉献的工作态度,不断攻坚克难、开拓前进。在党的召唤下,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年轻的建设者们,不断进行青春接力,用自己的热血与汗水书写着艰苦创业的人生。大力弘扬塞罕坝艰苦创业的精神,就是时刻提醒我们“不能忘记如何干”。
第三,“绿色发展”是塞罕坝精神之魂。塞罕坝之路是播种绿色之路、捍卫绿色之路、绿色发展之路。塞罕坝人从创业之初就自觉地把安身立命的事业前途与绿色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几十年来,塞罕坝林场一直坚持生态育林,绿水青山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走向全面小康的“金山银山”。塞罕坝地区几百年来由绿变沙、再由沙成绿这一沧海桑田的演变,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了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与教训。所以,大力弘扬塞罕坝绿色发展精神,是时刻提醒我们“不能忘记怎么干”。
羊城晚报:塞罕坝精神体现了怎样的家国情怀?
周易:60多年来,塞罕坝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一直坚持“先治坡、后治窝,先生产、后生活”的理念,把个人选择与国家需要、个人追求与人民利益紧密结合起来,国家需要至上、使命责任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彰显个人理想和人生价值。
一代代塞罕坝人之所以能够在与极为恶劣的自然环境斗争中毫不退缩、铁骨铮铮,其根本就在于他们对国家使命的不懈坚守。这是他们的精神之钙,是他们能够克服困难、创造奇迹的根源动力。一代代塞罕坝人矢志不渝完成党交给他们的任务,一定要让荒原披上绿装,彰显了“愿得此身长报国”的高尚情怀。
越是面对困境、压力、苦难,他们越是抗争、奋斗、勇往直前,这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品格,正是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以身报国的宝贵家国情怀的最真实的体现。
羊城晚报:我们应当如何学习和弘扬塞罕坝精神?
周易:塞罕坝精神丰富、完善、发展了半个多世纪,其历史是一部难能可贵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活的范本”,激励一代又一代人不懈奋斗。塞罕坝精神及范例是中国共产党向世界提供中国生态治理方案、贡献中国智慧、为世界谋大同的党的先进性的一篇绿色宣言。
塞罕坝精神既是我国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矢志不渝再造秀美山川、建设美丽中国的光辉典范,更是新阶段、新征程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精神范本。
三代塞罕坝人驰而不息,久久为功,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证明了唯有持之以恒,接续奋斗,才能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再建功立业。年轻一代要接过老一辈的接力棒,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为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文|丰西西 高焓
图|梁喻
拍摄|梁喻 通讯员 那然
剪辑|林心怡
包装|余梓涛
资料画面|塞罕坝机械林场宣传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