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谭铮 李焕坤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周巍
刚刚过去的暑假,四川省汶川县红色讲解员王群每天都要接待大量游客,其中不少是学生,“最多的一天,我接待了1000多个孩子”。
走进今天的汶川,成排的民居、坚固的学校、如织的游客……很难想象,16年前,这片土地曾经遭受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
2008年5月12日,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造成近10万同胞罹难或失踪。在同特大地震灾害的艰苦搏斗中,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展示出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
今年是“5·12”汶川特大地震16周年。近日,羊城晚报记者深入汶川县映秀镇、卧龙镇以及北川县等地,探寻那从废墟中崛起的“新生”。
忽焉16年,英雄犹在眼前,抗震救灾精神常驻心间,家国情怀从未远去。
天崩地裂
不到最后不放弃生的希望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以汶川县映秀镇为震中,一场里氏8.0级、烈度达10到11度的特大地震猝然来袭,在短短80秒内,打破了当地老百姓的平静生活。
“地震发生的时候,我正抱着小女儿在街上逛街。”王群回忆说,“当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去找正在幼儿园的大女儿。但当我走到映秀幼儿园的时候,那里已经成了一片废墟。”
时年9岁的林浩,正和同学们在课室上课,突然感到教学楼左右摇晃。老师脱口而出:“地震了,赶紧跑!”可就在那一瞬间,教学楼“轰”地一声倒塌,有的同学不幸被掩埋。
这场地震影响有多大?据《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记载,这场地震波及了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37个县(市、区),灾区总面积约50万平方公里。
在汶川县萝卜寨,一个名叫王光强的11岁少年,是当时班上最后一个跑出教室的学生。他说:“我的两只鞋都跑丢了,全班同学主动把袜子脱下来给我当鞋。最后,我一只脚上套了12只袜子。”
在外部救援尚未抵达的当天,他们没有放弃生的希望。当天下午5时,经过不懈努力,王群终于在幼儿园的废墟里找到了受伤的大女儿。
而林浩在废墟里经过两个小时的艰难挣扎后,终于爬了出来。已经安全了的他,并没有离开,而是返回废墟救人。经过努力,他成功地背出了两名同学。也因为英勇救人的行为,林浩后来被中央文明办等部门授予“抗震救灾英雄少年”荣誉称号。
开山辟路
救援力量第一时间奔赴灾区
在“5·12”汶川特大地震映秀震中纪念馆,记者看到了地震从震源爆发的模拟场景。“超过300万立方米的固体从地底下猛烈喷出,在6秒钟的时间内,以每秒400米的速度横扫方圆2.5公里的范围,相当于251颗原子弹爆炸的威力。”馆内讲解员安丽介绍道。
山河移位,巴蜀之地满目疮痍。包括百花大桥在内的多条进入映秀的交通要道被瞬间“切断”,映秀瞬间成为了“孤岛”。在外界尚无救援力量抵达这座“孤岛”时,广大受灾群众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展开自救。
与此同时,全国进入紧急救灾状态,一场争分夺秒拯救受灾群众生命的殊死决战就此展开。一份份命令、电报、指示从北京发出。短短几个小时内,从党中央、国务院到中央有关部门,从军队到地方,紧急应变,靠前指挥,构建了一个强有力的指挥体系。
2008年5月13日凌晨,成都军区某集团军炮兵团副参谋长带领20人侦察分队从都江堰出发,徒步15个小时,成为第一支挺进震中映秀的队伍。地震后72小时内,十多万大军不畏艰险,分别从水、陆、空向灾区集结。
“5·12”汶川特大地震映秀震中纪念馆内,一个巨大的LED屏幕播放着邱光华机组的事迹。邱光华是我国培养的第一代少数民族飞行员,有着5800小时的飞行经历。汶川地震发生后,团党委考虑他即将到龄停飞,并且家在重灾区茂县,与亲人完全失联,让他负责地面指挥。但他马上向组织请缨:这一带地形复杂,我经验比较丰富,应该到最前线去。2008年5月31日13时,邱光华和他的734机组成员——副驾驶李月、空勤机械师王怀远、空勤机械师陈林、物资装卸和地面警戒员张鹏——前往理县执行救灾任务。这是他们第64次飞向地震灾区。之前的63次,他们先后运送救灾物资25.8吨,运送各类救援人员87人,转移受灾群众234名。在第64次飞向灾区返航途中,直升机遭遇天气突变,不幸失事……5位雄鹰一样的勇士,就这样永远地融入川西北的青山之中。
正是因为有这些义无反顾“逆行”的救援人员,才有了后来不断获救的幸存者。王群回忆,当她背着小女儿,牵着大女儿,一步步从映秀往外走时,她感受最深的是灾难无情,但人间有大爱。“从外面进来的解放军、医护人员还有志愿者,他们看到我的时候每个人都会给我一个拥抱,然后告诉我,大姐你一定要坚强,你一定要带着你的孩子走出去,你走出去了以后,会有更多的人帮助你。他们把自己身上的牛奶、鸡蛋、面包全部留给我和孩子。”王群说,“我当时唯一能做的,就是流着泪跟他们说‘谢谢’。”
王光强印象最深的是,每一位进入灾区的解放军战士身上,除了给自己准备的干粮外,还背了50斤至100斤不等的大米以及简易帐篷等。“当时前往萝卜寨的道路全都阻断了,他们是背着这些物资,翻过悬崖峭壁,绕路进来的。”
震后90多天,254个不通公路的乡镇“孤岛”抢通251个,820多万群众被紧急转移安置。
八方支援
灾区人民与援建者共建新家园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地震牵动了海内外亿万中华儿女的心。近20万名志愿者从天南海北赶赴灾区,4550多万名党员自发向党组织交纳“特殊党费”,全国各族人民为灾区捐款捐物,各个城市的献血点被争先恐后无偿献血的人群“挤爆”。
震后仅仅一个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十万援建大军迅速奔赴四川、甘肃、陕西的19个重灾县;几千万灾区干部群众擦干眼泪,从废墟上坚强站立,与援建者手牵手,共建新家园。震后不足三月,广东工作组进驻汶川对口援建。
在重建灾区的过程中,一批又一批援建者前赴后继。2010年,即将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毕业的梁杏媚选择参加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服务(以下简称“西部计划”),作为广东援建组里的一名志愿者前往汶川参与灾后援建工作。“当时党中央提出‘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和要求,广东倾全省之力大干快上。我到汶川的时候,已经是援建工作即将收尾的时刻。”梁杏媚表示,地震发生的时候,她就在想有什么方式可以让自己尽绵薄之力。“但当时作为学生的我没有条件和机会。毕业前看到西部计划志愿者招募的时候,我就决定报名。”她后来回想,这种“热血选择”,其实就是受到深埋在中国人骨子里的、质朴的家国情怀的感召。
到了服务地,梁杏媚被安排到广东援建指挥部担任志愿者。她回忆,虽然当时工作的地点大多局限于办公室内,但在工作的过程中,她看到了很多在救灾以及重建过程中的故事。这些真实的故事、鲜活的人物,深深地打动了她。“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不是说出来的,是干出来的。”
在志愿服务即将结束的时候,梁杏媚又做了一个“热血”的决定:留下来!在这片离她家乡佛山1000多公里的土地上,她一待就是14年。从广东援建指挥部到汶川县水磨镇,再到如今担任卧龙镇镇长,梁杏媚热血未凉,她把青春洒在了汶川土地上,说话的口音已经与本地人无异。她说,这些年从基层自身亲历、从身边的党员干部身上,无不真切地感受到抗震救灾精神的内核。“无论是面对灾后重建的艰巨任务,还是作为基层干部面对常态化的防灾减灾,或是助力民族地区的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我都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领导,感受到了党员干部艰苦奋斗、舍生取义、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精神品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没有一个政党能像中国共产党一样,拥有如此强有力的资源调配能力、群众动员能力和统筹协调能力。在无数次的前赴后继中,抗震救灾精神在闪闪发光,照耀着、引领着后人不断前行。”
如今的卧龙,群山掩映,郁郁葱葱,早已不复当年伤痕累累的景象,成为了大熊猫等众多珍稀动植物的乐土。梁杏媚说:“我将和这里的人民一起,继续讲好卧龙生物多样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打造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地,让我们的老百姓过上更有幸福感、安全感的生活。”
精神传承
给孩子们宝贵的生命教育课
除了像梁杏媚这样的援建者,还有许多原本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为家乡的“重生”而努力。2013年,林浩创办爱之链基金,帮助欠发达地区的孩子们增长见识,获得更多教育资源。王群成了汶川县的一名红色讲解员,她说,因为当初接受了来自八方的救助,她想把这份大爱的精神,用自己的语言传递下去,让更多人了解汶川。曾在广东“异地复学”一年的王光强,决心努力走出大山。在成都完成学业后,他选择返乡创业,给家乡的农产品直播带货,为当地农户带来收入。
地震发生时,一个名叫羊芳的姑娘,还在绵阳市读书。2010年毕业后,她奔赴县城北川,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担任讲解员。“我觉得我们存在的意义,就是把故事一直讲下去,把精神一直传承下去。”她说,“地震是自然灾害,我们难以避免。今人应该思考如何让这场地震凝练下来的抗震救灾精神传承下去。汶川特大地震不仅是中国人的记忆,更是全世界的记忆。在那一次,世界看到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抗震救灾精神。”
羊芳表示,担任讲解员14年来,让她感触最深的,是参观纪念馆的孩子们。他们通过聆听讲解,感受到了中国力量,并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道路,“这场灾难,为孩子们提供了一堂宝贵的生命教育课”。她这样总结自己的工作:“英雄在眼前,故事在耳边,精神在心间。”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讲师翁明源:
抗震救灾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代的延伸
今年是“5·12”汶川地震16周年,岁月抚平疮痍,汶川走向重生,而抗震救灾精神作为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仍激励着我们砥砺前行。近日,羊城晚报记者对话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讲师翁明源,探讨这一精神的内涵及其在当代的影响和价值。
羊城晚报:抗震救灾精神是如何形成的?其内涵是什么?
翁明源: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
面对突如其来的特大灾难,中华民族没有被吓倒,没有被压垮,而是以镇静的心理、坚强的毅力、果断的行动奋起抗震救灾,谱写了一曲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共克时艰的时代壮歌。
2008年6月30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的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座谈会指出:“在同特大地震灾害的艰苦搏斗中,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展示出了十分崇高的精神。这就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至此,抗震救灾精神被明确了下来。
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主要是指党和人民在与天灾对抗的过程中表现出的优秀品质,大致概括为三个部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体现了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和民族大爱的互助精神;“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体现了中国人民泰山压顶不弯腰的英勇气概和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以人为本、尊重科学”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人民的高度关爱和对科学的高度尊重的人本主义精神。
羊城晚报:抗震救灾精神体现了怎样的家国情怀?
翁明源:千百年来,面临民族危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是成就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力量源泉。2008年特大地震虽然是以我国西部少数民族聚居的汶川县为震中,但抗震救灾的力量来自海内外的广大救援人员。他们以“我们都是汶川人!”这样发自肺腑的心声表达出中华儿女同根同源,同呼吸、共命运的血浓于水的手足之情,这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长河中历经磨炼,在与各种自然灾害的长期斗争中,在近代百年抵御外侮的曲折抗争中,共同熔铸的一种精神伟力。这种力量深深根植于我们民族的心理、性格、习俗和文化传统中,成为不可磨灭的印记。
可以说,抗震救灾精神是五十六个民族所共同缔造的,融入了中华民族本有的特质和风貌,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传承的百折不挠、团结奋进的民族精神的延伸,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羊城晚报:今天我们该如何理解并弘扬抗震救灾精神?
翁明源:抗震救灾精神在本质上属于中国精神和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抗震救灾精神的深刻内涵也广泛存在于长征精神、抗战精神、雷锋精神、改革开放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等众多精神当中。这意味着抗震救灾精神不仅仅只是应用于抗击地震或其他自然灾害的精神,也应当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传承弘扬。
在新时代弘扬抗震救灾精神,我认为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是要坚持党的领导。抗震救灾斗争和灾后恢复重建取得伟大胜利,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主心骨,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坚强领导核心。新时代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首先就要抓住根本,抓住核心,抓住要害,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二是要坚持人民至上。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创造历史伟业。
三是要坚持中国道路。抗震救灾恢复重建的伟大胜利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脚踏中华大地,传承中华文明,走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党和人民就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我们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