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与中部地区 智造求新 双向奔赴

来源:金羊网 作者:杭莹、黄婷、孙晶、许张超、孙绮曼 发表时间:2024-09-13 07:12
金羊网  作者:杭莹、黄婷、孙晶、许张超、孙绮曼  2024-09-13
中部浪潮涌动,粤港澳风帆正举。

总书记说

2024年3月,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在湖南长沙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要一以贯之抓好党中央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一系列政策举措的贯彻落实,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合力,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力谱写中部地区崛起新篇章。

习近平强调,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立足实体经济这个根基,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加重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加强重大科技攻关,增强产业创新发展的技术支撑能力。

习近平指出,要加强与其他重大发展战略的衔接,更好融入和支撑新发展格局。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深度对接,加强与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融合联动。

本版撰文/羊城晚报记者 杭莹 黄婷 孙晶 许张超 孙绮曼

本版图片/羊城晚报记者 李志文(除署名外)

华夏大地,中部六省如一串璀璨的明珠,承载着千年的沉淀与未来的憧憬。湖北的智慧之泉,湖南的创新之火,安徽的科技之翼,江西的绿色之脉,河南的农业之根,山西的煤炭之光——这些省份不仅是地理上的枢纽,更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它们承载着连接东西、沟通南北的使命,共同织就了中部地区的发展新篇章。

新征程上,新质生产力成为时代的呼唤。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中国立足新发展阶段的重大部署,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关键举措,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保障。中部地区正以创新为笔,以政策为墨,绘就一幅幅转型升级的壮丽画卷。新能源汽车驰骋,智能网联编织,新兴产业勃发,成为中部地区发展的新引擎、区域竞争力的新标志。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中部地区与粤港澳大湾区合作愈发频繁,两地为更加热烈地“双向奔赴”按下了快进键。

今年3月,湖南长沙—大湾区新质生产力合作促进大会召开,合作规模超百亿元,项目覆盖产业园区合作、科技产业合作以及产业投融资合作等多种类型。长沙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评价,两地正在充分把握大湾区建设的战略机遇和溢出效应,携手推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融合互补、互利共赢。

同在3月,“对接大湾区 服务湖北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广州举行,40个项目签约,总投资额达371.76亿元,千名港澳博士湖北行……聚资源、引人才、强产业,以“科创引领 区域协同”为主题,湖北与粤港澳共同奏响了激昂奋进的“春天序曲”。紧接着的4月,大湾区科技创新武汉中心正式揭牌成立。

日前,作为2024年江西—粤港澳大湾区经贸活动周的主题活动和重头戏,江西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经贸合作推介在深圳举行,会上共计签约合作项目74个,签约金额641.3亿元。共商合作、共谋发展,老区连湾区,携手向未来……

中部浪潮涌动,粤港澳风帆正举。

近期,我们从粤港澳大湾区出发,走进中部地区腹地的部分城市,探寻中部地区——这位“勇猛的舵手”与大湾区携手共进,在构建新质生产力的航道上共筑乘风破浪、扬帆远航新势能的“秘诀”。

弹好重点产业“链”曲,工业互联“网”出新活力

智能翻转机器人抱夹起一台下车架,举升、翻转后放在指定位置,吊装机器人从另一边将上车架搬运到下车架上方,实现精准对位,一台挖掘机的雏形初现。

湖南长沙,在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联重科”)的土方机械园智慧工厂内,这是每天稀松平常的场景。而在长沙的另一端,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一重工”)的18号工厂内,一块块钢板经过下料、切割、焊接、组装等的全程智能化生产,最终成为型号规格各异的泵车。

谈及高端装备制造,湖南和广东都是绕不开的省份。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连续十多年位居全国领先地位的广东,是以“小而美”的中小企业,催生出了高端制造产业的“星河”;而工程机械产业规模已连续13年保持全国第一的湖南,则是凭借中联重科、三一重工这样的“庞然大物”,在工程机械产业方面连连刷出亮眼成绩。

2023年,中部地区交出了一份不凡的成绩单:制造业增加值6.8万亿元,规模约占全国五分之一;生产总值近27万亿元,在全国占比超过五分之一……一组组数据勾勒出蓬勃向上的发展轨迹。

其中,在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发展方面,中部六省各具特色。比如,湖北是光电子信息领域的佼佼者,光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在全国占比超过40%,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被誉为“中国光谷”。中部六省,堪称一个“谷”到另一个“谷”的故事。湖北武汉光谷、湖南株洲动力谷、山西“晋创谷”……一个个产业创新、勇争一流的样本,涌动着中部制造业发展的澎湃动能。

在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壮大中,传统制造业如何出新?企业的创新、政府的决心,是中部地区以新质生产力推动制造业当家的鲜明注脚。省主要领导上阵当“链长”,“顶格”推进产业发展;瞄准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智改数转”步入“快车道”,制造业企业提质增效……为了全面锤炼好“看家本领”,中部省份实招频出。

每45分钟就能下线一台泵车,年产近万台;从钢板到泵车的整个生产周期从改造前的31天缩短到了改造后的12.7天;单台泵车的制造成本降低了29%,整体人员效率提升了98%。这是三一重工18号工厂智能化改造后的成效数据。

智能制造的全面升级同样给中联重科带来生产力的革新,使其产品的研发周期缩短25%以上,工艺设计效率提升50%以上,并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

正如湖南省工业互联网发展研究中心业务负责人、高级工程师严佳龙所说,工业互联网是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支撑,“中部地区有足够多的龙头企业,其聚集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丰富,有发展工业互联网的优渥基础。”据中国信通院工物所中部运营中心主任、教授级高工谭敏介绍,作为政企互通的桥梁,信通院正在结合湖北重点产业发展情况,争取联合龙头企业新建省级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后期争取培育国家级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

近日,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武汉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实施方案(2024—2027年)》,提出要强化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力争四年内建成100个制造业人工智能示范场景。

面对转型升级的共同挑战,运用新理念、新技术,中部制造业正加速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推动新旧动能接续转换。

奏响新兴产业乐章,政策扶持“牵”出新赛道

中国车谷、中国汽车产业重镇,是传统汽车时代属于武汉的荣光。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除了利用智能制造守住优势产业之外,如何紧抓前沿技术、让自身在新兴赛道上不落人后,也是以武汉为代表的中部各省市面对的“长期命题”。

在武汉市蔡甸区通顺河北岸,坐落着一座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基地。随着萝卜快跑等企业的出现,武汉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产业集群的发展步子愈发加快。2023年,武汉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47%。截至目前,武汉智能网联汽车开放里程和开放区域数量均位居中国首位。

跨区通行、跨江通行、机场高速通行等,武汉为何能率先实现商业应用场景的创新突破?武汉经开区军山新城双智部部长吴海平告诉记者,这离不开测试道路的放开和政府敢于先行先试。

而在长沙,湖南湘江新区内,一座智能网联产业园“湘江智能网联园”正在不断“扩容”中。据园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刘婷介绍,这里将打造国内一流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新产业增长极。

“智能的车”“智慧的路”“强大的云”,这是记者在了解武汉、长沙等城市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产业发展过程中频繁听到的词汇。武汉是国内第一个发放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试点牌照的城市,长沙在全国率先出台了《长沙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支持与政策引导,这两座中部强城,正在智能网联汽车的风口赛道中争先进位。

加速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中部城市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逐渐形成。除了智能网联汽车,更多产业也在进击。在电子设备产业方面,作为代表性企业之一的光迅科技,2023年在全球市场份额占比已接近7%,位列全球第四。在光电子信息产业方面,湖北光谷实验室研发的胶体量子点短波红外成像芯片性能优越,成本却大幅降低。在一系列创新政策的支持下,光谷聚集1.6万家光电子信息企业,光电子信息产业整体规模超5000亿元。

北斗产业的应用和发展一直备受关注。在强大的算力支撑下,湖南正在做强全国首个自主可控计算产业集群,推动信创从“首创”迈向“首位”;每年实施10个重大科技攻关、10个应用示范项目,推动北斗从“天边”走向“身边”。作为“银河”“天河”超级计算机的发源地,湖南正在“算力时代”逐浪而行。

随着半导体、通信设备、电子元件等新兴产业在中部地区的逐步扎根,中部六省立足禀赋优势,重塑产业生态,抢占新一轮高科技产业制高点。

“中部样板”涌向湾区市场,湾区经验赋能“湘鄂创新”

纵观我国经济版图,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三大增长极之一,同时兼顾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中部地区则是重要的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而聚焦新质生产力深入调研,羊城晚报记者透过一个个企业与案例,试图牵出一条粤港澳大湾区与中部地区之间的产业交融与对比线。

三一重工18号工厂的钢板与泵车生产背后,广东企业树根互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树根互联”)所构建的“透明工厂”起着支撑作用——正因为结合数字孪生、大数据、AI等技术,18号工厂才实现“由刚变柔”,更好地应对重工行业市场的周期性波动。目前,三一集团已有超过1.8万台作业设备实现联网,光是18号工厂,每天就能产生超过30TB的大数据,相当于一座20万人口的县城一天产生的手机网络流量。

而借助树根互联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三一集团也向更广阔的市场输出自己的数字化经验。如今,在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三一集团华南总部大厦和树根互联全国总部大厦的外立面玻璃幕墙已建设完成,两座高楼并肩而立,气势恢宏。2021年,总部位于广州的树根互联入选广州“软件和信创”产业链链主企业,成为广州首家工业互联网领域的链主企业,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生产企业打造更加灵活、更具韧性的供应链体系。

乘着区域合作的东风,“长沙样板”正在涌向大湾区。

“广东是一个很大的应用市场,我们有一些合作伙伴,会用我们的体系去服务他的客户。未来我们也准备在粤港澳大湾区成立分支机构。”奇安星城网络安全技术(湖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奇安星城”)总经理王鑫说。

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奇安星城作为长沙新一代自主安全计算系统集群里的翘楚,为长沙的城市公共网络安全筑起了一座“安全墙”。凭借在长沙的运营经验,奇安星城也在走出中部、走进大湾区。

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绕不开科技创新。2024年,大湾区科技创新武汉中心的建设被列入武汉科创中心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也彰显着中部地区和粤港澳大湾区携手并进的合作姿态。大湾区科技创新武汉中心将依托大湾区中心的数字化能力不断提升科创属性、链接科创要素、构建科创生态的成熟做法,与武汉市科技资源现状相结合,以“湾区经验”赋能“鄂式创新”。

随着比亚迪、华为、TCL等龙头企业纷纷在武汉、合肥等地布局产业链,中部六省与粤港澳大湾区两大区域间的产业升级和空间转移正打开新局面。

一个又一个案例表明,广东乃至整个粤港澳大湾区与中部地区的携手,是两大区域之间的“双向奔赴”,有利于促进全国区域发展更趋协调,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更好融入和支撑新发展格局。

探温差

中部崛起势头强劲,重点城市如何做到因地制宜?

中部地区承东启西、沟通南北,汇聚了全国十分之一的土地,贡献着全国五分之一的经济总量。今年以来,中央多个重要会议聚焦中部崛起,中部地区发展迎来新的窗口期。面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同一考题,中部地区各城市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如何?如何做到因地制宜?羊城晚报记者就此采访了武汉、长沙等地的专家学者。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钱雪松:

创新重镇打造辐射全国的技术交易大市场

作为创新重镇,武汉的创新资源为其发展新质生产力奠定了坚实基础。“武汉智力资源充足,创新平台丰富,拥有120多个各类国家级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初步实现了国家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创新中心等战略科技平台建制化布局,一批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取得突破,让武汉基础创新的底气十足。”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钱雪松总结说,当前,武汉聚焦聚力光电子信息、先进制造、大健康、数字经济,打造了一批万亿级创新型产业集群,科创成果喜人。

钱雪松强调,科技创新不能只关注结什么“果”,更要关注播什么“种”、培什么“根”。“武汉意识到,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提前布局高水平原始创新,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近年来突出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积极搭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

为此,武汉也探索出科技创新的新模式。钱雪松介绍,武汉支持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在汉组建新型研发机构,提供“订单式”研发转化服务,打通“技术研发+中试熟化+技术转移+投资融资+企业孵化”成果转化链条;同时,激发技术转移转化交易活力,加快形成服务武汉都市圈、长江中游城市群,链接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全国的技术交易大市场。

湖南省工业互联网发展研究中心业务负责人、高级工程师严佳龙:

工程机械之都搭建平台推动链式转型

长沙素有“工程机械之都”的美誉,传统装备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是当地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题中应有之义。

湖南省工业互联网发展研究中心业务负责人、高级工程师严佳龙表示:“长沙的产业结构中,装备制造企业很发达,它们特别适合做数字化改造。当地龙头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后,也能通过链式的转型赋能产业上下游的转型。”

“在长沙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关键支撑。”严佳龙指出,平台不仅承载技术、软件和系统,还便于企业需求的规模化覆盖,加速了转型进程。

政策层面,他介绍,长沙通过智能制造三年行动计划和工业互联网支持政策,鼓励企业建设并使用平台;以政策性资金支持和企业场景开放,促进了平台服务商的成长。近五年,全市累计推动1660家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建设7000余个应用场景;累计培育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两家,已培育100多个省级平台。

面对中小企业在转型中的认知不足、资金缺乏和能力不足等问题,严佳龙特别提到,长沙采取了“企业出一点、服务商让一点、政府补一点”的模式,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措施降低转型成本,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为企业提供定制化方案,解决转型中的痛点和需求。

样本新探

岚图数字工厂:

每118秒下线一辆整车

在武汉经开区,东风旗下的岚图数字工厂里,一辆辆新能源汽车在智能流水线上鱼贯而进,每118秒就有一辆汽车下线。“这是由一个传统燃油车工厂改造成的高端新能源汽车工厂,我们对它进行了数字化、智能化的全方位升级。”岚图汽车CEO卢放表示。

“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核心要素,就是对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和自主掌控。”卢放介绍,从成立之初,岚图就将核心技术全栈自研作为始终坚持的战略方向,如自主开发了国内首个ESSA原生智能电动架构,无论是轿车、SUV、MPV还是跨界等车型的开发,这个架构都能使零部件通用化率达到85%,提高了开发效率。2023年年底,岚图发布自研的SOA电子电气架构——天元架构。

三一重工:

12.7天,钢板变泵车

经过智能化改造的三一重工18号工厂,每45分钟就能下线一台泵车,年产近万台;从钢板到泵车的整个生产周期也大幅缩短,从改造前的31天降低到了改造后的12.7天。

“我们是典型的离散型生产模式,被称为‘钢铁裁缝’,又是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产量从几百台到几千台不等,最核心的就是柔性化怎么去突破。”三一重工泵路事业部工艺相关负责人刘祥举告诉记者,18号工厂已实现混线生产,两条总装配线可进行69种产品的混装柔性生产。

服务于三一重工的树根互联数字化转型咨询专家戚亭则将数字化过程概括为“三现四表互联”,最终实现工厂运营处处透明化。目前,三一集团已有超过1.8万台作业设备实现联网,仅18号工厂每天就能产生超过30TB的大数据。

华工科技:

领军激光产业链“黄金十年”

在武汉这片光电产业的重要区域,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依托华中科技大学的科创资源,围绕光电行业的痛点和关键技术,以自主创新为主,精耕细作,逐步实现了从校办企业到领军企业的华丽转变,带动了湖北省内200多家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发展,形成了产业链的集群效应。

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马新强曾表示,华工科技通过领衔关键核心部件、装备的国产化,推动了中国激光产业链的“黄金十年”。

据悉,华工科技联合华中数控推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五轴数控系统”,实现了华工科技明星产品——三维五轴激光切割机核心部件的全国产化。

TCL华星武汉基地:

能源管控含“绿”吐“金”

绿色制造究竟如何赋能新质生产力跃升?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TCL华星”)安委会办公室主任鲁洋介绍,在武汉基地的能源管控方面,TCL华星累计投入约1.3亿元进行厂区厂房的光伏铺设,屋顶光伏都做到“应铺尽铺”,目前三个厂区年光伏发电量大概是3300万度电;智慧能源管理系统通过能源的差异分析和优化,年节约用电量达到约5000万度,经济效益近3000万元。

在降低能耗这个“秘笈”之外,“变废为宝”是TCL华星武汉基地打出的另一张“牌”。总投资超亿元、年设计回收Stripper废液1.75万吨的回收再利用系统,建设成本近10亿元、回收水量三年即可再造一个东湖的纯水回收系统……一套套自循环系统的加持,让TCL华星武汉基地的固废回收率达到92%,基本上实现了无废工厂的目标。

湘江智能:

一段路一片云串起智慧出行

智能网联汽车不同于单车智能,也不同于现在以网联来驱动汽车的网联化车辆,它是这两者的有机融合。湖南湘江智芯云途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启宗解释:“智能网联可以通过人、车、路、云一体化的智能网联汽车系统,帮助汽车做出更加科学、安全的判断和决策。”

通过顶层设计规划,湘江智能改造了“智慧的路”,使传统道路智慧化焕新,形成“车路云网图”全场景体系;构建了“强大的云”,即智能网联云控管理平台,主要搭建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大数据属地分中心、全市智能汽车测试监管平台与智慧交通出行服务平台。

亿咖通科技:

老牌车城产业新图谱的首张拼图

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最核心的两大赛道,亿咖通科技在这两大领域均有布局。凭借对智能汽车的深入理解,亿咖通科技坚持投入研发创新,掌握核心技术,能够灵活地赋能主机厂的不同需求。

在武汉经开区,亿咖通科技的发展也推动了产业集聚。围绕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车界风云人物李书福已在武汉布局四家独角兽企业。从亿咖通科技的第一块拼图开始,路特斯汽车智能制造基地、路特斯科技全球总部、芯擎科技车规级芯片等项目都齐聚于此,构建起全新的产业图谱。

湖北光谷实验室:

护航科研成果“上货架”

一枚硬币大小的胶体量子点短波红外成像芯片,装到检测器或工业相机上,如同为机器装上“火眼金睛”,可以穿透介质,看到人们肉眼看不到的世界——这枚打破国外关键技术垄断、具有颠覆性意义的芯片,也被称为“视觉芯片”,是湖北光谷实验室取得的硕果之一。其背后,是一个矢志为激光领域科研成果“上货架”护航的“科学家+工程师”团队。

武汉力争到2035年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光谷”,在这一进程中,一头连着原始创新、一头连着应用场景的实验室体系无疑是重要支撑。“我们希望能将高校及科研院所的源头创新技术,通过这个平台实现样机、器件及首台套的打造;希望能够从一篇论文到一项专利,再到一个器件及样机系统,最后走向一家科创企业,助力‘中国光谷’迈向‘世界光谷’。”谈及未来,光谷实验室办公室副主任施维轩如是说。

信通院:

在工业互联网发“电子身份证”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是支撑工业互联网互联互通的关键,也是完成“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任务的重要一环。

工业互联网下,当每一个物品被打上专属的“官方身份证”,在后续的生产及销售过程中,即可通过标识获取信息,从而进行全流程追溯。这一举措带来的优势也是显而易见的,企业之间沟通更为便利了、产业链协同效能更高。

据中国信通院工物所中部运营中心主任、教授级高工谭敏透露,目前,武汉顶级节点已接入二级节点40个,接入企业数量超2.2万家。“当前标识注册量超过了200亿,累计标识解析量超160亿次。”

鸣谢:极目新闻 长沙晚报

编辑:聂粤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