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景瑾瑾
美陶湾是一个集结了山水、文保、街区、工业遗产的韵味深厚空间,一众特色要素就像是散落在这片土地上的繁星,共同构成了美陶湾的璀璨星空。其中,烧制陶瓷的龙窑,以数百年不曾熄灭的薪火,为“南国陶都”的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清代全盛时期,石湾的陶窑达到了100余座。在当时,石湾陶业各行店号就已达近千家,大小工场作坊近2000所,直接或间接从事制陶业的工人不下6万人。
“石湾公仔第一窑”
烧出无数珍品佳作
在石湾跃进路与东风路交汇处,石湾美术陶瓷厂的旧址在车水马龙的大路边静静矗立。走进厂区,岭南园林庭院映入眼帘,山水造景、古树环绕,石湾古陶窑同庆灶静卧其间。
重重叠叠的红瓦屋顶若隐若现,虽然站在地面看不全龙窑顶部,但依然能够感受到同庆灶的气势恢宏。走进内部,灶口窑身完好可见,仿佛一条龙依着山岗之势徐徐伸展,窑身上的投柴孔整齐排列,旁边还有细木柴堆积。
同庆灶是石湾现存三座古龙窑之一,另外两座是南风古灶和高灶,至今仍在生产,并且作为旅游景点展示。相比其他两座龙窑的广为人知,同庆灶则稍显神秘,而且已经不再被用来生产。
“同庆灶依山而建,窑口在下方,约呈10度角向上延伸。全长17米,窑肚最宽1.82米,最高1.67米,是一条有4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龙窑。”佛山市档案局、佛山市地方志办公室编著并于2010年出版的《佛山陶瓷纵览》中如此表述同庆灶的“年龄”和“体型”。
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理论研究部主任纪文瑾长期进行石湾窑研究。她告诉记者,同庆灶清中后期及以前,均以煅烧古玩行艺术陶塑产品(素烧)及塔行产品为主。至抗日战争后窑穴已残破不敷使用。1957年至1958年间,同庆灶由石湾一代著名龙窑建造匠师蒙湛(1909-1985)在石湾历史上原“同庆古玩行”的“黑白釉古玩龙窑”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改建,将其改为22排火眼,成为石湾陶瓷史上第一条唯一可用全窑装烧美陶制品的龙窑,改名为“新灶”。后为纪念该灶对石湾艺术陶塑生产所作的贡献,发扬该灶锻烧工艺的优良传统,将窑名定为“同庆灶”(清代石湾制陶业古玩行的堂名为“同庆堂”)。
据蒙湛的儿子蒙文德回忆,1978年,父亲蒙湛凭着达到炉火纯青的技艺,将同庆灶进一步改造成“鲫鱼形”,即将该窑从原来的较长较大的“鲩鱼形”进行改短改窄,重新设计其曲率变化,使之更加紧凑,更适合煅烧美术陶瓷珍品。
在不断地改进下,同庆灶既具有很大的煅烧操控性,又具有非常丰富多彩的“窑变灵气”。几十年来,石湾陶艺品中的不少珍品佳作出自该窑。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将其命名为“中国现存唯一石湾公仔古灶”。
清代石湾有窑107座
不下6万人从事制陶
石湾烧陶的记载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期的贝丘遗址。1977年,石湾河宕贝丘遗址出土了大量几何印纹陶片,印证了石湾在四五千年前就开始了制陶的历史。
古时,石湾岗丘连绵,这些岗丘是石湾人最初的制陶原料来源地及陶窑建造地。同时,石湾又临东平河,水上运输促使了石湾陶瓷向外流通。
至唐宋时期,佛山制陶业已发展为成规模的商品生产。明清时期,石湾制陶业达到鼎盛。清代屈大均著《广东新语》记载:“石湾之陶遍二广,旁及海外之国,谚曰石湾缸瓦胜于天下。”
“清代石湾陶业达到全盛,随着广州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源源不断地出口陶瓷、丝绸、铁锅等货物,佛山是这些商品的集散地,当时与汉口、北京、苏州合称为‘四大聚’,与汉口、景德、朱仙合称为‘四大名镇’,佛山极度繁荣的商品贸易,对石湾制陶业起到了很大的刺激和促进作用。”纪文瑾表示。
对于石湾陶窑的辉煌鼎盛,纪文瑾在《石湾窑研究》一书进行了详细阐述:清代全盛时期的石湾,有窑107座。各行店号近千家,大小工场作坊近2000所,直接或间接从事制陶业的工人不下6万人。高要、四会、东莞、三水等地的人民纷纷到石湾做工。生产分工有采泥工、运泥工、炼泥工、拉坯工、印坯工、画坯工、上釉工、晒坯工、装坯工、装窑工、烧窑工、出窑工、制釉工、装船工、搬运工等,还有专售陶器店、釉料店、黏土店。清代石湾龙窑烧制的产品无论从数量、体量还是釉色方面,均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峰。龙窑非常适合大规模的生产,长长的龙窑内产品大小相叠,一次可以装烧几千件,两至三天烧一窑,使产品源源不绝地输出。一百多座龙窑年产量达上千万件。
在方圆三公里的地方,一百多座龙窑夜以继日烧制陶瓷,窑尾明栏的火舌向外伸出,此起彼伏,使“陶窑烟火”成为石湾六景之首。
“石湾好多烟,烟亲我只眼,医来医去都医唔番。”老石湾人可能还记得这样一句“古”。这句话的本意虽然是用来表达对当时石湾空气环境的不满,但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石湾陶窑烟火的盛况。
龙窑如灶不可或缺
从古至今革新不断
石湾先民早在元代就对龙窑的重要性有了深刻的认识。他们把龙窑称为“灶”,即:龙窑对于制陶业之不可或缺,有如人们每天用来煮食的炉灶。因此,对于龙窑,一代又一代的石湾人一直都在不断研究改进。
纪文瑾根据多年的研究对石湾龙窑在技术上的发展变迁作了梳理总结。她从龙窑在元代、明代、清代、上世纪20年代、上世纪50年代的变革进行了详细介绍。
元代的龙窑存在一定缺陷,坡度小、抽力小、火焰短,窑温不均。加上其火眼设计在窑壁两侧,容易使窑里离火眼较近的器坯的温度过高,导致塌架变形,而离火眼较远的由于温度不足而烧不透,这些缺陷也导致废品率较高,这是时代的局限。
明代,人们在元代龙窑的基础上,进行了一次划时代的改革。这时期砌窑主要用方型窑砖、到顶部用楔型砖(石湾称斧头砖)作券顶。改革后每排增设为五个火眼,使窑内各个不同的部位都能加进燃料,克服了过去火候不均匀的缺点,便于控制烧成温度,大大降低了废品率。这次对窑炉的改革,为清末民国初期石湾制陶业的大规模发展奠定了基础。
清代的龙窑已进一步完善,随着产品种类的增加,专业窑炉的分类也更加细化,这一时期主要分为边钵灶、糖缸酒埕灶、大盆灶、绿釉花盆灶、黑白釉古玩灶等。不同的专业窑灶虽从外观上难发现其差别,但其流线型窑腔的形状大小及几何曲线规格却大有不同。
上世纪20年代,为提高产品质量,花盆行的上利亚富工场陈富,最早为龙窑修建了烟囱,使产品质量提高了30%。但基于当时的历史条件,这项先进技术没有得到普及。
直到上世纪50年代,石湾才对龙窑的排烟装置普遍进行技术改良,大规模在窑尾加建了高高的烟囱。早期龙窑的烟囱多为方形,新中国成立后以圆形为主,1954年石湾全部龙窑加装了烟囱。
如今,石湾遗存的古龙窑虽然仅有三座,但留下的烟囱却相对多一些。在佛山陶瓷行业工作多年的老石湾人、佛山陶瓷文化专家霍达炎告诉记者,“石湾至今遗存的陶窑烟囱仍有十多条。”
专家点评:在佛山陶瓷文化专家霍达炎看来,每一条陶窑及烟囱都是陶瓷工业重要的符号,它们印证了石湾陶瓷的历史和环境的变迁。犹如一件件公共雕塑艺术品,以独特的语言安静地叙述着石湾的故事。如今,这些陶窑及烟囱早已超越了它们原有的功能,成为一座现代化城市的重要景观装置之一,也成为石湾作为中国陶瓷特色小镇不可多得的工业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