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来何处桂花香,恰今日,平分秋色。”
9月22日是我国传统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的秋分,也是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以“学用‘千万工程’礼赞丰收中国”为主题的节庆活动在全国各地举行。广东省庆祝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设在茂名市化州化橘红博览馆农民运动场,突出融合地域特色、科技赋能、文化创新及市场拓展等,亮点纷呈,喜气洋洋。
重农固本,国之大纲。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在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让农民群众可感可及、得到实惠”。这一重要指示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对亿万农民群众的真挚情怀,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坚定信心。
又是一年丰收节,农民群众值得自豪。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2023年达到1.39万亿斤,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93公斤,显著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今年我国夏粮增产72.5亿斤,达到2995.6亿斤,再创历史新高。早稻总产量563.5亿斤,连续4年在560亿斤以上,总体保持稳定。秋粮面积比上年稳中有增,大部分地区秋粮长势正常,夺取丰收有基础有条件。截至2023年,全国涌现近220万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近400万个家庭农场、109万个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发展,多元经营方式活力倍增,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加快构建。全国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登记总数达到7.5万个,农业高质量发展硕果累累。2023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3.2%,比2012年水平提高8.7个百分点,农业科技支撑明显增强。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691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13年的2.81缩小到2023年的2.39。2023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2.5万亿元,比2014年增长近13倍,城乡间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双向奔赴”更加顺畅。
这一系列数据印证了大国粮仓根基稳固,落实大食物观取得积极成效,乡村全面振兴展现新气象,农业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茂名化州市平定镇化橘红丰收
农民节日为农民。作为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中国农民丰收节”不是表面上的每年热闹一场。以丰收节为载体,对于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升农民群众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具有重大意义。
今年丰收节,农业农村部发布一揽子惠农助农政策措施,推出一系列节日服务措施,努力办成一批农民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把节日办到农民的心坎上。广东延续并深化成就一批新农人、成就一批农产品、成就一批企业、成就一个产业、成就一方热土和成就一个经济模式的“六个一”目标框架,创新注入更丰富、更实在、更时尚的元素,突出科技感、文化味、促消费,丰富沉浸式节庆体验内容,展示新时代农民精神风貌,为丰收节增添更亮丽的成色。
阳江市阳春金色稻田
立足农村资源发展现代化农业,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一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把农业建设成为大产业” “要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202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视察时指出:“要着力做好‘土特产’文章,以产业振兴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今年丰收节,广东各地携各自优质“土特产”共赴年度盛会,通过故事分享、产品展示、互动体验等形式,展现广东农业多元化、现代化的生动实践。组织“村播”与农民联手,力荐广东“土特产”,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把“流量”变成“销量”。同时,首次集中展示AI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成果,展现广东乡村振兴的科技含量和创新动力;以“发现和众创乡村价值”为核心,创办广东省首届农事运动会,通过打造农事IP,做到“月月有赛事”,为城乡要素流动集聚架设桥梁,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助推乡村全面振兴。这些新招实招,使丰收节办得更扎实,更具“含金量”。
广州市花都区养殖户笑逐颜开
秋分时节,喜看稻菽千重浪。
新时代更加美丽的“三农”篇章正在神州大地展开,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前景广阔,奠定了国家稳定的基石。广东加快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持续做大做强做优农业产业,必将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撰文:广播融媒中心评论员 牛日成
图源:广东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