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文化强省建设论坛|智汇岭南 说文论道

来源:金羊网 作者:杨帅 发表时间:2024-10-10 07:14
金羊网  作者:杨帅  2024-10-10
六位嘉宾学者分别立足自身研究领域作主旨发言,说文论道,献智更高水平文化强省建设。

9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广东实践研讨会·文化强省建设论坛主论坛上,六位嘉宾学者分别立足自身研究领域作主旨发言,说文论道,献智更高水平文化强省建设。

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教授、中华文明与中国道路研究中心副主任田嵩燕在发言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内在要求。

田嵩燕强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定文化自信,走自己的路,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思想建设方面,要坚持“两个结合”,推进理论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制度建设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落实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

她还表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断自我完善发展,才能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命力和优越性。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蕴藏于亿万人民之中的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加快发展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华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家李凤亮教授认为,文化新质生产力可以概括为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以创新为驱动、以高科技为支撑、以高质量和高效能为指引、以文化创作生产为核心内容的先进生产力形态。文化新质生产力是新质生产力在文化领域的表现形态,也是推动新时代文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加快发展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李凤亮指出,文化新质生产力“新”在科技创新,“质”在高质高效,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鲜明特征。培育和发展文化新质生产力,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在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的同时,不忽视、不放弃传统产业。要在改革、融合、知识产权保护、人才等关键点上持续发力,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文化新质生产力。

他表示,要以文化新质生产力激发岭南文化的现代活力,通过对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生产力三要素”的提升,建设新型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智能化、数字化新型文化基础设施,加快构建“岭南文化+”融合发展新格局,推动岭南文化新业态的发展,持续深耕优质内容、擦亮岭南文化品牌。

岭南文化经历受容兼容与包容,终自成一家

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彭玉平在发言中指出,在中国文化的多个板块中,岭南文化是区别于中原、江南等地文化的一种独特存在。南岭不仅是岭南与岭北在地理上的分界线,也是文化和历史的分界线。历史上的南岭,客观上阻碍了南北交通,但魏晋南北朝时期,因北方战乱,许多北方人特别是中原人为求生存迁居岭南,形成了岭南的客家文化,以及带有原生意味的广府文化。岭南多民族共存,多文化共生,是民族融合的典范。

彭玉平认为,岭南文化对中原文化大体经历了受容、兼容、包容的阶段,并最终自成一家。古代岭南偏于一隅,在地理上遥隔强势和主流的中原文化。从汉代开始,随着中原士人的南下,北方文化开始浸润并影响到岭南文化的发展。唐宋两朝,一批优秀文人如韩愈、刘禹锡、苏轼、杨万里等被贬岭南,岭南文化的受容不仅渐成规模,而且结合本土文学,呈现出一定的兼容特色。到了明代,岭南文化在受容和兼容的基础上逐渐形成自身包容的文化品格。

在彭玉平看来,由于中原文化的长期影响和海外文化的强势进入,近代岭南文化强势反哺北方文化。黄遵宪、康有为、梁启超,从域外到维新,推进了近代革命文化的发展。岭南文化一方面坚守本土文化的“古风”,另一方面积极吸纳岭外文化,不断锻造提升出强大的包容性、突出的思想性、强烈的忠义性、自觉的创造性和独创的雄直性等新的品质,有力地丰富并提升了中国文化的格局和境界。

在人人都可发声的时代,以故事“照亮”湾区

广东省作家协会文学部主任、茅盾文学奖提名作品《烟霞里》作者魏微认为,如今,讲故事已经成为一个热门的现实。尤其是自媒体、短视频非常活跃,人人都在发声,都能“自导自演”,都在讲故事,如大家熟悉的小红书、抖音、B站博主等。近年来,文学界的一个关键词是“素人写作”,《我在北京送快递》《我在上海开出租》等作品的出版,引发了媒体的关注,还有“保姆作家”范雨素、“外卖诗人”王计兵等,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加入到讲故事的行列,这等于是给文学注入了新鲜血液,使文学不再是一门“专业”,而是更接地气,与老百姓的生活同声共气。从理论上讲,我们已进入“人人是作家、人人是读者”的时代。

如何讲好湾区故事?魏微指出,要写出湾区故事的特殊性。岭南文化在中国文化序列里是个独特的存在,它和京沪文化不同,非常低调,不那么强势,务实、开放、包容是它的特征,任何外来事物来到这里,它都能吸纳,再和本土融合,变成自己的东西,这就是海纳百川。广东人还有饮“头啖汤”精神。这些都是岭南文化的特点,要写出来。另外,文学和影视创作都需要耐心,广东出好作品只是时间问题。假以时日,故事一定会照亮湾区。

魏微还谈到,怎么写、怎么讲述故事也是关键。“写人是第一要务”,她说,文学是人学,对于人物的塑造应优先于情节,人物写好了,情节自然会生出来;另外,作品的切口要小、要实,切忌概念化、空泛化,文学是具象的艺术、人生的艺术,把人和人生写好了,就等于把时代和社会也写好了。

优化文化服务和产品供给,推动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

广东省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研究员肖海明介绍,近年来,博物馆热持续升温,纵观全国,热门博物馆“一票难求”。根据国家文物局公布的数据,截至今年8月底,全国正式备案注册的6833家博物馆已接待观众9.4亿人次,其中暑期两个月接待的观众量就达到了2.99亿人次。江苏、山东、北京、浙江、陕西以及广东的观众接待量都达到了1500万人次。以广东省博物馆为例,其暑假期间累计接待77.33万人次,日均超1.5万人次。

肖海明表示,近年来,广东省博物馆积累了一些创新经验,提出了打造立体博物馆的全新理念,并付诸实践。立体博物馆涉及博物馆业务的各个方面,如立体的展览、立体的藏品利用、立体的研究、立体的教育、立体的宣传、立体的安保等,具有不断延伸拓展的特性。通过建设“五个粤博”并利用好“七大平台”,广东省博物馆积极推动服务提质增效,推动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

他指出,下一步,广东省博物馆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全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品质;将服务重心下移,让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发挥示范作用;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力度,利用好粤港澳大湾区的特殊优势,努力向世界讲好岭南文化和岭南故事;争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馆,努力建设成为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重要窗口,为广东建设文化强省提供助力。

加强人文交流合作,共塑一流人文湾区

澳门理工大学人文及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林发钦指出,全球化时代,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已成为各国发展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文化软实力承载的民族历史和传统价值观,对于国家形象的塑造、社会共识的凝聚和人文情怀的延续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此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成为坚定文化自信、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手段。将非遗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一重大国家战略,也是彰显岭南文化底蕴、推动人文湾区建设的有力部署。

林发钦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强调要通过“保护、宣传、利用好湾区内的文物古迹、世界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支持弘扬以粤剧、龙舟、武术、醒狮等为代表的岭南文化,彰显独特文化魅力”等方式来塑造湾区人文精神,共建人文湾区。多元丰富的非遗,能够为粤港澳大湾区加强人文交流合作、共塑一流人文湾区作出自身独特的贡献。大湾区11座城市在文化渊源上一脉相承,大湾区内丰富多彩且“见人见物见生活”的各级各类非遗项目,不仅是民众生产生活智慧的文化结晶,更是“共建人文湾区”的民俗基础、认同根基和文化公约数。

林发钦认为,澳门是粤港澳大湾区四个中心城市之一,定位为大湾区发展的核心引擎,雄厚的经济实力、高度发达的服务业、长期交融共存的东西方文化,都为将其打造成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他建议从国家文化战略发展层面,支持澳门发挥东西方文化长期交融共存的特色,秉持粤港澳地域相近、文脉相亲的优势,极点带动、辐射周边,举办由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共同参与的粤港澳大湾区非遗节庆活动,加强人文交流合作,共塑一流人文湾区。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杨帅

编辑:郑健龙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