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余宝珠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余晓玲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石梦卓 通讯员 邱发平 李沛钊
东莞水乡中堂凤冲村,相传曾有凤凰栖息于此,因而得名“凤翀”(“翀”意为向上直飞),后演变为“凤冲”,一个寓意吉祥美好的村名,也蕴藏着这个数百年历史古村独特的人文风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里也是历史名人陈伯陶的家乡,陈伯陶是《东莞县志》《胜朝粤东遗民录》等影响深远的著作的编撰者,暨南学堂(暨南大学前身)的创办人之一,在文化、教育上的巨大成就奠定了他的历史地位。而且,他还是一名妥妥的“学霸”,是东莞历史上唯一的“文探花”。
胜起家祠(陈伯陶故居)就位于凤冲村二十二巷2号,始建于清道光年间,建成于清光绪年间,2006年重修。坐北向南,三间两进合院式布局祠堂,是典型的清代岭南风格祠堂建筑。砖木结构,青砖墙体,红砂岩勒脚,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硬山顶,灰塑龙舟脊,镬耳山墙。胜起家祠内保留有清代“谊睦堂”“探花及第”等众多牌匾,“胜起家祠”也被称为探花祠堂。每逢假期,前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
文脉滋养,文旅融合。在凤冲村还有“东莞袁隆平”陈志坚(坚叔)和他的水稻试验田,春耕秋收时节,周边学校就会组织学生们来到这里,听坚叔讲“稻”理……
“探花”祠堂历风雨仍保存完好
在古代,一个家族建“家祠”是极大的荣耀。胜起家祠(陈伯陶故居)历经百余年风雨洗礼仍保存完好,如今门前是一个小广场及几亩地的大池塘,眺望远处是一片开阔的农田,门上的“胜起家祠”四个蓝色楷体字清晰可见。据记载,“胜起家祠”门额是由陈伯陶与李文田合书而成,其中“胜起”由陈伯陶所书,“家祠”由李文田所书。“胜起”二字源自陈伯陶曾祖父之名。胜起家祠大门上贴着一副对联,上联“纶绋(綍)承天宠”,下联“文章蔚国华”,横批“探花及第”。在家祠建好第二年,陈伯陶就高中探花,“胜起家祠”也因此被称为探花祠堂。
踏进大门,左右两边是厢房,正中是宽敞的大堂,正面墙上悬挂着“谊睦堂”的匾额,两侧则分别挂着“解元”“进士”“探花及弟”等牌匾。这些可以看出陈伯陶一路开挂的“学霸”之路。
据了解,陈伯陶父亲以教授为生,常外出谋生。陈伯陶1855年出生于莞城榜眼坊,五岁时,他便开始学习,六岁时便跟随广东著名学者陈澧学习,聪慧的他十岁时便能熟背五经。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学霸”,他的考试之路也非一帆风顺。21岁时,他考中秀才,25岁时乡试夺魁,当时老师陈澧以对联祝贺他,鼓励道:“文章高似罗浮顶,科第连登会状元。”可惜这佳话并未如愿实现,光绪十八年(1892年),陈伯陶重新参加殿试,初置第一,几乎成了状元。然而不幸的是,在试卷中,“宣抚司”被误写为“宣慰司”,结果被压在第十名之外。幸得咸丰朝状元翁同龢为他辩护,称赞他是积学之士,最终被更正为第三名,陈伯陶成了东莞历史上唯一的文探花。
记者注意到,匾额“谊(誼)睦堂”的谊字少了一点。据凤冲村村史讲解员陈发枝介绍,“谊睦堂”是顺德探花李文田为陈伯陶故居题写的,“为什么这个谊字少了一点?因为两字通用,这也是古时读书人惯用的一种写法。为什么李文田这样写呢?他认为上面的一点表示最高,到了顶点,如果谊字的宜字也写上一点,那么两边都是写上了一点,表示已经到了尽头,学问和功名已经到了最高点,以后再没有发展和提升的空间了。当时陈伯陶还未考上探花,所以李文田故意将‘誼’字写少一点。一方面他认为陈伯陶的学识渊博,才华横溢,在科场上肯定会有所作为,另一方面,他也寄望陈伯陶努力学习,积极进取,将来鼎中三甲。”
“谊睦堂”的取意是希望族人能相互尊重,团结友爱,和和气气,相互帮扶,这也体现了陈伯陶秉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和爱国、爱民的崇高思想。
曾创办国内首个培养侨生的学堂
陈伯陶在中探花之后,授翰林院编修等职务,后出任贵州、山东乡试副主考官。1905年,任南书房行走。1906年,出任江宁提学史,被派往日本考察教育,回国后协助当时的两江总督端方,在六朝古都南京创办国内首个培养侨生的学堂,目的是培养华侨学生的国文及国语等,并由陈伯陶命名——暨南学堂(暨南大学前身)。“暨南”取自《尚书·禹贡》“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其词古雅,其意深远。至今海外校友学人,提倡“禹贡精神”,实源于此。陈伯陶更以提学使身份,兼任暨南学堂监督,亲自制定办学章程和经费预算。他与中国教育的深厚渊源,由此可见一斑。
为了追忆先贤,溯源感恩,同时让更多的校友了解母校的历史,近年来,东莞市暨南大学校友会多次到中堂凤冲陈伯陶故居开展寻根之旅,并于2021年5月启动东莞暨南人助学基金,对凤冲村的低保户及孤寡贫困家庭学子进行资助;成立东莞暨南大学校友会讲解队,通过校友讲解让大家对暨南大学的校史文化历史渊源、东莞暨南大学校友会的相关情况及陈伯陶史迹等有更深刻的感受和更全面的了解。
东莞市暨南大学校友会执行会长何月媛表示,希望更多的校友参与到寻根之旅的活动,了解母校的历史,更好地把暨南精神传承下去。
编撰《东莞县志》留下文献瑰宝
陈伯陶在文化方面同样取得了巨大成就,是《东莞县志》《胜朝粤东遗民录》等影响深远的著作的编撰者。其著述甚丰,有《孝经说》、《胜朝粤东遗民录》4卷、《宋东莞遗民录》2卷、《明季东莞五忠传》2卷、《袁督师遗稿》3卷、《增补罗浮山志》5卷、《东莞县志》98卷附《沙田志》4卷、《瓜庐文剩》等,其对东莞地方志的编撰和对东莞遗民的记录,为后世保留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东莞县志》是陈伯陶在港期间,组织数十人,博行采访,详加征引,仿阮文达《广东通志》及近代南番诸志的体例,重新纂辑,历时六载才修成。《东莞县志》为历史上的东莞志书之最,也是他为东莞乡亲作出的最大贡献,到今天仍是作为参考东莞昔日历史的重要文献,是不可多得的一本历史文献瑰宝。
在东莞展览馆展出的2024年“博学东莞”首个重磅本土题材原创展览“一方山水一方人——莞邑名贤文化展”中,就对陈伯陶及其编撰的《东莞县志》进行了介绍,该展览也是东莞首个跨古今、多领域、全覆盖、全景式、立体化呈现莞邑名贤的群像展。截至目前,该展览先后在桥头、石龙、莞城、虎门、南城等5个镇街巡展了11场次,受众2.1万人次。
2019年,东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在东莞轨道交通2号线推出莞邑文化专列。该专列分为“莞邑人物”“流光掠景”“莞邑传统”“相遇非遗”四个篇章,运用手绘方式生动扼要展示莞邑本土文化。其中,“莞邑人物”车厢介绍了陈伯陶的事迹。
文脉传承水乡村庄焕发新活力
文脉传承,“文风”延续。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年来,凤冲村人才辈出,先后走出博士后1名、博士1名、硕士9名、本科生144名。
凤冲村也一直延续着对教育的重视,坚持20余年为村里的优秀学子发放奖学金,总额达数十万元,今年就为10名优秀学子发放了42000元。凤冲村村委会的旁边就是中堂镇第五幼儿园,占地5500余平方米,由村里投资一千多万建设,采用村建镇租方式,于2022年建成投入使用,共设三个年级15个班,为凤冲村及周边村幼儿提供500个公办学位。
为传播好历史,传承文脉乡愁,凤冲村结合地方文化特色,特别成立以村里老党员、乡贤为骨干的村史志愿讲解团。70余岁的陈发枝为了当好讲解员,他在平日里注重收集、整理村的历史、名人事迹,还手写了一份长达10多页的讲稿。作为陈发枝的徒弟,杜文薏如今担任着陈伯陶史迹陈列馆讲解员,已能熟练讲解陈伯陶的生平事迹及故事。
凤冲村党总支书记陈锦明告诉记者:“陈伯陶的振兴国学、爱国爱民品格是凤冲村宝贵的精神财富。”他表示,希望用文化的力量激发青年一代的学史知史热情,厚植家国情怀。
村史志愿讲解团还联合东莞暨南大学校友会讲解队,共同开展凤冲村史宣讲活动,把村史讲生动、传播好,提高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和谐共治;通过“大手牵小手”,吸纳本村大学生等优秀人才,加入讲解团,不但有力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也激发了广大青年的学史知史热情与责任担当。
2021年,凤冲村在陈伯陶故居门前打造了一个小广场,凤冲名人榜、陈氏家训等陈列其中,方便游客参观的同时也为村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地方。
今年以来,该村还投入约55万元对“凤翀人民会堂”进行拆旧改建,建成后用于村史馆,增加村民娱乐场所,提升村民幸福感。
近年来,凤冲村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该村的东莞市绿源龟鳖水产养殖合作社是“国家级、省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广东省示范家庭农场”,在这里,不但可以品尝到正宗健康的龟产品,还可以寻觅到田园的生活方式,是一个休闲观光、农家采摘、品尝美食的好去处。被称为“东莞袁隆平”的陈志坚(坚叔)和他的水稻试验田就在凤冲。1947年出生的陈志坚是东莞市中堂镇凤冲水稻科研站站长,研究水稻育种60载,研发了7个省级和6个市级审定水稻优质品种,在全国推广种植。陈志坚的试验田里,种植了100多种水稻。他还积极打造特色农业稻香游,促进东莞农文旅发展。除了欣赏坚叔精心培育的水稻,体验亲子农耕乐趣外,金秋十月游客还可以在凤冲村品尝远近闻名的凤冲甘蔗。
凤冲村的青砖黛瓦、翘角飞檐,无不透露着岁月的痕迹,蕴藏着穿越时间周期的文化力量。在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潮流下,凤冲正焕发出崭新活力。